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磊,牛生洋,陳春剛,朱娜
河南科技學院食品學院(新鄉 453003)
隨著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混合式教學已成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熱點話題。如何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將教師主宰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結構,從而實現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提高課堂教學的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是當下教學中需考慮的重要問題[1-2]。雨課堂是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的智慧教學工具,它以微信、PowerPoint二者為媒介,在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聯系,使學生能夠實時獲取線上資源,也使教師能夠及時了解課堂反饋,為開展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3-4]。文章以“食品分析”課程為例,構建并實施了基于智慧教學平臺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5],通過調查問卷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了分析,為新興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流程涉及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教學時間為一個學期。教學對象為食品類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2019級學生,共計50人。
在課前,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準備教學內容。為體現課堂教學的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教師要充分利用中國大學慕課等教學資源,將一部分課程內容放在課外線上學習,課堂上重點講授教學重點、難點。根據將要教授的知識點,教師提前制作好線上學習PPT和課堂講授PPT,在課堂講授PPT中插入課堂習題。每節課講授內容控制在30 min左右,留出時間進行答題、解疑、討論。
學生通過微信接收教師發布的線上預習學習任務。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標記不懂的地方、回答教師預留問題。教師根據雨課堂平臺數據反饋,了解學生不懂的知識點,分析學生答題情況,調整上課內容。
學生通過微信掃碼進入課堂,當堂課件會根據教師的上課進度實時同步發送至學生手機端。教師可以利用雨課堂的彈幕互動、隨機點名、課堂測試等功能實現教學互動環節,提升課堂教學的活躍程度,將課堂教學的單聲道變為多聲道。
授課結束后,雨課堂會立刻生成課堂報告,課堂基本信息將反饋給教師。課堂報告包括課堂人數、優秀學生、預警學生、課堂習題數據、課件數據、課堂彈幕和隨機點名等數據。其中對課堂預警學生在以后的課程中需要特別關照,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課后學生可以保留教師授課課件,可以接收到教師布置的作業,對于依舊不懂的問題可以通過“報告老師”向教師請教。
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涉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學習資源的支持等幾個方面,我們以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食品分析”課程脂類的測定一節為例,來對基于雨課堂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進行具體闡述。
脂類的測定一節主要包括食品中脂類物質和脂肪含量、脂類提取劑的種類及特點、脂類的測定方法、食用油脂理化特性的測定等內容,根據教學大綱重點需要掌握脂類提取劑的種類及特點和索氏提取法的原理、特點、測定方法。混合式教學設計將脂類概述和食用油脂理化特性的測定兩塊內容放在線上學習,課堂上重點講授脂類提取劑和索氏提取法等內容。
任課教師根據授課計劃準備本節教學內容。從中國大學慕課網等網站尋找合適的線上學習材料,將脂類概述有關內容經過裁剪合成后制成學習視頻上傳至雨課堂視頻資源庫中,然后通過雨課堂將其插入PPT中并將課件上傳,供學生學習,如圖1所示。同時為檢測學生線上學習內容掌握情況,在課堂上課PPT中插入2個測驗題在講課之前使用,如圖2所示。學生通過微信會在上課前一天收到教師上傳中線上學習材料,雨課堂后臺會記錄每一位所生的學習情況,如圖3所示。

圖1 線上學習內容

圖2 課堂在線檢測題

圖3 線上材料學習情況
上課前任課教師根據學生線上學習情況調整授課PPT。雨課堂平臺最強大的就是它的師生互動功能,上課時利用雨課堂首先可以實現微信掃碼快速簽到,后臺記錄了學生簽到情況,如圖4所示。

圖4 課前學生掃碼簽到

圖5 學生簽到情況統計
其次可以通過雨課堂隨機點名或開啟彈幕的形式進行課堂提問,如圖6所示。特別是開啟彈幕功能可以很好地彌補傳統課堂只能讓個別學生回答問題的不足,而且雨課堂彈幕不顯示發彈幕學生的姓名,學生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一方面有利于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課堂交流的時效性和有效性,如圖7所示。

圖6 雨課堂隨機點名和開啟彈幕窗口

圖7 課中學生彈幕回答問題情況
課堂上主要課程內容講解結束后可以設計課堂習題,通過雨課堂發布,一方面可以檢測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對重點內容進行復習的作用,如圖8和圖9所示。

圖8 課堂習題設計

圖9 課堂習題答題情況反饋
課后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發布本節課的課程作業或復習題,還可以發布線上學習內容,如圖10所示。學生可以在手機中保留教師上課時的PPT供復習使用,還可以通過手機微信做作業或復習題。

圖10 課后線上學習內容
為了了解學生通過基于智慧教學平臺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習后的態度、滿意度以及學習效果,我們設計了相關調查問卷,問卷通過問卷星在學期末發給學生。
此次調查問卷主要針對參加“食品分析”課程學習的烹飪191、192兩班學生,共50人。
在課堂上,隨時設計一些相關表格,幫助老師掌握學生情況,如表1。
從表1可以看出,92%的學生會看老師課前課后推送的學習材料,74%的學生會主動與老師交流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96%的學生喜歡通過彈幕回答問題,92%的學生認為小組討論能夠促進學習。總體而言,絕大部分學生對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參與度較高,能夠適應新型教學模式,表現良好。

表1 課堂問卷調查表
分別就“我喜歡本課程基于“雨課堂”開展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圖11-A)、“我覺得開展基于雨課開展的混合式學習非常有必要”(圖11-B)、“我認為通過此類混合式學習可以彌補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一些不足”(圖11-C)等學習態度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發現78.43%的學生基于“雨課堂”開展的混合式學習模式,74.5%的學生認為開展基于雨課開展的混合式學習非常有必要,72.55%的學生認為通過此類混合式學習可以彌補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一些不足。總之,四分之三的學生對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持肯定態度,說明基于雨課堂平臺的混合模式學習是比較受歡迎的學習模式。

圖11 混合式學習態度調查分布圖
在基于“雨課堂”的食品分析課程的設計組織方式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圖12 A)、使用雨課堂上課時我的精神特別集中(圖12 B)、使用雨課堂上課時,課堂氛圍積極活躍,我非常喜歡(圖12 C)、通過使用“雨課堂”,我的學習態度更加積極了(圖12 D)、通過使用“雨課堂”,我和老師的互動更密切了(圖12 E)、通過此類混合式學習,提高了我的學習效率(圖12 F)的調查中,發現74.5%的學生認為此種課程設計激發了學習興趣,76.5%的學生認為使用雨課堂上課時精神特別集中,82.4%的學生認為使用雨課堂上課時課堂氛圍積極活躍,80.4%的學生認為學習態度更加積極了,78.4%的學生認為與老師的互動更加密切了,82.4%的學生認為通過此類混合式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總之,絕大部分學生對于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學習模式能夠積極接受,和教師互動溝通更積極,知識掌握更牢固,學習效果更好。也有一小部分學生持中立態度,個別學生持反對態度。

圖12 學生學習效果調查圖
未來的教育是基于網絡與智能技術的智慧教育體系,教與學方式應更加符合數字新生代的認知和學習需要,未來的課堂必定是基于智慧教學平臺的混合式課堂[6-7]。研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對教學結構進行了規劃和設計,提出了基于智慧教學平臺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使教師對學情的了解貫穿“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強化了教學內容的連續性,切實提升了教學效果,對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