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可持續發展報告信息質量特征評述

2022-06-15 09:19:29黃世忠葉豐瀅
財會月刊·上半月 2022年6期
關鍵詞:相關性

黃世忠 葉豐瀅

【摘要】2022年1月20日, 歐盟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的制定機構歐洲財務報告咨詢組(EFRAG)發布了第一批ESRS工作稿(Working Papers)。 工作稿是介于樣稿(Prototype)和征求意見稿(ED)之間的文件, 在提交給ESRS項目任務組(PTF-ESRS)成員、PTF-ESRS審查小組以及專家工作組(EWG)辯論和討論達成初步共識后, 就可以ED的方式廣泛征求公眾意見。 EFRAG公布的第一批7份ESRS工作稿, 包括4份跨行業工作稿(戰略與商業模式, 可持續發展治理和組織, 可持續發展重要影響、風險與機遇, 政策、目標、行動計劃和資源的界定)、1份專門議題工作稿(氣候變化)和2份概念指引工作稿(雙重重要性, 信息質量特征)。 本文對《信息質量特征》工作稿進行評述。 首先介紹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基礎性信息質量特征, 然后介紹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提升性信息質量特征, 最后分析EFRAG照搬IASB《財務報告概念框架》信息質量特征的局限性, 提出引入報告原則作為廣義上的質量特征, 有利于彰顯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信息特色, 提高可持續發展信息的質量。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報告;信息質量特征;相關性;如實反映;可比性;可理解性

【中圖分類號】 F27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2)11-0003-7

信息質量特征是有用信息應當具備的特性, 是概念框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不僅有助于指導準則制定, 而且有助于編報者和使用者評估信息質量的優劣。 自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財務報告概念框架中提出信息質量特征以來, 財務信息應當具備的質量特征在會計界已達成共識, 并被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等準則制定機構廣泛借鑒。 對財務信息質量特征進行規范以指導會計準則的制定已經成為慣例, 并且產生溢出效應, 在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的制定中被效仿。 歐洲財務報告咨詢組(EFRAG)在2022年1月發布的《信息質量特征》概念指引工作稿(ESRG 2)中對可持續發展信息質量特征的界定, 就深受IASB《財務報告概念框架》提出的財務信息質量特征的影響。

IASB[1] 將財務信息質量特征分為基礎性質量特征(Fundamental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和提升性質量特征(Enhancing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前者包括相關性(Relevance)、如實反映(Faithful Representation), 后者包括可比性(Comparability)、可驗證性(Verifiability)、及時性(Timeliness)、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 EFRAG[2] 對可持續發展信息質量特征的界定在整體架構上與IASB高度相似(只是在具體表述上體現了可持續發展報告的特色), 唯一的區別是, EFRAG沒有將及時性作為提升性質量特征的構成要素。 EFRAG對此的解釋是: 及時性雖然與信息質量有關, 但歐盟《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RSD)的條款已經對其提出明確要求, 因此本概念指引(《信息質量特征》工作稿)不再將其作為一個信息質量特征。 圖1列示了EFRAG對可持續發展報告信息質量特征的劃分框架。

一、可持續發展信息的基礎性質量特征

可持續發展信息的基礎性質量特征由相關性和如實反映這兩個一級特征組成, 其中: 相關性包括兩個次級特征——預測價值(Predictive Value)和證實價值(Confirmatory Value); 如實反映包括三個次級特征——完整性(Completeness)、中立性(Neutrality)和準確性(Accuracy)①。

1. 相關性。 當可持續發展信息對使用者基于雙重重要性作出的評估和決策具有實質性影響時, 該信息就是相關的。 如果可持續發展信息具有預測價值、證實價值或兩者兼而有之, 它便能夠影響利益相關者的決策。 具體地說: 當一項信息能夠幫助利益相關者形成觀點并評估未來結果時, 該項信息具有預測價值; 當一項信息能夠對以前報告的信息質量提供有價值的反饋時, 該項信息具有證實價值。 信息的預測價值與證實價值是相互關聯的, 因為一項信息可能同時具備這兩種價值。 按雙重重要性評估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若有關其信息溝通是公開、透明和清晰的, 這種披露就是相關的。 為了提高相關性, 企業在信息披露過程中應當對信息的斟酌性選擇、語境和信息權重等因素加以考慮。 相關性的程度受不確定性評估的影響而存在差異, 故信息披露應當清楚說明不確定性的性質和程度。

