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清 俞聰妹
隨著課改的深入與實施,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谟⒄Z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深度教學視域下,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能夠實現系統的讀寫建構,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解讀文本主題、主線、主旨,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分析文本語言特點,強化文本解讀能力,建構對文本的理解,從而有效提升其閱讀技能,為讀的深化及寫作輸出打下堅實的基礎。有深度的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可以實現知識輸入與產出的有效結合,是學生進行學習遷移的重要手段。
深度教學視域下深層閱讀指閱讀達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平,對文本能夠做到“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馮友蘭 2011)。黃遠振提出的“讀思言”教學模式和余文森提出的“讀思達”教學模式都很好地闡述了英語深度閱讀的必要性及深度閱讀中構建的閱讀學和語言學的學理依據。深度閱讀要求在英語教學中教會學生理解文本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自我構建語言知識鏈,在知識、情感、思想、審美情趣和文化積淀等方面提升語用能力,實現對文本的真正超越。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在對文本進行充分閱讀后,加入對篇章的理解、梳理和內化環節,提煉文本的核心詞句和內容,把握篇章結構,實現多維度思考和理解,為真實寫作提供語言和思維基礎,提升寫作練習的有效性,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在英語教學中,寫作問題主要在于背誦式淺層次、低思維化寫作,寫作前缺乏足夠的輸入、內化,為讀而讀,為寫而寫,讀、寫“兩張皮”等現象大量存在。英語讀寫結合教學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地任重而道遠。讀寫結合教學目的性不明確,讀寫課堂的低效性、盲目性、淺層性嚴重影響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尋找基于深度學習的“為思而教、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有效實施閱讀設計方案,把學生的思維轉化為讀寫能力(黃遠振、蘭春壽 2019)。
語言知識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語言知識影響語言能力實現的高度和深度。如果忽視語言能力,語言知識教學就失去了意義。很多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存在一定的閱讀障礙和閱讀困難,首先是個人詞匯儲備量不足,其次是缺乏大量的閱讀訓練,且大部分的閱讀僅停留在課內和考試中的閱讀,課外閱讀量偏少。《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初中畢業生提出13萬詞五級閱讀要求(教育部2012),大部分學生遠遠達不到要求。
另外,教師仍以傳統教學方法展開教學,重視講解語法和詞匯知識,忽視閱讀技能訓練,導致學生的思維難以得到有效培養,且不能有效運用語言。因此,教師應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完善教學內容,提升課堂實效。教師應挑選一些低難度、強趣味的英語文章片段,通過統一演示、集體討論、專項練習、巡回指導、個別提問及多媒體輸入等活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培養其寫作能力。實現讀寫一體化最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有目的地鼓勵學生創作,同時加強語篇、圖片、視頻等輸入,豐富其寫作素材,給其搭建“支架”,讓其以知識積累為基礎,從模仿到自主寫作,培養其寫作思維,激發其寫作欲望。
在學生初步激發寫作欲望后,教師應把握時機,以當前閱讀內容為出發點對其進行有效拓展。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增加,學生會發現自己的詞匯儲備量遠遠不夠。此時,教師應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自主閱讀意識,有效豐富其詞匯儲備,然后優化其學習策略,讓其通過對比總結、理解體驗、探究遷移等自主學習方法,形成有效的閱讀和寫作學習策略,不斷提高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研究學生的學習需要,關注知識層面外的情感體驗、人文素養的培養,提高他們獨立思考、主動創新和實踐的能力,不斷增強其跨文化理解和交際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教學內容為出發點,拓展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栋⒏收齻鳌贰动偪駝游锍恰贰稄统鹫呗撁恕贰端俣扰c激情》等都是學生喜歡的電影,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電影情節和對話作為英語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和聯想,并結合電影中人物的特點改編臺詞和劇情。例如,在《復仇者聯盟4》電影結尾處,鋼鐵俠和滅霸同歸于盡,結局讓人唏噓。教師可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對電影情節進行改編,給影片一個完美的結局。在學生寫作有困難時,教師可嘗試讓他們進行口頭敘述。在學生敘述的過程中,教師應加以引導,為其提供一定的詞匯和背景知識,而后讓其寫作。
在對學生進行足量的閱讀訓練后,教師應開展相應的寫作訓練。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基礎的差異,先易后難,引導他們用英語復述文章內容,達到對文章的深度閱讀和深度理解,而后進行寫作鞏固。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后,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文本核心部分的仿寫或語篇縮寫,使其從對文本材料的理解過渡到熟練運用。如果文章篇幅過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總結,針對文章的重要信息提一些關鍵性問題,形成寫作摘要。教師應要求學生準確概括材料內容,盡量不直接引用閱讀材料中的句子,并對語料進行適當添加,增強銜接性和連貫性,形成可讀的文章。
在寫作指導中,教師應啟發學生的思維,不給他們設置過多的限制,從而達到思維訓練的目的。例如,在講解關于Christmas的內容后,教師引導學生熟悉中西方節日的差異,突出傳統文化,讓學生寫關于Mid-autumn Festival的文章,且內容不受限制。在此過程中,學生除了會表達日期、慶?;顒拥葍热萃?,還能延伸我國傳統文化中“嫦娥奔月”的故事,聯想“九天攬月”壯舉,既突出節日的深層意義,又體現國家的科技發展和文化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寫作興趣被激發,寫作內容得以拓展。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先對素材進行整體規劃,選擇契合教學進度且適合學生的語言素材,在不影響日常教學進度的情況下有效優化教學資源,并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一體化教學。為保障初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進行學情調研,設計相應的閱讀和寫作任務,在每個單元教學中融入讀寫一體化理念,培養他們的語境意識、語篇意識、思維能力和文化品格(孫暢 2016),實現閱讀與寫作并重,提升其閱讀、表達和寫作能力。
