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園勝
摘 要:隨著新課程目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體育課程作為以培養學生的體育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要目標的基本課程,同樣需要進行改革,以此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應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它能營造良好的體育課堂氛圍,極大地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本文主要基于對小學體育中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現狀的分析,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踐的具體策略,希望為相關體育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小學;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8?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3-0051-03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WANG Yuansheng? (Xiguan Primary School, Tongwei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objectives, the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s a basic curriculum with the main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also needs to be reformed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esthetics and labor.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 is a teaching method that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an apply in teaching. It can create a good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greatly mobilize students' interest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es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lat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Keywords】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 Primary school;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各科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傳統的體育課程主要針對學生進行單純的知識教學或者體能訓練,這種教學方式無法落實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根據小學體育教學現狀以及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特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真正能夠幫助學生培養體育學習興趣、能在課堂實踐中獲得體育知識的教學方式,值得每位小學體育教師借鑒,并將其應用到課堂體育教學中去。
1.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方式之一。作為《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一種新的學習方法,主要指在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以師生為中心、合作共贏的教學模式。探索與合作是學生學習體育的重要途徑。因此,倡導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小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已經成為現階段體育教學的新趨勢。新課程標準全面實施后,體育教學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合作學習模式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學科并取得初步成功,為此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教學法運用到體育教學中,發揮其優勢提高體育課堂效率。尤其是對活躍的小學生來說,小組合作方法的應用不僅符合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能夠充分調動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而且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小學生課堂參與度和課堂教學效率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由于年齡偏小、性格尚未成熟,一般缺乏合作意識和能力。教師應從合理分組開始,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提高合作效率,通過高效的小組合作,促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還能增強課堂中的多方位互動,提高小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給大家鍛煉身體的機會。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使他們在共同交流的基礎上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深遠。除此之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模式,其應用能有效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對相關體育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貫徹落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應用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問題與困難,阻礙其發揮更理想的效果與成績。F6F341B9-3255-441E-A922-43182EBCC9F7
2.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面臨的問題
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課堂教學模式比較簡單傳統,一般讓學生簡單熱身練習之后就自由活動,這種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從體育課程中獲得實質性的收獲。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1)傳統小學體育教學中固有的問題
首先,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影響。小學體育課堂主要由體育教師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和自主參與性較低,一般來說都是服從教師的安排,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理念的落后,讓學生對體育課程提不起興趣。其次,教學模式傳統單一,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目前有很多與體育教學相關的研究和經驗總結,大部分體育教師都是在借鑒別人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但是這些經驗總結落實到課堂中則效果不佳,教學模式依舊傳統且單一。小學體育教學遵循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課堂知識講解之后,讓學生自行活動的方式,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由于體育教師的參與性過高,導致大部分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設計與安排,很少能發揮主觀能動性,這不僅不符合當前的教育政策與教育理念的要求,更不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能力,實現綜合素養的提高。
(2)小組合作模式本身存在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其更注重整體教學效果而對學生個體的關注度較少。這容易導致學生的參與度不平衡,對于一些性格活潑、善于表達自己的學生來說,小組學習使其更容易成為小組中的領導者,與此同時一些性格相對內向,不善于表達自己的學生,就只能被動地接受其他同學的指揮,缺乏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難從小組學習中獲得真正的收獲。此外小組學習合作模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中去,但是在實際課堂中,學生由于各種原因或外界因素主動性不高,這都會嚴重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和效率。
