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洪
(威寧自治縣蔬菜產業發展中心,貴州威寧 553100)
桃原產于我國西部,桃屬于李亞科(Prunoideae)桃屬(AmygdalusL),主要分布于暖溫帶、寒溫帶和亞熱帶地區。經過4 000多年的栽培演化,形成了豐富的品種資源和栽培類型。我國是世界上栽培桃最多的國家,栽培類型約23種,品種有800多個[1]。近年來,隨著桃樹栽培的面積不斷擴大,促進了桃樹的發展,在桃育種、栽培、加工等方面的成果層出不窮。貴州桃種質資源極其豐富[2],目前,貴州省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大力開發宜林宜果的荒山荒地,積極發展桃樹等經濟作物。因此,選擇優良的桃品種對生產至關重要。
桃品質由外觀及內在因素的復合評價因子構成,可分為果實大小、香味、色澤等感官品質;硬度、糖、酸、維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等理化與營養品質。而不同品質因素間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性、獨立性。目前在桃的研究上雖然對于資源品質分析的研究較多,但均沒有建立一個嚴格的評價體系來對桃的品質進行評價。所以,建立一個綜合評價體系至關重要。
本研究深入威寧桃產區進行調查分析,初步獲得了威寧地區桃產業發展取得的成就、面臨的問題,提出下一步發展建議,同時對7月份在威寧地區所栽培的桃資源的結果習性,病蟲害發生規律、外觀及內在品質進行了觀察,綜合評價其栽培適應性,以期找到適于威寧地區栽培的鮮食或加工型的優良品種,為威寧地區桃產業發展提供借鑒。
供試材料為威寧不同桃栽培地區收集的7份桃資源。試驗儀器為紫外分光光度計、游標卡尺、皮尺、直尺、水果刀、分析天平、記錄薄、鉛筆、滴定管、三角瓶、研缽、量筒、移液槍等。
1.2.1 桃資源的生長結果習性調查
深入威寧桃栽培產區調查走訪,觀察分析在威寧地區栽培的7份桃資源的形態特征、生長物候期、座果率、病蟲害發生規律。物候期觀察:對試驗的7份桃資源進行物候期觀察,觀測的指標主要有萌芽期、始花期、盛花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果實成熟期等。物候期的觀察每3~5天觀察1次,并記錄觀察結果。
1.2.2 桃外在品質測定
本研究對威寧地區7份桃的單果重,果實縱橫經,果實硬度,可食率進行測定。單果重測定方法:1份桃隨機取完好無損的5個果實,采用電子天平分別測定其質量,然后取其平均值。果實縱橫徑測定方法:1份桃隨機取完好無損的5個果實,用游標卡尺測量果實的縱徑、橫徑,然后取其平均值。果實硬度測定方法:1份桃隨機取完好無損的5個果實,去皮,用硬度計測量3處地方,然后取其平均值??墒陈蕼y定方法:每份桃隨機取完好無損的5個果實,用電子天平測定果實單果質量及果肉質量,可食率=果肉質量/單果質量×100%。
1.2.3 桃內在品質測定
每份桃各取3個桃子,置于4℃的冰箱保存備用。之后測定每份桃的維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的含量。維生素C測定方法:每份桃隨機取完好無損的3個果實,每個果實取其果肉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測定??扇苄怨绦挝餃y定方法:每份桃隨機取完好無損的3個果實,采用手持折光儀測定法測定。可滴定酸測定方法:每份桃隨機取完好無損的3個果實,采用氫氧化鈉溶液滴定法測定??扇苄蕴菧y定方法:每份桃隨機取完好無損的3個果實,采用蒽酮試劑法測定。
威寧縣位于東經103°~104°,北緯26°~27°,地處貴州省西北部,是全省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縣,境內平均海拔2 226 m,年日照時數1 812 h,無霜期180天,年降雨量926 mm,年平均氣溫11.2℃,夏季平均氣溫18℃。低緯度,高海拔,強日照,日溫差大,年溫差小,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十分有利于桃等落葉果樹的生長發育。威寧地區桃栽培歷史悠久,種質資源多樣,栽培種類繁多。全縣桃栽培分布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分布地域廣,呈零星栽培,全縣境內海拔1 400~2 600 m均有桃分布,但面積均較小;二是桃栽培呈現波動式發展,全縣桃產業尚未形成規?;耘啵a業發展受市場銷售影響大;三是商品化栽培面積較小,主要集中于低熱河谷區域。
雖然威寧縣桃栽培歷史悠久,栽培桃的品質較好,但威寧縣桃產業發展較為滯后,桃產業發展面臨如下問題。一是桃產業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全縣境內桃栽培主要為農戶散種為主,合作社種植經營較少;二是栽培管理技術差,導致桃產量及品質低,市場競爭力小;三是栽培品種老化,品種更新及改良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四是產業基礎薄弱,受消費市場影響較大。
威寧縣光照充足,小區氣候多樣,是桃等落葉果樹的種質資源基因庫,桃產業在威寧境內局部區域發展前景較好,今后威寧縣桃產業發展應重視以下問題。一是威寧縣桃產業發展必須因地制宜,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杜絕盲目、違背自然規律的傳統種植模式;二是加強栽培技術培訓,推廣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提高產品質量;三是立足消費市場需求,做好品種更新工作;四是加大桃產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桃產區種植效益;五是引進培育加工企業,做好桃產品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六是構建全產業鏈發展,將桃產業與蘋果等產業結合,打造集種植、分揀、包裝、冷鏈物流、銷售為一體的發展模式。
3.1.1 桃資源生長結果習性分析
本研究對威寧境內7份桃資源的生長結果習性進行了田間觀察分析,觀察內容主要為物候期和病蟲害發生規律(表1、表2)。

