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可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明確要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通過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壁壘,阻斷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節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實現高標準聯通的國內“循環”。該《意見》的發布,對西藏自治區打造區域一體化市場——全區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區域一體化市場——西藏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
(一)優先開展區域一體化市場迫在眉睫
根據《意見》精神,統一大市場的統一,并非建設一個全國性整齊劃一的市場,而是結合我國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后組建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從當前我國國情來看,京津冀一體化、長三角、大灣區、成渝雙城經紀圈等區域一體化市場在要素資源的統一,市場平臺設施建設等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成功做法和經驗,通過構建區域一體化市場來實現構建超大規模和整體市場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因此,要實現西藏自治區經濟建設高質量發展,面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契機,西藏自治區則需從市場基礎制度規則、市場平臺設施、要素和資源市場等維度,高標準和高水平的建設西藏自治區區域一體化市場——西藏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這樣才能與全國統一大市場接軌使,使建設西藏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乃至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
(二)區域一體化市場基礎規則制度需要統一互通
從《意見》精神來看,要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規則制度體系,則必須從各區域一體化市場的規則制度入手,由各區域一體化市場先制定一套完善統一的產權保護制度,公平的市場準入制度、市場競爭制度及健全的社會信用制度等作為做大做強區域一體化市場的保障,再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將規則制度與其他區域一體化市場進行融合互聯,加強與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對接互聯,提升基礎制度的全國互通互認互用效力,確保區域一體化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三)區域一體化市場與全國大市場要高度互聯互通
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網絡信息技術,進一步提升區域一體化市場信息與全國大市場的互聯互通,建設區域一體化市場與全國大市場的高效現代流通網絡和高效信息網絡。從西藏自治區區域一體化市場各類要素資源市場來看,一是要將區域一體化市場與全國產權交易市場信息化高效聯通。二是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積極加入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覆蓋范圍擴大到適合以市場化方式配置的各類公共資源,推動各領域市場公共信息互通共享。三是要將區域股權交易市場與全國資本市場實現信息化聯通。四是要將區域能源市場、生態環境市場與全國能源市場、生態環境市場實現交易數據與信息互通互聯。區域一體化市場的建設,不能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環,更不能以“內循環”的名義搞地區封鎖。
(四)區域一體化市場要實現要素資源的全覆蓋
西藏自治區要建立完善高效統一公平的區域一體化市場,要充分利用當前已有的產權交易市場——資本市場體系基座的功能,深化改革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還要加快培育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技術和數據市場、能源市場和生態環境市場,健全區域化全城鄉統一的土地和勞動力市場。
二、西藏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相關的思考
(一)豐富區域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產品
結合西藏自治區區域一體化市場建設實際,本區雖然已有了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土地、政府采購及工程建設)和區域產權交易市場(國有資產),但區域股權交易市場還未建立,資本市場基座功能還不完善;能源市場、技術和數據交易市場還未建立;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指標、用水權)等生態環境市場屬于零散交易狀態。基于此,為貫徹落實《意見》文件精神,為建立全區一體化市場,本區須加快完善區域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的產品,豐富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的功能,以便于與全國大市場接軌,實現互聯互通。
(二)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需高度市場化、信息化
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要落實和完善“管辦分離”制度,用好“政府”有形的監管與“市場”無形的助推“兩大抓手”,確保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高度的市場化,而不是“為建而建”的市場。結合全國各省區域一體化市場以往的建設經驗,本區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可以以企業為載體進行全區全要素市場的搭建: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現有成熟的、市場化程度高的交易平臺,并通過制定統一的交易規則制度、場所設施和服務標準,通過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推動“一網交易+大數據+監管”模式、跨部門協同監管等方式對區域一體化市場進行監管,避免重復建設。
二是結合本區地處高原,物流人流成本較高的實際,本區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還要充分利用好現有互聯網化程度高的交易平臺實現高度信息化,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找準自身功能定位,力戒貪大求洋、低層次重復建設和過度同質競爭,以便于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實現互聯互通。
(三)通過打造全要素資源市場,不斷豐富市場功能
一是強化區外投資引入功能,實現“外循環”。區域一體化市場的建設,需要推動區內與區外市場更好聯通,促進內外市場規則標準融通,有利于以西藏自治區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為“內核”強力吸引區外中高端要素資源向內匯聚,從而為加快構建高質量新發展格局提供基礎支撐。
二是強化區內內需循環功能,實現“內循環”。通過區域一體化市場的建立,聯通自治區“七地區”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實現全區要素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助推全區高質量發展。
三是要鼓勵現有成熟的、規范的交易平臺與金融機構、中介機構合作,依法發展涵蓋產權界定、價格評估、擔保、保險等業務的綜合服務體系。
四是要建立安全規范、風險管理能力較強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加強區域性股權市場和全國性證券市場板塊間的合作銜接。推動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債券市場要素自由流動。
五是借助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供應鏈金融,完善區內融資體系,提供直達各流通環節經營主體的金融產品。
六是依托全要素資源交易平臺,探索搭建全區國企陽光采購平臺,實現國企陽光采購,切實降低國企運營成本,提升國企運營效率。
(四)建立“不能腐、不敢腐”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
要充分借鑒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產權交易市場的相關規則制度,探索建立全要素資源交易市場中其他要素資源陽光、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規則制度,特別是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土拍、國有資產交易、國有企業采購等重要領域,加強事前、事中與事后的關聯監管,并聯合紀監委及巡視實現協同監管。同時,清理廢除妨礙依法平等準入和退出的規定做法,清理招標采購領域違反統一市場建設的規定和做法,清理廢除各地區含有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清理歧視外資企業和外地企業、實行地方保護的各類優惠政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
(作者為西藏產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A9A43BCA-049A-4E91-9D71-9ECCEC6BDE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