相關性的指導意義在于, 準則制定機構應當對其所要求的信息披露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為利益相關者的決策提供有益洞察進行評估。 這里的利益相關者是指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所有使用者, 而不論其是基于影響重要性角度使用報告, 還是基于財務重要性角度使用報告, 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EFRAG認為, 重要性是相關性的一個賦能因素。 從影響重要性的角度看, 準則制定機構應當確保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重要性來自對消極影響相對嚴重性的評估(若是積極影響, 則應來自對其影響程度和范圍的評估)。 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使用者在所有可持續發展問題上代表著不同利益, 聚焦于最嚴重的影響可確保使用者在評估和決策時獲取具有相關性的信息。 從財務重要性的角度看, 準則制定機構應當確??沙掷m發展問題的重要性來自對其未來現金流量和企業價值可能影響的評估, 且這種影響尚未在財務報表上反映。 可持續發展問題與未來現金流量影響之間存在著關聯, 因此必須特別關注影響的可能性、時間線和性質。

2. 如實反映。 可持續發展信息應當如實反映其所描述的實際情況。 在確定行業通用披露要求、行業特定披露要求以及企業特定披露要求的質量特征時, 準則制定機構應當: (1)界定披露的范圍和目標; (2)確保界定范圍內的披露符合完整性、中立性和準確性三個特征。4D8C03FC-AFA9-4BA6-B999-5735D2375B37

完整性包括對可報告內容(含相關的介紹和解釋)的所有重大方面進行描述。 使用者要想作出明智的決策, 就必須獲取所有必要的信息, 因此在界定的報告邊界內的所有相關內容、因素或議題都不應被遺漏。

中立性意味著可持續發展信息的選擇和列報不帶任何偏見。 中立性應力求平衡, 既要反映可持續發展有利和積極的方面, 也要反映不利和消極的方面。 準則制定機構應當避免完全或主要聚焦于負面的外部性。 從影響重要性的角度看, 消極的重要影響與積極的重要影響應被同等重視; 從財務重要性的角度看, 風險與機遇應被同等重視, 以避免高估或低估風險、機遇和影響。 在不確定情況下作出判斷或披露前瞻性信息(Forward-looking Information)時, 保持應有的審慎(對假設小心謹慎且力求明確)有助于確保中立性。 當可持續發展信息來自管理層的判斷(如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和計劃)時, 與這些決策的背景和條件相關的具體信息通常都是有用的。 如果這種判斷是在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作出的, 從而可能對估計和結果產生影響, 就應保持特別的審慎。 信息不應被先驗性地相互抵消或彌補(譬如將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相互消除或抵消), 這種誤導使用者的信息不具有中立性。 當準則制定機構建議以凈額的方式披露信息時, 應當提供恰當的解釋。

準確的信息意味著減少差錯或重大錯報的基本程序和內部控制已經付諸實施。 凡是涉及估計的, 必須清楚地強調估計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值得一提的是, 只要信息披露恰當反映了企業意欲解決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即使不是十分精確的信息也可被視為準確的信息。 設計可持續發展披露要求時, 準則制定機構應確保使用者能夠獲取準確的信息, 特別應關注事實性信息的準確性、描述的精確性以及能夠反映特定判斷的程序、檢查與制衡和其他支持性信息。

二、可持續發展信息的提升性質量特征

可比性、可驗證性和可理解性是有助于提升相關且如實反映的信息有用性的質量特征。 當某個現象存在兩種描述方式(都能夠提供同等相關的信息且都能夠如實反映)時, 提升性質量特征有助于確定何種描述方式更為合適。

