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
(龍巖市永定區鳳城街道農業技術推廣站,福建龍巖 364100)
石灰酥花生是福建省閩西的一大特色產業,種植花生歷史悠久,從清朝乾隆年間就有生產。現種植花生面積達333.33 hm2,總產量600 t,加工石灰酥花生產品420 t,年產值達2千多萬元。花生種植和加工已成為當地農民主要經濟收入。巖前石灰酥花生由傳統的地方工藝發展而來,具有十分濃郁的地方特色,有一定的市場,但受農村小作坊式加工和種植規模限制,面臨激烈市場競爭,制約了產業發展。存在著品種雜、亂、差,未有加工專用品種、加工產品不耐貯藏、產品質量難以統一和保證、貨架期短、市場受限制等問題,制約了產業的發展[1]。
石灰酥花生加工原料要求果實飽滿,雙仁果率高,網紋清晰,O/L(油酸/亞油酸的比值)值和蛋白質含量較高,具有香、酥、脆風味,適合帶殼加工的花生品種。推動石灰酥花生產業發展,加快產業化進程。本文通過秋花生比較試驗分析總結,旨在為石灰酥花生加工產品提供優質加工原料,供種植戶應用。
本試驗設在永定區坎市鎮青溪村,試驗田地勢較平坦,土壤為輕沙壤土,前作水稻,肥力中等,排灌方便,靠近村道。
供試品種:泉花7號、莆系1號、湛油158、泉花551、龍花15、閩花6號、閩花16、賀油16、粵油91、龍花128,共計10個品種。對照品種(CK)以福建省泉州市農科所選育的泉花7號為對照。
每個品種隨機排列,3次重復,共計30個小區。小區面積13.33 m2,畦寬(帶溝)1 m,株行距12 cm×60 cm,雙行2粒穴播,周圍設保護行。穴播雙行2粒,7月20日播種,各小區周圍設有保護行。采用一次性全層施肥法,施用氮、磷、鉀各含15%的復合肥50 kg/667m2于播種前施下,生長過程中不追肥,播種3天后施用1次除草劑,防病不防蟲。
播種后依據各品種出苗情況,調查計算出苗率,生長期間做好農藝性狀、抗病(逆)性、生長勢、生育期等的觀察記載,在收獲前5天1個品種隨機取樣10個單株,并進行室內考種,曬干后計算公斤莢果數、百果重、雙仁果率、百仁重等品質指標。
各品種在抗性方面表現中抗以上,但在開花盛期,莆系1號和湛油158有零星植株發現有青枯病;在成熟后期,湛油158和泉花7號有輕度葉斑病發生,其余各品種均未發現病癥。本試驗屬秋花生,由于生長前期高溫高濕,生長快,全生育期均比春花生短[2],全生育期在111~116天之間,差異不明顯(表1)。
經曬干實際稱重測產,小區平均產量最高的是泉花551,產量為3 931.1 kg/hm2,比ck增產15.6%。經多重比較和方差分析,泉花551在1%水平,對比ck差異顯著,產量排第二的龍花15,其差異未達顯著水平,閩花6號產量最低,對比ck減產23.3%,減產極其顯著(表2)。
考種結果(表3),泉花551飽果率最高,且表2中泉花551的產量也是最高,而其飽果率與產量高低之間的關系,今后的試驗還有待進一步證實,是否成正相關性;龍花15百果重和百仁重最重,雖然其飽果率不高,但籽仁較飽滿,有待進一步試驗和改進栽培技術以待觀察,其主莖最高與表1中呈現出的中抗倒性相一致;雙仁率最高的是龍花128,而加工石灰酥花生原料用種的重要指標之一是雙仁率高于80%以上[3],多數品種已達此標準。

表1 供試品種生育期、抗性表現

表2 供試品種莢果產量與差異顯著性

表3 試驗品種農藝與經濟性狀
我國優質加工型花生的品質要求是:蛋白質含量在30%左右,粗脂肪45%左右,O/L值1.4左右。由此可見,泉花551、龍花15和莆系1號品質已達到國家優質加工型花生品種的質量標準(表4),3個品種均可用于加工。由于O/L值高,有利于延長花生加工產品的貯藏期限,產品貨架壽命長。泉花551加工后占一定的優勢。

表4 花生仁品質測試結果
采用石灰酥加工工藝進行試加工,按石灰酥花生的成品標準,產品通過稱量計算,3個品種加工產品均達一級品標準。泉花551的出仁率和純質率達特級品標準,感觀指標均達一級品以上標準(表5)。

表5 試驗技術參數表
綜合福建省地方帶殼花生食品標準感官指標等因素分析,產量、飽果率和雙仁率3項指標是鑒定其是否適合用于加工石灰酥花生的重要依據[4]。
1)花551、龍花15、莆系1號各項指標均表現突出,泉花551干莢果平均產量為3 931.11 kg/hm2,名列第一,比ck增產22.61%。生長勢強,主莖高45.5 cm,單株總分枝數6條,結果枝數6條,單株飽果數8個,飽果率94.4%,雙仁果率83.3%,百果重175.2 g,百仁重77.1 g,全生育期114天。
2)龍花15干莢果平均產量為3 685.91 kg/hm2,名列第二,比ck增產8.42%,生長勢強,主莖高51.6 cm,單株總分枝數5條,結果枝數4條,單株飽果數7個,飽果率70.6%,雙仁果率82.7%,百果重187.4 g,百仁重84.6 g,全生育期113天。
3)莆系1號干莢果平均產量為3 563.42 kg/hm2,名列第三,比ck增產4.81%,生長勢強,主莖高44.4 cm,單株總分枝數8條,結果枝數7條,飽果數5個,飽果率67.5%,雙仁果率79.2%,百果重171.2 g,百仁重63.4 g,全生育期115天。3個品種田間表現綜合性狀良好,蛋白質含量和O/L高,耐貯藏,一級品率達85%以上,純質率達95%,非常適合用于加工石灰酥花生,但以泉花551為最適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