表1 威寧地區7份桃資源在威寧地區生長結果習性

表2 威寧地區7份桃資源在威寧地區病蟲害發生情況
通過田間觀察記錄,本次試驗中威寧地區栽培的7份桃資源的開花期都集中在3月分左右,成熟期在6月上旬~7月下旬不等。在病蟲害發生方面,本次試驗中威寧地區7份桃資源的植株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及蟲害發生,這可能是由于管理與病蟲害防控不到位所造成的。威寧地區桃發生的病害主要為縮葉病、流膠病、瘡痂病、穿孔病、銹病等,蟲害主要有天牛、蚜蟲、食心蟲類、紅蜘蛛、桃蛀螟等。由田間觀察結果可知,本研究中威寧地區7份桃資源病蟲害發生情況為6號桃資源抗病性及抗蟲性較強,表現出的栽培適應性相對較佳,其余6份桃資源抗病及抗蟲性相對較差,栽培適應性也相對較差。就本研究中7份桃資源座果率而言,5號及6號桃資源的座果率高于其它桃資源,為37.16%,而3、4號桃資源的座果率均未達到20%,座果率較低。
3.1.2 桃資源品質分析
桃的品質包括外觀和內在品質,是評價桃資源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標。本研究對威寧地區的7份桃資源外觀和內在品質指標進行了綜合分析,得出了各桃資源的品質情況。
本研究中7份桃資源的外在品質特征差異較大,具體為:單果重上2號及3號桃資源的單果重最大,其次是6號桃資源;可食率上6號桃資源的可食率最高,3號桃資源最低;就硬度而言,2號桃資源的硬度大于14,5號桃資源硬度最低為3.21;從果實外形性狀來看,2號桃的果實最大,橫縱徑顯著高于其它6份桃資源,但果形指數比較低,僅次于4號桃資源。綜上可知,7份桃資源在可食率、單果重、硬度、橫縱徑、果形指數等方面差異較大,可能原因是由于各份桃資源的遺傳差異及在威寧地區栽培適應性的差異(表3)。

表3 7份桃資源的外觀品質評價
本研究中4號桃資源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及維生素含量相對于其它6份桃資源而言最低,其中可溶性糖僅為7.58%,可滴定酸僅為0.19%。6號桃資源的可溶性糖、維生素C及糖酸比都顯著高于其它6個品種,可溶性糖達到了10%以上,維生素C也達到了3 mg/100g。就內在品質而言,本研究收集的7份桃資源中6號資源的內在品質較佳,在威寧地區栽培的適應性可能較好(表4)。

表4 威寧地區7份桃資源的內在品質評價
目前,對桃栽培適應性的研究較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因研究范圍及內容的局限性,多數研究報告尚屬栽培試驗總結階段,所以缺乏系統性、科學性結論。同時,各地區栽培的桃由于品種及栽培區域氣候類型不同,因而適應性存在差異,未來桃栽培適應性研究應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針對研究存在的不足,可重點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由于研究范圍的局限性,資源種類研究比較少,可以進一步增加更多桃資源的研究,以期找到適應威寧地區栽培的優良品種。二是在現有優良資源的基礎上,篩選出更適應威寧地區栽培的桃資源,并把培育適宜威寧地區栽培的優良品種列入發展計劃。三是系統化研究,在威寧地區栽培條件下,各桃資源的生長反應和生長發育規律,為建立優質、高產、高效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論依據。威寧縣部分區域是桃栽培適宜區,桃產業處于轉型階段,桃產業能否健康發展關鍵在于解決現階段所面臨的問題。
桃是世界范圍內栽培較廣的果樹,占據較大的消費市場[3]。在國內桃多以鮮食為主,因此,研究桃資源的栽培適應性,可以進一步確定目前各主栽品種的生物學特性、品質,為推廣栽培及市場選擇提供理論依據。近年來,有關桃資源的栽培適應性評價的研究日益增多,但針對某一特點區域桃資源的研究鮮有報道,為此,本研究選擇貴州省落葉果樹重要栽培區試驗區域,對區域內桃資源進行生長結果習性及品質表現分析。
研究發現,威寧地區栽培的7份桃資源的開花期都在3月份左右,成熟期在6月上旬到7月下旬不等,其中4號桃資源萌芽、開花、結果、成熟最早;此外,各桃資源的花期都在10~15天左右,開花較為集中。在病蟲害發生方面,每種桃資源均有不同程度的病、蟲危害,發生的病害包括縮葉病、流膠病、瘡痂病、穿孔病、銹病等;其中,6號桃資源相對于其他品種的植株來說受害面積比較小,病害也相對較輕;5號桃資源患病的種類較多,受害面積也比較大。蟲害包括紅蜘蛛、蚜蟲、桃蛀螟、天牛、桃小食心蟲等。病蟲害的發生可能是由于天氣原因、各桃資源抗逆性不同以及栽培管理過程中病蟲害防治缺乏等原因造成。
由于各份資源及在威寧地區適應性的差異,各份資源在可食率、單果重、硬度、橫縱徑、果形指數等方面差異較大。在外觀品質上,本試驗中各份資源的外在品質特征上差異較大,2、3號桃資源的單果重最大,其次是6號桃資源。此外,6號桃資源的可食率最大,3號桃資源最小。
本研究表明,6號桃資源抗病蟲害能力較強,可食率、可溶性糖、維生素C及糖酸比等方面都顯著高于其余6份桃資源,且6號桃資源屬于晚熟品種,可有效延長桃鮮果的供應期。4號資源雖屬于早熟品種,但在抗病蟲性方面表現較弱,且桃子的內在品質與外在品質特性相對較差。綜上,本研究初步確定,最適應威寧地區栽培的桃資源為6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