1. 可比性。 可持續發展信息的列報應當建立在不同時期保持一致的基礎上, 并盡可能使不同行業和同一個行業的企業之間可以相互比較。 可比性質量關乎將信息與特定參照點或前期所報告信息關聯在一起的能力。 參照點可以是目標、基準、行業標準、其他主體以及環境和社會組織的可比信息。 不同時期的可比性要求企業和其他企業按前后一致的方式和方法對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報告, 因此, 報告的方案、采用的指標和報告的披露應當保持穩定, 對于年度發生的變化, 應當作出合理解釋, 只有新的報告政策預期可以提供更有用的信息時, 變化才是合理的。 當報告政策(用于報告和披露的方式、方法、方案、指標)發生變化時, 可比期間的相關數據必須按新的報告政策進行重述, 且應當說明重述的方法。 使用的指標應基于常用的記賬單位。

對于一些定量信息, 確定基年(Baseline Year)大有裨益。 準則制定機構如果不確定基年, 則應要求企業自行確定基年。 除非企業根據前期或未來情況變化改變基年能更好地反映某一特定現象, 否則, 基年應保持穩定。

相對數對于報告使用者是一種很有用的補充, 但為了增進可比性, 應優先報告絕對數和規范化的數據。

使用者需要比較不同企業之間的信息, 不同報告主體之間具有可比性是假設面臨相同事實模式的企業按相似的方式編制和報告信息, 以便進行恰當的比較。 為此, 準則制定者的規定應當足夠明確, 不應當允許一個企業與另一個企業存在重大差異。 當準則制定機構允許多個不同的方案時, 應當提供解釋。

對用于定量披露的計算方法提供明確的指南, 有助于報告主體確保提供扎實和可重現的數據、信息和結果。 準則制定機構起草指南時應當特別關注: (1)范圍(如涵蓋的經濟活動、邊界、目標業務單元、價值鏈等); (2)使用的術語和定義; (3)計算, 包括特定公式的計算方法、用于計算的參考工具、計算的基年及其理由、數據的具體來源、運用的方法論和假設等; (4)與其他可信和廣泛認可標準的聯接; (5)需要以基年作為參照的定量指標。

在不能選擇單一方法的情況下, 準則制定機構可以提供備選方案。 但備選方案越少越好, 而且應當要求企業說明選擇特定方案的理由并提供備選信息, 以提高可比性。 在可持續發展的某些報告領域里, 相關披露必須充分結合具體情景, 這使得尋求報告主體之間的可比性顯得不那么合理。 這是因為, 應對不同的環境和社會影響需要不同的戰略, 報告進展情況也需要采用不同的目標、指標和闡述, 將指標與所取得進展進行對比尤其如此。 但如果這些信息符合相關性和其他信息質量標準, 還是應將其納入披露準則, 并應特別強調這些信息在不同報告期間必須保持一致。

2. 可驗證性。 如果可持續發展信息能夠讓使用者在決策中信任且在需要時被審計, 該信息就具有可驗證性。 可驗證性關乎確保所列報信息和信息生成流程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擁有合理專業知識的不同獨立觀察者能夠得出相似結論并認為某一特定披露體現了如實反映的情況。 如果信息可以追溯, 該信息就是可驗證的。 可驗證性是可持續發展報告能夠審計的前提條件, 因為它有助于獲取發表審計意見(基于不同的保證水平)所需的恰當證據。 為了確??沈炞C性, 企業必須執行恰當的信息生成流程, 建立內部控制和合適的組織機構, 以評估哪部分報告或信息隨時可供驗證。

準則制定機構應當識別和界定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對象, 在某些情況下還應當界定行業特定標準, 以確保所有假設、數據匯編、方法和附加說明(無論其格式如何)足夠透明、被充分記錄且具有可回溯性, 以實現信息的可驗證性。 為此, 準則制定機構應當要求企業就運用的基本假設、程序和方法提供背景信息, 以確??沙掷m發展信息按可驗證的方式披露。4D8C03FC-AFA9-4BA6-B999-5735D2375B37

