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偉 胡靜
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能源互聯網轉型下,以電網企業為代表的電力行業迎來轉型發展機遇。面對轉型期電力企業暴露出來的不適應性,該文充分考慮電力企業的技術密集、管理要素多等特征,提出在電力企業引入并實施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職工創新等創新活動融合發展的全面創新模式,從創新戰略、創新組織、創新資源等方面提出實施策略,為電力企業加快向能源互聯網企業轉型,提高核心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電力企業能源互聯網管理創新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F426.6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5(a)-0000-00
Research on the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Mode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Adapting to the Form of Energy Internet
MAZhiweiHUJing
(State Grid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Yinchua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 China)
Abstract: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at "innovation is the first driving force leading development and the strategic support for 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 Internet, the power industry represented by power grid enterprises has ushered i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inadaptability exposed by power enterprise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is paper fully conside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intensive and many management elements of power enterprises, puts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model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employee innovation in power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 strate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and innovation resources,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ower enterprise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to energy Internet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Key Words:Power enterprise; Energy internet; Management innovation;System
1能源互聯網形態下電網企業全面創新的機遇與挑戰
1.1能源互聯網形態下電網企業全面創新的機遇
傳統的能源發展模式是基于工業革命衍生的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已受到資源枯竭、空氣污染和環境保護等多重制約,進入化石能源S曲線的末端,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進入21世紀以來,電力生產和消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以國家電網為代表的電網企業提出向能源互聯網轉型。能源互聯網是以電網為基礎和平臺,利用可再生能源技術、智能電網技術及互聯網技術,融合電力網、天然氣網、氫能源網等多能源網及電氣化交通網,形成的多種能源高效利用和多元主體參與的能源互聯共享網絡[1]。原有的技術體系、網絡體系、管理體系表現出一定的不適應性。為適應能源互聯網深入發展的需要,電網企業必須開展更具時代性、迭代性,乃至顛覆性的技術創新,以適應能源互聯網更加多元、復雜的物理形態、網絡架構及功能結構。
同時,能源互聯網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必然需要先進的生產關系來適應[2]。作為電力行業生產關系的重要主體,需要建立適應能源互聯網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組織。因此,電網企業必須既重視科技創新,又重視管理創新,從戰略規劃、組織架構、資源配置、流程再造、企業文化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優化企業經營模式、組織模式、制度體系,將人力、財力、物力、技術等多種資源與生產、市場、研發等多種管理職能進行整合,使兩者產生新的變化或組合,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機遇。
1.2能源互聯網形態下電網企業全面創新的挑戰
技術方面,在能源互聯網深入發展背景下,以電力網為基礎,實現在電力網絡感知、傳輸、分析、應用方面的技術突破,推動“源網荷儲”友好發展,是技術創新的關鍵。因此,如何實現“大云物移智鏈”新技術與傳統電網業務、技術架構的融合發展、優勢集成成為重要挑戰。
管理方面,由于能源互聯網的物理形態、網架架構和功能內涵較傳統電網有顛覆性變化,傳統的企業組織模式、運作模式、商業模式也將發生深刻變化。這就要求企業必須牢固樹立互聯網思維,加快推進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電網業務的融合發展,驅動業務多元、商業模式轉型、運營效率提升。
2電網企業全面創新的理論模型
2.1企業全面創新的理論內涵
