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冬雪
摘 要:陶行知先生關于教育改革曾提出一些主張:解放兒童的頭腦,使其從道德成見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雙手,使其從這也不許動,那也不許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時間,不過緊安排。綜上可見,改革作業批改勢在必行,否則將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如何優化數學批改方式,發揮評價的應有功能呢?筆者借鑒作文批改方式,在題邊的空白處加上簡煉、生動、富有啟發性的批語,誘導學生"自查自糾、自診自治、自思自強",收到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作業批改;評價;多樣化
充分認識了初中數學作業批改存在的問題,那我們一線教師應如何提高作業批改的有效性呢?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實施作業批改的“四化”,即批改方式多樣化、批改評價多元化、批改反饋及時化和批改記錄常態化四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作業批改方式多樣化
(一)符號型批語。即在學生的作業錯誤之處用不同符號表示不同性質的錯誤。如用“×”表示劃線部分有錯誤,應糾正劃線部分;用“ˇ”或“?”表示這里有缺漏,明示此處要補上必要的缺漏部分;用“→?”表示此步推理條件不足,需要補上箭頭所指部分條件;用“→×”表示此步推理的依據有錯誤,需重新審題等等。
(二)提示型批語。當學生作業中錯誤較具隱性,估計學生又難自我發現時,對其錯誤應給予一定的提示,說明錯誤的性質、類型,適當給出解決問題的方向。
(三)“置疑”型批語。“置疑”能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懸念”(難道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嗎?),進而激發其“探究”的欲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增強學生深刻理解數學語言的精確性和思維的嚴謹性。
(四)重做型批語。重做型批語多數是對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如果一打“×”了之,就說明其“一無是處”,學生便會喪失學習信心,肯定其“閃光點”,給予鼓勵性批語,讓他們嘗試成功的喜悅,這樣就可以使他們產生新的學習動力,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此方法時需慎重,弄不好會產生不良影響。
二、作業批改評價多元化
采取分項評價的批改,在平時作業批改時,很多老師簡單寫一個“閱”字,或者單純利用“優”、“良”、“中”、“合格”、“待合格”等幾個等級評價學生作業,注重解答結果正確與否,這樣的批改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部分學生學習的熱情,也不利于他們各種素質的全面發展,為了便于學生了解自己作業的成敗優劣,給學生作業一個公正、客觀、全面的評價,可采取分項評價的批改方法。作業批改前,在學生的作業后面附上一張分項評價表格。批改時,以解題思路的合理性與創新性、運算結果的準確性、格式的標準和書寫的工整等情況作為衡量標準,對作業質量用ABC等級給予綜合評定。
三、作業批改反饋及時化
重視隨堂批改。每節課的最后要盡量留出5~8分鐘的時間給學生當堂完成課堂練習作業,當堂批改,即時反饋,這樣教師可以當堂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避免作業抄襲現象。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是真實的,對于改進教學很有幫助。學生做作業時,教師可巡回輔導,在批改時對學生解題中的錯誤給予指導,并進行訂正。這樣邊巡回邊指導,一般可批改三分之一學生的作業,而后由教師公布正確答案,學生自我批改,同時,讓學生在錯解旁邊用不同顔色的筆做記號,校對完后立刻訂正,但不要擦掉錯解過程,再讓教師批改。下課時大部分學生的作業已完成,從而減少了學生課后的作業量,留給他們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
四、作業批改記錄常態化
在每次的作業或測試中,有些題目學生會做錯,在這些錯題的背后,往往是學生的知識漏洞。那么,如何彌補這些漏洞呢?建立錯題記錄表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好措施。教師在批改時,把學生最容易錯的題,進行詳細的統計、登記、分析、歸納、小結和研究,整理在一起,制作成作業批改錯題記錄表,既幫助教師分析學生、分析教學,又讓批改記錄豐富多彩、美觀實用。
評價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心理學實驗表明,通過激勵,人的積極性可以增加3~4倍,表現在學習上,有這樣一個描繪性公式,學生學習成績=能力×激勵。因此,要積極改革評價的方式,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
(一)分層評價。對學困生可多采用進步性評價,尋找其細微的進步,抓住一點點的閃光點,及時表揚,肯定他們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中等生可采取激勵性評價,對完成作業質量很高者要加倍鼓勵,讓他們對學好數學更加自信;對作業中的問題,既指出其不足又給他們指明努力方向,促進他們積極向上;而對優等生則可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督促他們養成解題總結反思、撰寫數學小論文的習慣,通過總結反思提高解題的效益,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我。
(二)生生評價。生生評價就是先同學之間相互批改作業,然后自己再糾正。由于學生自己參與了作業的批改,因此對題目的解題思路和策略了如指掌,對出現錯誤的原因了解得更直接、更深入,既能及時釋疑解惑,又可兩人、小組間或全班展開講評(目前許多教師都在開展學生的講題活動,很有意義)、探討、爭論,許多問題越辯越明,越研越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智慧火花不斷迸發,創新思路不斷生成。學生在生生評價中綜合素質共同提高,這正是教育均衡發展所期待的生動局面。
(三)展示評價。可增加課前展示環節,教師從準備好的作業中抽出幾本投影展示其書寫、作業的正確率等情況,充分調動各層次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意志、興趣、愛好等多方面積極因素,促進學生智商和情商的協調發展,以大面積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讓學生介紹總結反思的成果,將作業本上給出的變式問題板書到黑板上,與其他同學交流。
綜上所述,批改數學作業的學問很多,作業批改不但可以讓學生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訓練運用知識的能力,還可以幫助教師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從而進一步指導學生的學習,回顧與總結這些年來初中數學新課程的實施,在作業批改和評價中,筆者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只要以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善于恰當運用批改方式,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所以,不拘泥于傳統的批改方式,理性地、辯證地對待初中數學新課程中的多元化作業批改,必能取得預期的數學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徐得國.也談初中數學作業批改的“四化”策略[J].中小學數學,2015(9),8-10.
[2]李來.批改數學作業的改革嘗試[J].中小學數學,2003(3),5-8.
[3]石起強.中學作業批改的幾點思考[J].中學數學教育,200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