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力環
摘要:在幼兒園大班的數學學習中,數學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一定的角度來說,數學區是數學相關主題活動的補充與延伸。但是在數學區材料的投放須具有極高的適宜性,才能充分實現數學區的育人價值。本文從數學區材料投放層次、可操作程度、時機與情景的角度出發,探討其適宜性,以充分落實數學區對幼兒數學思維與運用能力的培養價值。
關鍵詞:數學區;材料投放;幼兒園大班
引言:幼兒園數學區的材料是提供幼兒進行相關數學知識操作的,其目的在于通過相關材料的互動,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因此在數學區材料的投放中,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材料投放的適宜性,以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
筆者通過調查研究、行動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走進大班數學區觀察和分析材料投放的實際情況,雖然我園大班數學區進行兩次的區域材料調整和區域個案觀察等活動,但效果并不理想。
一、數學區材料投放層次的適宜性
由于幼兒發展的獨特性,幼兒園大班數學區域材料投放中應當充分尊重幼兒發展的差異性,投放具有層次性的數學區域游戲材料,以滿足不同數學學習能力幼兒的發展需求。構建從易到難,逐層遞增的游戲材料投放適宜性,能夠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豐富的選擇。幼兒在每次操作后,能夠獲得不同的答案,通過層次性讓幼兒體會到數學區域游戲的新穎性,能夠吸引幼兒操作的興趣。
例如在大班數學區域活動“數的組成”中。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層次差異,投放具有層次性的數學區域游戲材料。教師可以先投放比較簡單的游戲材料,如“粘豆”,將6課黃豆放進環保紙盒中,在紙盒旁邊放上可以抽取的雙面膠,幼兒可以將膠的一面粘貼在手上,另外一面放進環保紙盒里粘“黃豆”,將每次粘取的“黃豆”與紙盒中剩余的黃豆分別記錄下來。教師還應投放難度始終的游戲材料,如“你來猜猜看”,將具有10個帶有卡通圖案的小橡皮擦與一個紙盒放入數學區域。引導同伴之間展開互動。一名幼兒隨機拿一些小橡皮藏在背后,由另外一名幼兒根據盒子里剩余的橡皮擦來猜測被同伴藏在背后的小橡皮擦有幾個。在較難的游戲材料投放中,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水平,放入幼兒能夠在游戲中獲得成就感的游戲材料。教師可以制作一些手工紙盒小車,裝好前面兩個車輪,后面兩個輪胎設為需要幼兒組裝的輪胎。并為車輛標記上10以內的數字,汽車輪子也標記上10以內的數字。幼兒依據小汽車上標記的數字,選取自己覺得合適的輪胎,兩個輪胎相加的和,應當等于小汽車上標記的數字。幼兒之間可以開展比賽,看誰能將輪胎正確安裝,看誰的小汽車最先達到終點。第一個達到終點,且小輪胎數字組裝正確的,就是冠軍。通過層次性游戲材料的投入,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選擇不同的游戲,能夠促進各個層次幼兒的共同進步。
二、數學區材料投放可操作程度的適宜性
對于幼兒來說,可操作性就是讓幼兒能夠體會到游戲的樂趣,能夠讓幼兒將數學材料當成玩具來操作。讓幼兒在“玩玩具”中探索數學知識,了解不同游戲材料的特征,并對數字、空間與形成形成概念,拓寬幼兒原有的知識面,從而理解與掌握相關的數學概念。
例如在引導大班幼兒認識時鐘時,教師投放幼兒可以自主操作的時鐘,并為時鐘設計各種不同的顏色、不同主題的鐘面,提升幼兒的操作興趣。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可以依據教師所出示的時鐘圖片,將玩具時鐘撥動到相同的位置的,并自主說出這個位置代表幾點。又例如,在引導幼兒掌握10以內的加法與減法時,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一些帶有植物、動物或者動畫人物、奧特曼的卡通圖片,每種卡片的數量都為10張,并制作一些加、減、等于和10以內數字的符號。以形象鮮明的圖片為游戲道具,讓幼兒依據等于號后面的數字,擺放不同的卡片。尤其在奧特曼或者動漫人物卡片的擺放中,幼兒的興趣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部分幼兒還能興致勃勃的說出卡片上人物的名字,充分調動幼兒對于卡片擺放,算式計算的興趣。通過可操作性適宜的游戲材料投放,能夠讓幼兒在自主操作中學習到數學知識,讓幼兒在“玩中學”,提升幼兒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能促進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與探索意識的發展。
三、數學區材料投放時機的適宜性
數學區材料選取什么時機投放,在投放之后怎么進行調整,是大部分幼兒教師面臨的難題。選取適宜的時機進行投放,能夠激發幼兒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索興趣,也能提升幼兒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將數學區材料與主題活動內容相結合,從主題活動內容的難易程度與開展情況來決定數學區材料投放的時機,能夠有效提升主題活動效果,體現出數學區的教育價值。從具體時機來看,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在主題活動開展前,在數學區投放相關的游戲材料,能夠提升幼兒對主題活動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為主題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在主題活動開展后,在數學區投放相關的材料,能夠將數學區開展的活動作為主題活動的延伸,幫助幼兒更好的掌握與運用在主題活動中學習到的知識,通過對材料的運用,進一步鞏固幼兒的數學概念。第三種情況,是將這兩種模式相結合,既要在主題活動開展前投放材料,提升幼兒對于主題活動的學習興趣。也要在主題活動開展后繼續利用材料,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數學概念,更好的實現數學區的育人價值。
四、數學區材料投放情景的適宜性
幼兒園大班數學區材料投放,應當為幼兒設計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開展數學游戲,能夠有效激發幼兒對于數學游戲的興趣,同時通過生活化的情景,還能提升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投放“小超市”類的游戲材料,單獨擺放一個柜子,柜子類裝滿糖果、小零食、文具、玩具等幼兒感興趣的物品。通過輪流值守的方式,在大班內每天選定一名幼兒作為“小超市營業員”,幼兒可以依據在課堂上獎勵的“小紅花”到“小超市”內“購買物品”。小小營業員依據柜臺上標記的價格,來核對同學提供的“小紅花”的數量,當“小紅花”和“顧客”索要兌換的物品一致時,可以“出售”該物品。當“顧客”提供的“小紅花”與貨品所標注的價值不一致時,不能出售該物品。通過每天的輪換,每一位幼兒都能體驗到“售貨員”與“顧客”的角色。通過生活化游戲材料的投放,為幼兒引導生活化的數學情景,提升幼兒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同時還能為幼兒帶來不同的游戲體驗,提升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結束語
適宜的數學材料,是幼兒數學能力成長的營養劑,能夠充分促進幼兒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提升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讓幼兒在數學游戲中,能夠更加自主,更加專注,更加投入。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當不斷挑選適宜的數學區材料,讓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不斷分解、運用數學數學知識,為后續系統的學習數學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東霞.淺談大班數學區材料的投放策略[J].家長(中、下旬刊),2020(1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