宋濤 梁志強 劉玉美 伍小英 何立乾 何麗燕 鄧虹 歐陽彩虹
廣州市胸科醫院,廣州 510095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我國的結核病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1]。由于肺結核病程長,不良反應多,又多伴有心理障礙等護理問題,容易消耗患者服藥依從性,因此,除臨床合理用藥外還需配合健康教育以保證患者遵醫行為。目前我國肺結核患者的疾病知識儲備是欠缺的,臨床的健康教育也未達到滿意的狀態[2-3],因此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對結核患者顯得尤為重要。但在患者長達6個月以上的治療過程中,不同治療時間會遇到不同的健康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對患者的某一時間段開展宣教,未能做到提供全程宣教服務,這勢必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為此,我們在常規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對2020年7月至12月確診的肺結核患者設置專職健康教育護士,為患者提供連續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服務,現將實施情況報道如下。
肺結核患者數據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子系統《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按照“首診斷地區-海珠”為條件,篩選確診肺結核患者。
2020年1月1日至6月31日期間在廣州市胸科醫院二分所確診,并接受治療及管理的189例肺結核病患者為對照組。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在廣州市胸科醫院二分所確診并接受治療,設置專職健康教育護士進行管理的248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組。兩組患者基本情況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肺結核患者一般情況比較[例(%)]
2.1 、資料收集(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結核病管理信息系統》中患者的基本信息,痰檢、治療和轉歸情況。(2)查閱患者病歷記錄和護理文書記錄。(3)初診登記本、肺結核患者登記本,檢驗室痰涂片登記本。
2.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護理宣教;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專職健康教育護士進行護理干預,具體干預內容如下。
2.2.1 、設置專職健康教育護士小組 入選護士要求專業知識豐富、溝通協調能力強的主管護士擔任專職健康教育護士。管理小組每月召開研討會,護士長及專職健康教育護士分享工作經驗,分析總結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2.2.2 、建立專職健康教育護士模式(1)首診健康宣傳教育:在患者一確診時就立即進行宣教,內容包括結核病相關知識、規則服藥的重要性、藥物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居家隔離消毒方法等。(2)與患者每周至少進行1次電話交流,每次電話時間為15 min左右,建議由患者及家人自行提問,專職健康教育護士及時予以解答,強化患者健康意識。(3)每月調查患者對結核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時間可安排在患者每次就診和家訪時,隨時評估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風險,密切關注老年患者以及有肝腎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患者。(4)家庭訪視:確診后72 h由專職健康教育護士及社區護士共同完成首次上門隨訪,之后每兩周1次,一直持續到治療結束,隨訪評估內容包括結核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治療依從性、家庭消毒隔離落實情況等。(5)情感疏導: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關系,與患者傾心交談,及時發現患者的不良情緒,持續評估患者的社會和心理需求。(6)負責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職人員進行結核病健康教育培訓和考核工作。
按照《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4]制定的標準,在患者治療的療程末對按時查痰、規則服藥、督導服藥、完成療程進行評估。具體評價標準為:(1)按時查痰。肺結核患者在治療滿2、5、6個月時,復治患者在治療滿2、5、8個月時各查痰1次。(2)規則服藥。全療程患者在規定的服藥時間實際服藥次數占應服藥次數的90%以上。(3)督導服藥。實際督導服藥次數占應督導服藥次數的90%以上。
所有數據使用Excel整理數據,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按時查痰、規則服藥、督導服藥方面兩組患者的管治效果見表2。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按時查痰169例(89.42%),規則服藥170例(89.95%),督導服藥172例(91.01%);研究組患者按時查痰238例(95.97%),規則服藥240例(96.77%),督導服藥247例(99.60%);兩組患者按時查痰、規則服藥、督導服藥3個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2 兩組肺結核患者管治效果的比較
健康教育是一項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的社會教育,其通過衛生知識的傳播和生活行為的干預,促使被教育對象向健康的方向發展[5]。但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只能對患者的某一時段展開,難以涉及全程宣教,所以健康教育存在諸多問題。為此我們設置了專職健康教育護士進行探討研究,兩組患者中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給予專職健康教育護士實施全程健康教育管理,內容包括全程有效的健康教育、服藥依從性的督導管理、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以及持續的追蹤訪視系統等。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按時查痰169例(89.42%),規則服藥170例(89.95%),督導服藥172例(91.01%);研究組患者按時查痰238例(95.97%),規則服藥240例(96.77%),督導服藥247例(99.60%);兩組患者按時查痰、規則服藥、督導服藥3個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結核病護理工作中,設置專職健康教育護士是行之有效的。
持續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遵醫行為[6]。專職健康教育護士在患者就診、檢查、治療和家訪的過程中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服務,宣教的內容涵蓋結核病診斷、治療,消毒隔離、心理輔導和人文關懷等。從疑似患者開始講解結核病相關的基礎常識,到疑似未就診的患者告知及時診治的重要性,都是專職健康教育護士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對于新確診患者,專職健康教育護士教育的重點是讓患者對于結核病治療有一個全面認識。特別是規則治療和完成全程治療對結核病痊愈的重要性。而處于恢復期的患者,專職健康教育護士工作的重點是通過持續的電訪督導,以確保患者服用的藥物不間斷、按時按量的服用,如果服藥過程中出現不適,應及時告知醫生切不可自行停藥或者自行處理。叮囑患者按時復查痰檢。及時地掌握患者不規則服藥的原因,從而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由于身患結核病的困擾以及治療過程相對較久,患者非常容易出現一系列負面情緒,從而影響治療和康復[7]。因此,專職健康教育護士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根據他們各自不同的職業、心理反應、社會文化背景,測知他們將要或者可能出現的心理變化,從而制定出切實有效的心理護理方案。
在健康教育中訪視工作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肺結核患者遵醫率[8],家庭訪視最大的優勢是在于面對面溝通,接到新確診的患者,專職健康教育護士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及時銜接,并在患者確診或出院后72 h對其進行首次家庭隨訪。隨訪時先由專職健康教育護士詢問病情,了解患者健康狀況,同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針對性地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指導患者正確的治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解答患者的疑問。我們要讓患者知道留下可聯系電話和地址的重要性,并做到及時隨訪,避免因間隔時間太久造成聯系困難。
本研究表明,在肺結核患者治療全過程中設置專職健康教育護士,既可以為患者提供規范化、個性化、連續的全程教育,同時提高了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對提高肺結核患者治療成功率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