(3)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中的問題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大多數小學體育教師都認識到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重要性,并將其應用到體育教學的課堂中去。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用得越來越多,但是由于教師自身經驗不足和此種學習模式本身存在的弊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非常容易流于形式,而沒有一些實質性的內容。在實踐中很多教師在課堂中只是簡單地將學生進行分組,對小組學習合作模式的認識把握不夠全面而深刻,忽視了形式之外的實質性內容,因此很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舉例來說,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仰臥起坐、跑步、籃球賽等活動時,不能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與能力特征,簡單地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開展合作或競賽,如此容易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優點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甚至反而增加了學生的逆反心理與厭學情緒,與教學目標背道而馳。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需要體育教師深入研究思考,總結出最恰當的應用策略,幫助學生鍛煉身體,提高能力。
3.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豐富體育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參與小組學習的熱情
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是多樣的,相對應的小組合作的形式也應該多樣。小學體育教師要根據每節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同的小組合作學習內容,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對小組學習內容進行調整。小組合作模式的設計可以不拘泥于以往的傳統形式,鼓勵教師積極對教學形式進行創新。這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要對校內體育設施以及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探索全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實現幫助學生在體育課堂強身健體的同時,能讓學生放松心情,緩解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積極參與到小組學習中去,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單一的教學形式只會讓學生對課堂產生厭倦,因此在體育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體育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模式,用不同的合作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跳繩練習過程中,教師不能簡單的讓學生分組練習,而是應該在分組的基礎上,讓組內跳繩水平優秀的學生為小組成員進行示范,然后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如何掌握跳繩技巧的小組討論,實現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在此過程中,體育教師也要關注一些表現較差的學生,讓表現優異的學生對其進行幫助,在同學互幫互助的過程中開展練習,也可以在小組之間開展跳繩比賽,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合理進行小組劃分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中,體育教師要盡量克服模式本身存在的問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合理的小組劃分。小學有六個年級,有些學校由于師資力量的匱乏,一名體育教師可能會帶不同年級,包括低年級和高年級的體育教學,那么體育教師在實際的體育課程開展過程中,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及小組教學模式,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分層教學,也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保障課堂質量的重要舉措。另外應當注意的問題就是,小組學習內容的適度適量,雖然小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熱情。但是一種教學內容不一定適用于班級的所有學生。這也要求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例如,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效果,小組成員的數量應該控制在六人以內,同一個小組的成員在體育學習上有所差異。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小組內的學生實現優勢互補,實現共同成長,共同進步。根據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教師也要設計合理適量的練習任務,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教學內容要相對簡單,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3)競賽式體育游戲,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為了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激發體育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體育游戲,通過競賽等形式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體育游戲的設計本身就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是比較受歡迎的體育教學方式。為了保證體育游戲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效用,激發學生上課的熱情,可以設計競賽式體育游戲,也就是在游戲環節中增設競賽的成分。例如,在足球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共同學習足球技能,最終以比賽的形式測定學生的成績。競賽式體育游戲的設計,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體育教學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競賽過程中要最大程度地保障學生的安全。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始終都需要牢記于心,放在首位的一個原則就是:安全第一。此外,體育游戲的設計需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具有適度性的原則。也就是說在體育游戲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展現學生的獨立性和學習能力,讓學生切實參與到游戲中。同時教師也不能忽略游戲運用的適度性,盡量精簡游戲環節,幫助學生學習重點內容。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總結反思,不能讓學生只從游戲中獲得了樂趣而得不到知識上的進步。
(4)優化小組評價,提高學生的小組學習滿足感
合理的評價方法對促進小學生課堂學習參與的積極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體育教師也要重視體育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評價環節,并且利用這個環節,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滿足感,提高體育教學的課堂效率。首先體育教師要善用鼓勵性的點評,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避免一些批評性的語言,讓學生產生消極態度。對小組內學生的評價不能一概而論落在整體上,而是要重視每位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其進行發展性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快樂。當然關于學生評價,體育教師也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揚,要善于委婉地指出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幫助學生總結失敗的教訓,在以后的合作學習中揚長避短,以此不斷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通過優化對學生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讓學生的個性有更加充分的表現空間。
4.結語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合理應用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幫助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也能幫助教師高效完成教學目標。需要注意的是,小組合作模式的設計需要具有科學性,首先要保障學生的安全,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合理的小組合作形式和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小組合作,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俞濤.“小團體”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新課程(小學版),2016(01).F6F341B9-3255-441E-A922-43182EBCC9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