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鶯
摘要:當前計算機技術正在飛速發展,我國社會也步入了大數據時代,計算機和互聯網得到了大大普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輔助和應用,逐漸對各種計算機設備和計算機技術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人們的信息安全也因為數據量的龐大和互聯網的開放性而受到了一定的威脅,相關部門對于利用計算機技術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的工作也開始著手研究,確保公眾的信息安全能夠在信息泛濫的大數據環境下得到有效的保護。
關鍵詞:大數據環境計算機技術信息安全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TP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5(a)-0000-00
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今天計算機技術已經融入群眾生活的每個角落,這也導致了大數據環境中隱藏了很多安全隱患,大數據環境中開放的互聯網環境導致一些人企圖利用不當手段在互聯網上獲取利益。例如: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制造低俗的視頻圖片、色情暴力的網絡游戲或者是低俗廣告宣傳來吸引人們的目光,從中盜取網民的個人信息和隱私,以此來獲取不正當的利益。這些安全隱患對于網絡用戶的信息安全起到了較為嚴重的威脅。該文以大數據環境為基礎,對這個時代環境中所存在的一些網絡信息安全做出探討,并且對合理利用計算機技術,有效保障群眾的信息安全的方式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我國的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進步以及網絡環境的凈化提供一定的幫助。
1大數據環境中導致信息安全隱患產生的因素
1.1部分企業對于互聯網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相關研究數據表明,我國的大部分企業都已經實施了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信息管理機制,這是一種全新的信息管理方式,這個職位立于企業的最高決策層,能夠對企業內部的信息技術以及信息政策進行制定和管理[1]。這種管理方式也已經被大多數的企業所認同,認為是一種較為高效可行的信息管理制度。然而據統計得出,盡管許多的企業建立了相應的信息管理部門和職位,但對于這些職位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的要求并沒有隨著時代發展而提升,從而導致許多企業的管理部門所使用的傳統信息管理方式并不足以滿足現代化的信息管理需求。其管理方式和制度過于陳舊死板,無法適應現代化多樣且復雜的大數據環境,從而導致這些企業本身和員工的信息安全出現一定的安全隱患。
1.2相關機構對于信息安全的防護沒有足夠重視
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僅我國部分企業沒能完善其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國內的相關機構也沒有完全對信息安全的防護問題起到足夠的重視。關于信息安全的技術研究相對其他領域來說比較落后,對這一領域的資金投入、管理體系都相對缺失。因此,應當對信息安全的防護和管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打造更加完善的信息安全保護技術,以此來讓國家、企業以及人民的信息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以此減少信息安全事故導致的經濟或其他方面的損傷[2]。但是當前我國相關機構沒有意識到信息安全防護的重要性,不太愿意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到信息安全防護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當中,導致在如今的大數據環境中依舊有許多的信息安全隱患存在。
1.3網絡環境比較開放
今天,開放式的網絡充斥著人們生活工作當中的每個角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由于網絡的便利而獲得了更快的發展。但網絡環境的開放性也導致了較多安全隱患潛藏在各種網絡平臺和網絡信息中,人們會在不經意間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或者企業信息。由于網絡環境的開放性和便利性,一些人利用這種特性實施不法行為,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和利益驅使,引誘人們踏入網絡陷阱,從而獲取他人的信息,并用來做更多的不法交易和行為。盡管今天的電腦和手機都會配備防火墻來保護用戶信息,但這種簡單的防護措施往往只能起到提醒和預警的作用,無法抵擋真正的病毒入侵和信息泄露[3]。由此可見,在今天計算機技術發達的大數據環境下,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并沒有得到完善的保護,相關部門需要研究創新計算機技術、信息安全防護技術,以保護信息安全。
1.4用戶對于計算機設備的操作不當
對于大數據環境下的信息安全問題來說,更多安全隱患來自于計算機用戶自身的操作不當。如果計算機用戶能夠合理科學地使用他們的計算機設備來展開各種操作,就能夠避免大部分的信息安全問題。然而如果計算機用戶的操作不當,導致自己的計算機設備受到了入侵或者病毒威脅,就會使得計算機設備有個人信息泄漏的危險。當用戶剛接觸全新型號的計算機設備的時候,往往不熟悉其具體使用方法和操控流程,容易發生一些操作事故,從而造成計算機設備產生一些問題,如系統損傷或者防火墻關閉等。如果計算機用戶并沒有注意到這些問題,繼續不當操作計算機,就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之間將自己的個人信息暴露在網絡之中,讓不法分子獲取[4]。由此可見,想要讓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能夠得到很好地保護,降低信息泄露情況的出現,就必須要在使用計算機設備之前了解它的操控方法,熟知計算機網絡安全知識。
2大數據環境中計算機技術在信息安全中的運用方案
2.1持續提升民眾和企業的信息安全保護意識
為了使個人和企業的信息安全能夠確實有效地獲得保障,就要不斷提升所有人的信息安全保護意識,尤其是國內各企業和相關機構要意識到信息安全保護的重要性。首先相關的網絡安全管理工作人員能夠對自己的工作做到認真負責,盡可能地防止網絡中產生一些漏洞,以及避免檢測過程中由于工作疏忽而漏掉的一些安全隱患,從而保證民眾所處的網絡環境能夠盡可能地安全,他們所會遭受的信息泄露之類的安全隱患就能夠更少,并且相關部門還需要向民眾廣泛推廣信息安全保護知識,對相關工作人員展開充分的信息安全防護知識的培訓活動,以此來全方面提升所有人的信息安全保護意識,讓人們能夠認識到信息安全保護對于個人和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5]。
