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志華
摘 要: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具體實踐和相關政策均發生改變。國家對于雙減的教學建議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主要概括為加強作業管理,即要對作業的總量進行優化,悉心設計作業結構;開展課后服務;規范校外培訓。在雙減理念提出后,我們對于英語教學的認識就應該發生改變,英語教學不僅僅是枯燥無味的灌輸,更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的汲取知識。在此認知上,優化課堂設計則是雙減目標的第一步。本文從初中英語學習角度入手,介紹初中英語教學的優化思路和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在雙減理念下全面發展和學習。
關鍵詞:雙減;初中英語;教學方法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行,英語教學理念也要進行相應的革新,要減少無用的冗長的課程作業,同時也更應該以學生的內在精神發展為需求,在課程設計上面有所創新和突破,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英語的思維方式,能夠真正讓英語帶給大家交流的便利,而不只是應對各種英語考試等。本文就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提出幾點關于初中英語教學的方法。
一、仔細研讀教材,劃分知識板塊
在英語的教學中,教材是重要的學習工具。初中英語課本的設計,是經過多數專家與權威學者共同編寫的,所以其對于初中生學習英語的參考價值極大。在英語教師授課的開始,要做到對于教材了然于胸,這樣才能合理的去規劃教學安排,高效的完成教學計劃,最后完成教學任務與考核目標。而本文所提出的劃分知識板塊,則是對于英語教材的提綱挈領式的統一規劃部署。在初中英語的課本中,每一單元會有不同的主題,然后有不同的知識點,那么在整個學期的教學中,英語教師應該按照所有英語知識內容進行通盤布局考慮,而不是一味的按照教材編寫順序去整理。將最后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按照知識板塊去劃分,從而實現知識的融合與貫通,將提升學生的同樣的能力劃分到同一板塊當中,這樣學習起來有重點,且學習的內容集中明了,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說,在初中英語中包含聽說讀寫四大板塊,那么我們可以將訓練學生的聽力內容劃分為聽力大板塊,訓練學生交流英語能力的內容劃分到口語大板塊,將訓練學生閱讀理解的內容劃分到閱讀大板塊,將訓練學生的英文作文能力的內容劃分到寫作大板塊。在外研版本的初中英文課本中,introduction與speaking就可以相結合劃分到口語訓練大板塊中。這樣的劃分不是上課按照這樣的程序,而是在整個學期的英語教學目標中按這樣的方式去設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去明白今天課上所學內容屬于哪一個板塊,這個板塊學生是否薄弱,如果薄弱要按照相應的提升計劃,分板塊去進行訓練提升。
二、分類所學詞匯,精準記憶教學
在英語的學習中,詞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詞匯是構建英語語言大廈的基石,任何優美的文字語言表達都是建立在對詞匯非常熟悉了解的前提之下的,沒有充足的詞匯量,聽說讀寫都是霧里看花。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語言學習都是依據詞匯的學習為前提的。所以在我國,相關的教育部門也對中學生所應該掌握的詞匯做出了相應的說明與規定,中學生應該掌握三千到五千的詞匯量。因此,詞匯的學習也有明確的方向,英語教師能夠依照高頻、中頻、低頻的維度去對所學的詞匯進行歸類,以便在教學課程中更好的監督引導學生達到相應的目標。而為了使學生增強對于詞匯的主觀學習能動性,就必須要求初中英語教師能夠開展讓學生感興趣的英語課堂詞匯學習,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如可以通過小組成員互相監督鼓勵詞匯學習,班級間舉行詞匯比拼競賽,讓學生有意識的為了學習詞匯去主動付出行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詞匯的學習中切記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記憶詞匯,這樣的詞匯教學方法不僅與雙減政策相違背,還會很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以及增加了學生對于單詞學習的厭惡和疲憊。因此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去思考,如何讓學生覺得學習詞匯不是一種負擔,與此同時,英語教師也應該精準記憶教學,在區分出高頻、中頻、低頻詞匯的同時,要設置語言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掌握單詞的用途和意義,潛移默化的進行詞匯的教學。
三、營造英語環境,開展英語交流活動
英語的學習離不開運用和實踐。除了教材與詞匯的學習外,如何讓學生在課后也能感受英語的氛圍,這是值得初中英語教師深思的。雙減的目標在于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但是又培養其獨立學習的能力,達到“減負增效”的目標,那么按照雙減理念,初中英語的課后作業不僅僅局限于完成習題的聯系,更重要的是英語思維的滲透。那么可以在布置英語作業的時候,多多增加一些實用類的英語溝通,可以讓學生去觀看美劇英劇等,然后找出一個片段進行配音練習等等。這樣的作業可以讓學生去設身處地的感受英語的氛圍,感受地道的英語發音。除此之外,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后的活動中增加英語活動等比賽,讓學生可以小組報名或者單人報名,去完成一些英語類的競賽,在這個過程中要對表現較為優秀的學生給予表揚,而對于表現稍弱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并且幫助其分析薄弱環節的問題所在。這樣的活動也是英語教學的一種方式,不再拘泥與課本的知識,而是將課本的知識活靈活現的搬用在生活中搬用在課下,能夠讓學生在閑暇時光就能學習英語,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改變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刻板印象,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最終能實現更好的英語教學。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之下,學生的學習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意識,不是在通過冗長的作業和枯燥的課堂去逼迫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那么在雙減的政策下,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本著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的熱情,劃分好知識板塊,讓學生的學習目標清晰且條理化。同時詞匯的學習不應該局限于死記硬背,要靈活運用,掌握高頻詞匯,了解中頻詞匯,認識低頻詞匯。最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英語學習中,應該減輕孩子的作業負擔,換成其他輕松模式的作業,增加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讓學生高效有趣的完成英語知識的吸收。
參考文獻
[1]王金華. 淺議中學英語教學現狀與教學方法[J].現代交際,2013,(12).
[2]魯海萍. 改變教學方法 提高課堂效率[J]. 才智,2008,(12).
[3]華茵. 淺論初中英語學生自學能力培養方法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1,(06).
[4]關俊玲. 營造英語環境 培養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