自20世紀70~80年代以來,一些學者提出了以技術與管理創新為主旨的“雙核心理論”[3],成為企業全面創新的雛形。縱觀學者觀點,企業全面創新是指以培育企業核心能力為方向,以價值創造、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為目標,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和引入新方法工具有機結合企業內外部創新要素(如資源、組織、市場、戰略、管理、文化、制度等)”,以推動全員、全流程、全要素創新,其按照創新內容,可劃分為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
2.2企業全面創新的主要特征
企業全面創新,需以戰略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兼顧管理、制度與職工創新,因而是一種整體推進的創新。因此,在推進企業創新發展時,需要企業調動、協調內外部創新資源,來維系整個創新生態的系統性、開放性、動態性與協調性。在全面創新下,通過各類創新資源、要素的組合與銜接,以能夠實現企業資源的科學優化配置,提高協同效能,提升發展能力。
2.3企業全面創新的關鍵要素
能源互聯網形態下,電網企業面臨從以技術創新為主向全面創新的艱巨挑戰。為實現有機融合、協調統一的全面創新,企業需要整合戰略、組織、資源、體制機制等核心要素,來達到構建全面創新生態體系的目的。
在實施過程中,企業創新戰略的制定需實現與戰略目標緊密銜接,并由企業領導層對創新體系、創新活動進行總體設計、統籌安排;作為實施創新主體的創新組織,需要明確管理者及實施者的職責分工;創新資源作為實現全面創新的保障,需合理安排創新實踐所需的人、財、物等資源;創新機制作為推動創新生態有機運作的方式,實現各創新要素的融合、銜接和組織。
3電力企業實施全面創新的路徑探析
3.1圍繞戰略目標,制定企業全面創新戰略
戰略是企業發展的燈塔,企業的整體創新需要戰略引導。制定科學創新戰略,要準確把握企業發展趨勢、發展定位,通過銜接戰略指標、承接戰略任務,明確全面創新的戰略定位、實施內容[4]。目前,電網企業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大眾創新,普遍采用分段管理模式,即由技術、企業管理、工會共同管理,不利于各類創新活動的協同協調及資源整合。然而,關乎企業全局發展的重大創新活動,需要技術、管理、人員等多重要素的集成才能獲得成功。為推進戰略性創新活動,在現行國有企業管理模式下,電網企業創新主管部門必須聚焦戰略目標加強創新戰略頂層設計,推動技術、管理和群創的協同推進、共同發力。
3.2聚焦戰略落實,建立企業全面創新組織
圍繞戰略目標的深化落實,加強創新組織統籌設計,建立全面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專項工作小組,明確各級各類創新實施主體的職責分工,實現組織層級化、職責清晰化、工作一體化。通過“一把手”工程,整體推進企業創新政策落實、規劃落地、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整體創新、專項創新有機融合。在創新組織架構下,應建立科技、管理、職工創新成果評審委員會,每年通過評審、表彰優秀創新成果的方式,對創新活動進行正向引導,推動優秀技術成果、管理模式在企業的深化應用。
此外,為確保創新組織有效運作,應建立資源整合、員工主動的創新保障機制。一方面,應優化配置創新資源。例如,企業應建立常態化的科技項目、群創項目專項可研資金,全面重視、支持項目人員科研工作;針對管理創新項目,應設立專項的獎勵資金,調動全員參與管理創新主動性、積極性。此外,企業應重視外部資源與內部資源的集成,廣泛開展與政府機構、科研機構、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實現內外部資源充分涌流。另一方面,應加快培養創新人才隊伍。圍繞全面創新活動的持續、健康、常態發展,企業應重視創新人才隊伍的開發、培育及應用。既要通過兌現績效獎勵的方式來調動職工立足崗位開展創新實踐,也要注重從理論素質、實踐能力等方面加強對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培養,為企業可持續創新持續輸送人才支持。
3.3堅持融合發展,實現技術與管理協調創新
電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多地取決于技術創新能力,在電力關鍵技術方面,要在電力裝備高端化、大電網安全行駛、可再生清潔能源大規模采用等重要方面取得科技突破[5]。隨著國家推進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電力企業在發力技術創新的同時,也必須更加關注經營發展質量,通過技術創新支撐管理模式革新,通過管理創新破解企業發展的瓶頸和體制障礙,為技術噴薄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因此,健全創新項目實施、創新成果培育、創新成果評價及轉化、創新人才培養與激勵等方面的管控機制及規章制度,促進各類創新協調有序發展。此外,應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建立覆蓋企業各層級、各環節、各業務的創新資源共享平臺,促進創新活動與傳統業務的深度融合,實現創新活動的精確指揮、高效協同及精細控制。
3.4立足持續提升,不斷引入外部先進創新模式
能源互聯網形態下,電網企業需要持續加大創新投入,積極學習、借鑒外部先進創新思維、創新理念、創新模式,實現“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模式共用、資源共享、經驗共商,不斷增加創新積木[6],發揮電力企業在行業領域積累的經驗、客戶和資源優勢,實現產業鏈合作共贏。
4結語
目前,電力行業面臨技術及管理形態迭代發展局面,尤其,新型能源互聯網的建設必然打破傳統的電力系統格局,電力企業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以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主要內容的全面創新模式,以適應能源轉型發展新局面,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蘇華堂.省級電網企業管理創新現狀與對策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5):222,224.
[2]蔣福佑.能源互聯網背景下電網企業管理創新體系構建[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0(28):80-81.
[3]邊偉軍.核心企業主導型技術創新生態系統形成、運行與演化機理研究[D].青島:青島科技大學,2017.
[4]彭皓,鄭夢龍.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工作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3):14-15.
[5]肖琳.企業協同創新過程中知識互動機制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9.
[6]黃勤鍵.電力企業用電檢查管理模式的創新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