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艷梅
摘 要: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個人的漢字書寫能力非常重要,這不僅僅是其必須要具備的素養,更是在未來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的一項技能。因此,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教師就開始緊抓學生的漢字書寫教學,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其漢字書寫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一年級;漢字;書寫能力
前言
從某種角度來分析,漢字書寫能力和水平的高低與否,會將一個人的自身文化素養水平映射出來,根本原因就是漢字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可以說是傳承了幾千年,逐步發展到如今狀態的一項精美工藝,更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的偉大之處。我們知道小學生是學習書寫漢字最基礎的時期,特別是一年級,在該時期就能將漢字書寫能力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采取恰當有效的方法,才能根本性滿足現實發展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一、規范學生的握筆方式和書寫姿勢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自身的手部肌肉還未完全發育,因此,在行為和動作方面,仍然無法做到全面和精細化,特別是在握筆書寫漢字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在握筆的表現上就極為吃力,要么握不住,要么握不好,所以,教師必須要在此處就加大重視力度,采取有效的輔助和幫助的方式,讓其可以更科學合理的握筆,進而游刃有余地運用筆。更加具體的來講,就是在握筆的過程中,應將筆桿放在拇指及食指以及中指的指稍之間,與此同時,還要保證整個食指在前面,且相對較低一些,拇指在左后方,中指則在右下方,與筆尖的距離差不多保證三厘米為最佳。例如,可用“坐姿兒歌”來讓學生掌握書寫坐姿:“頭正腰直腳放平,張開兩肩微挺胸,手肘手腕略抬起,集中精力肩放松。” 因此,教師在開展漢字書寫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切實保證學生可以處于一個恰當且科學的書寫姿勢和狀態,即學生的上半身應呈現出稍微向前傾斜的狀態,同時胸部與桌子之間的距離,應保持一拳距離為最佳,左手應將紙張按住,不會移動,右手在寫字過程中,保證執筆的力度恰當,不可過大,也不可過輕,只有如此,才能為后續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加大對漢字基礎性筆畫與偏旁書寫的訓練力度
2.1、筆畫書寫方面
教師應明確一點,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不論是筆畫的訓練活動,還是偏旁的書寫訓練,都要同步開展。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將特定筆畫的名稱全面闡述給學生,讓學生開展多次讀寫,然后形成深刻的記憶;其次,就是積極鼓勵學生在桌子上開展寫一寫和練一練的活動,對一些筆畫的實際書寫特征進行深刻地感受;最后,就是在寫新字的前期階段,需要督促學生對具體漢字的一些筆畫進行練習,根本原因就在于漢字的主要核心構成內容,就是筆畫。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對筆畫的書寫流程進行全面闡述,同時,告知學生靈活運筆的原則。舉例來講,對點此類的筆畫進行書寫的過程中,應保證做到輕下筆,同時,要向右下方行筆,稍按之后,再收筆。但是,教師在教導學生練習的過程中,也要明確告知學生,所謂的稍按并不是刻意地將筆畫描粗,也不是使勁去按,而是要把握頓一下的時機,然后再完成稍微用力的一個動作。
2.2、偏旁書寫方面
在具體漢字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最不可忽視的就是偏旁的書寫,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保證偏旁書寫相對規范之后,整個字才能有一個規范的前提和基礎,而且將偏旁寫好之后,半個字也就寫好了。那么針對一年級學生教學而言,教師則可以應用畫線法,對于該方法而言,主要就是以筆畫的外延端點為基點,畫出相應的輔助線,確保可以將偏旁預先書寫出來,同時以輔助線為依據,保證小學生的漢字書寫可以相對規范,進而不斷提高其書寫能力。舉例來講,教師在對木字偏旁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該筆畫的變化規則進行全面強化,在此基礎上,還要將輔助線畫出來,同時告知學生在每一筆畫下手的過程中,盡量保證適當性,遵循該筆畫的書寫原則,這樣,學生掌握了書寫方法之后,在后續練習過程中,就可以更加規范,進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提升自身的漢字書寫能力。
三、輔助學生細致化梳理和記憶筆順書寫規則
從某種角度來分析,所謂的筆順,就是對某一個字先落哪一筆進行重點強調,還要對后行那一筆的順序進行嚴格遵循,這樣,才能避免漢字書寫出現倒下筆的情況,保證書寫的規范性。根據相應的分析和調查可以發現,很多漢字的筆順規則,都與人們的書寫特征完全符合,正常情況下,人們書寫漢字,都是用右手書寫,然后遵循相應的筆順規則,開展書寫。那么這里的筆順規則,不僅僅是要保證不同筆畫之間可以達到一個協調性和穩定性的搭配狀態,同時,還可以確保一年級的學生,都可以對各類漢字結構進行掌握,同時對個體的書寫速度進行提升。舉例來講,教師在對火和萬以及母等字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詳細指導,指導學生應先寫橫,后寫豎直,在撇捺的書寫上,要先寫撇,后寫捺,遵循從左到右和從上到下的書寫原則。在面對一些相對復雜的漢字時,例如窗這一漢字的書寫,要指導學生先寫簾子頭,然后下面要先寫里面,后關門,這樣學生掌握了教師指導的方法之后,就可以流暢書寫。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對具體的筆順規則進行全面掌握,同時將教材中的一些漢字筆順范例列舉出來,開展細致化的講解和演示,那么持久進展下去,學生才能進一步掌握順序和方法,進而通過持續的練習,提高自身的漢字書寫能力。
四、強化個性化教學法的實施實現因材施教
在小學一年級,雖然學生的年齡較小,但是每一個學生的認知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對漢字的一些練習書寫完成情況上,也有很大的差異性,所以,教師需要落實到學生群體之中,以學生特點為依據,開展個性化教學,舉例來講,對于一部分學習速度較快,掌握漢字相對容易的學生,應對其字形結構和字形布局的學習和認識進行進一步強化,這樣,學生就可以不斷擴充自身的知識面,同時,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那么對于一部分學生而言,整體的認知相對較差,學習方面也相對吃力,那么教師應確保學生可以完成漢字書寫訓練作業的基礎上,讓每一個學生可以保證書寫的質量,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去完成所謂的數量。只有遵循這樣的原則,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書寫好漢字,自身的漢字書寫能力才能不斷提升上來。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一年級階段,教師必須要將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提升工作抓好,從多個角度,開展切實有效的教學,明確學生的差異性,以及注重一些寫字方法以及正確握筆姿勢的教授,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漢字書寫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慧琳.微課“一寫”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漢字規范書寫能力[J].天津教育,2019(35):70-71.
[2]解芳.淺談少數民族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偏差原因及提高途徑[J].參花(上),2019(07):136.
[3]趙旭平.淺談提高小學低年級漢字書寫能力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2019(0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