相關部門還應當為網絡用戶的網絡信息安全防范建立起新的理念,讓人們能夠認識清楚現代社會豐富多彩的互聯網環境中潛藏的威脅。充分利用現有計算機技術,進行全方面的宣傳和講解,改變人們傳統的安全防護理念。在現在的大數據環境背景當中,幾乎每個人都能夠熟練地運用現代化的科技設備,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高科技設備,并且可以在這些設備上通過互聯網瀏覽和查詢他們所想要了解的各種信息,做到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和設備在互聯網中收集到世界各地的消息,完成各種工作。基于此現狀,對于廣大網民網絡信息安全防護意識的提升同樣也能夠利用如今的計算機技術和設備來展開,利用各個互聯網平臺或網頁提示,潛移默化地展開對網民信息安全意識的培養和提升,利用全新的媒介讓民眾獲得相應的信息安全意識的培養,以此來提升人們的信息安全保護意識。
2.2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護制度
想要讓我國企業和各個部門以及人民群眾的信息安全能夠得到妥善的保護,最為高效穩定的方式,就是針對信息安全建立起較為完善的信息安全防護制度和措施。在生活和工作的實踐當中,要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的保護制度,展現出一個出色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并且對于相關的工作人員也應當進行充分的培養,對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安全防護工作方面比較突出的專業人士展開進一步的提拔和培訓,讓他們能夠有效提升自己在信息安全保護工作方面的能力,以此來保證企業或部門內部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專業素養,這樣才能夠完善企業和機構內部的信息安全防護制度和措施[6]。
國家相關部門應當針對當前的信息安全問題制定更多詳細的法律條款,對網絡展開凈化工作,對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通過互聯網來盜取他人信息,并以此獲取私利的行為進行打擊[7]。有了完善的法律條款的幫助,對于信息安全的防護工作就能夠更加順利,讓我國的信息安全防護技術能夠獲得進一步的突破,從而讓我國人民和國家的信息安全都能夠獲得充分完善的保護。
2.3將各種信息化設備的基礎信息安全防護技術進行增強
相較國家和企業的信息安全防護來說,民眾個人的信息安全更容易受到入侵和盜取,因此應當對人們所使用的手機、平板、計算機電腦等信息技術設備的基礎防護技術進行增強,以此保障個人的信息安全。其主要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對目前各個信息化設備自帶的防火墻技術展開進一步的開發和創新,以此來強化其安全防護功能,當用戶不慎遭受病毒侵襲或者出現信息泄露威脅的時候,防火墻能夠第一時間察覺,并且在警示用戶的同時能夠展開穩定的防御措施,防止用戶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到互聯網中。與此同時,還要讓防火墻對設備信息傳送功能的管理和判定更加精確,對于一些沒有經過許可的非法用戶數據傳輸展開嚴格地阻斷,從而防止用戶不慎安裝下載各種不正規的軟件或進入一些藏有病毒的不正規網站。設備防火墻對各種隱含危險的數據展開精準的識別和判定,不僅僅是對防火墻的應用和加強,根據用戶需要,還可以將防火墻的技術功能和一些信息安全防護軟件相融合,讓信息化設備能夠在防火墻和安全防護軟件的雙重保護下獲得更加堅固和穩定的信息安全保護,從而讓人們在瀏覽互聯網的過程中,信息安全能夠得到保障[8]。
2.4提升相關部門對于互聯網環境的清潔力度
互聯網的開放性特征,容易導致互聯網的各種和平臺和各種信息中潛藏的陷阱和病毒層出不窮,網絡用戶很容易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遭受到病毒侵襲。因此,相關部門應對于互聯網中各種非法軟件和非法網站加大查處力度,對于搜查技術的開發和創新應當加快腳步。應當做到能快速發現和封查互聯網中隱藏的各種不正規軟件和網站,以此來減少互聯網用戶遭到病毒侵襲或黑客入侵,導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脅。例如:對各種網站或軟件中所存在的非法操作進行搜查,當發現有非法入侵行為時,及時地對其進行控制。例如:現如今的簽名分析法就是一種有效的檢測方法,能夠精準迅速地發現不法入侵行為,以此來保證互聯網中的網絡環境能夠得到凈化,讓人們能夠在更加干凈穩定的互聯網環境中展開瀏覽和查詢,讓每個人的信息安全都能夠獲得更加有效地保障[9]。
3結語
當前我國的計算機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處處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信息化的使用場景隨處可見,社會中的各種信息和數據也逐漸在向著信息化轉變。因此,必須要做好信息安全的防護工作研究,將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合理運用到信息安全防護當中,以此來滿足如今的大數據環境需求,讓信息安全的防護更加堅固可靠,讓國家、企業和民眾的信息安全都能夠獲得科學的保障。這對我國的經濟建設發展、各個行業的發展進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進步,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佳蘭.基于大數據環境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防護策略研究[J].南方農機,2021,52(23):132-134.
[2]陳紅科.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風險及解決方法[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1,39(10):231-233.
[3]李雯瑞.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護措施研究[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20,30(3):109-112.
[4]王瑞娜.大數據環境下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對策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5):29-31.
[5]宋陽,張崳,張志勇,等.物聯網+大數據環境下個人信息安全防范與保護措施研究[J].情報科學,2020,38(7):93-99.
[6]楊云.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環境下個人信息安全風險與防范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8.
[7]鄒佳彬.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其防護策略[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1,39(11):225-227.
[8]陶彩棟.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分析——評《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J].熱帶作物學報,2021,42(10):3095.
[9]吳順麗.分析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技術在信息安全中的應用——評《計算機在化工中的應用》[J].塑料工業,2021,49(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