以仁愛版教材為例,在讀寫一體化教學中,教師以仁愛版教材為綱,輔以讀寫一體化單元學案,選擇課外輔導資料Students Times(《雙語學習報》)和Teens(《21世紀報》)?!峨p語學習報》的閱讀文本與教材結合緊密,降低了教師尋找相關素材的難度?!?1世紀報》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與時事結合度高。閱讀材料和寫作材料選自仁愛版教材,采用單元的Section C、D閱讀課文,課外延伸閱讀材料從《雙語學習報》和其他網絡資源中選編,寫作材料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單元教學要求自行設計。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為例,分析閱讀和寫作的任務安排,見下頁表:

教學單元 教材閱讀 延展閱讀 教材寫作Unit 1 Topic 1 Changes in Beijing Extensive reading text in Students Times or Teens Changing leisure activities Unit 1 Topic 2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Different types of families Unit 1 Topic 3 Project Hope Describe a well-known organization Unit 2 Topic 1 Noise pollution How to solve the pollution Unit 2 Topic 2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aving water Unit 2 Topic 3 Forest How to be a greener person?Unit 3 Topic 1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Can Chinese be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Unit 3 Topic 2 English idioms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es Unit 3 Topic 3 Learn English well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learning?Unit 4 Topic 1 Amazing science Describe your new invention.Unit 4 Topic 2 Mars Make a report about the earth.Unit 4 Topic 3 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s Is mobile good or bad for us?
在講授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5 Topic 3 Section C My School Life時,進行以下教學設計:
1.A video about students’school life.
2.Read the title and predict context with the help of the picture.
【設計說明】設計讀前活動,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引導他們談論校園生活,讓其在短時間內產出,形成語言的不斷循環。根據標題和插圖提出各種符合邏輯的可能性,挖掘圖片背后隱藏的信息,引發學生思考,并關注文本主題。
1.Read and understand the text.
【設計說明】讓學生對文章有整體把握,通過單項指令性問題找出文章中心句、段落中心句,分析文體或文章結構等,理清文章的結構和脈絡,弄清段與段的關系,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
2.Analyze the text.
Q1:Can you find one word to describe Hu Bin’s school life?
Q2:Do you think paragraph 2 is interesting enough?
Q3:Is the text well organized?If not,how do you rearrange them?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結構,提煉語篇關鍵詞,設置不同梯度的任務,培養其思維品質。讓學生思考語篇各段落之間的邏輯聯系,對語段內容進行分析評價,培養其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促進其思維從低階向高階發展。讓學生關注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手法,為知識遷移作好鋪墊。
1.Retell the passage with the chart or mind-map.
2.Write a new passage with the help of mind-map.
【設計說明】針對語篇結構和內容設計表格(或思維導圖),借助表格(或思維導圖)先對語篇進行復述,引導學生代入真實情境,模仿作者寫作思路和寫作手法進行口頭輸出,鍛煉其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使其對語篇內容實現遷移和輸出。讀后輸出活動結合高考英語新題型——概要寫作,讓學生結合問題、思維導圖進行寫作。如果發現學生輸出不足,教師應適當引入群文閱讀,選擇與文本主題相關、結構類似的文章,然后設計相應的寫作任務,從而實現語篇結構的遷移,落實寫作任務。
在深度學習的讀寫一體化教學設計下,學生拓展了思維,明確了寫作框架和寫作思路,為讀后創造性的語言表達輸出奠定了基礎。讀后寫作任務設計使學生鞏固了文本語言知識,培養了分析、比較、綜合、歸納及評判等多種高階思維能力,促進了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閱讀課和寫作課不應成為語法課或習題訓練課,不能過分注重閱讀、語法和寫作的機械操練,而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使其主動探究、學習、思考,從而運用英語思維組織符合邏輯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意愿和觀點。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有針對性地設計有意義的閱讀和寫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多元能力,讓其思維在語言輸入、加工、輸出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升華,從而使其塑造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總之,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開展初中英語讀寫一體化教學,設計以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深度學習為目的的系統教學活動,能培養學生的讀寫思維和深度學習能力,讓思維訓練和深度學習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著力點,逐步提升其思維層次,促進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