3. 可理解性。 可持續發展信息應當以清晰且簡潔的方式列報, 便于使用者理解。 可理解的信息能夠讓所有(有學識的)預期使用者隨時辨認可持續發展報告以直截了當的方式披露的要點, 直截了當的方式包括清晰和合乎邏輯的布局, 以及易于理解的信息呈報方式, 可有效概述雙重重要性下的重要方面并引起使用者的關注。

為了做到簡潔, 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必須: (1)避免泛泛而談的信息, 有時亦稱“模板化”信息, 這些信息沒有針對企業個體; (2)避免重復性的信息, 包括重復財務報表已提供的信息; (3)使用明確的語言和結構清晰的句子與段落。

最清晰的披露形式取決于信息的性質, 有時可包括表格、圖表、圖解以及敘述性文本。 如果使用圖表和圖解, 可能還需要提供額外的文字說明或表格, 以免模糊了重要細節。 此外, 對報告期間發生變化的信息與未發生變化或只發生微小變化的信息加以區分(如突出強調自上個報告期以來發生變化的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治理和風險管理程序的特點), 將有助于提升信息的清晰性。 此外, 簡潔的披露應當只包括重要的信息。

一些可持續發展問題具有固有的復雜性, 按可理解的方式進行列報頗具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 企業應當盡可能清晰地呈報這些復雜的信息, 不能為了便于理解而把這些復雜信息排除在報告之外, 否則將影響報告的完整性并可能產生誤導。

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清晰性和可比性有賴于將相關信息作為一個連貫的整體進行列報。 為了確保披露的連貫性, 可持續發展信息應當以能夠解釋上下文和相關信息片段關系的方式呈報。 可理解信息的列報應當盡可能契合具體情景, 保持平衡, 并與可持續發展報告以及公司報告提供的其他信息保持一致。 此外, 列報順序對于提升信息的可理解性至關重要。

有相關財務報表信息支撐的披露能夠得到更好的理解。 如果財務報表所討論的可持續發展風險與機遇對可持續發展報告有影響, 那么企業應當將使用者評估這些影響的必要信息納入可持續發展報告, 并提供財務報告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的關聯性說明(包括必要的調節表和兩個報告一致性的聲明)。

企業在評估信息是否對可持續發展報告重要時, 不應忽略可從其他來源公開獲取的信息。 數字化流程也應被視為獲取披露信息的捷徑, 不存在不當的誤解風險。

對于定量信息, 不應允許以凈額或相互對抵的方式列報, 因為這樣做通常無助于對基礎事實的理解。 以總額的方式列報是確保透明度的前提條件。

信息的等級、顆粒度和專業性應該與用戶的需求和期望相一致。 可持續發展報告所使用的語言不應過于專業, 為此, 準則制定機構應當先行對相關術語進行定義, 在術語匯編里予以標準化并作出簡要解釋。 當對準則的理解需要特定資格(如要求使用者能夠通過可持續發展報告之外的來源了解業務和行業、具有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洞見力等)時, 準則制定機構必須予以說明。

三、可持續發展信息質量特征的評述

EFRAG坦承可持續發展信息質量特征的提出受到財務信息質量特征的啟發并與之完全兼容, 但這種做法是否契合可持續發展報告大量運用前瞻性信息和定性信息的特點, 值得深思。 此外, 為了彰顯可持續發展報告的特色, 是否有必要借鑒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國際綜合報告委員會(IIRC)、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和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等報告框架的做法, 將報告原則引入《信息質量特征》概念指引, 也值得探討。

1. 信息質量特征的適用性分析。 EFRAG認為, 《信息質量特征》概念指引與IASB的財務信息質量特征保持高度兼容, 有利于促進全球公司報告(由財務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共同組成)實現趨同乃至保持一致。 這種出發點雖然值得肯定, 但與EFRAG將可持續發展報告定位為獨立于財務報告的立場相悖。 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將可持續發展信息定位為財務報告的組成部分, 財務信息與可持續發展信息采用相同的質量特征無可厚非。 而EFRAG對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定位明顯有別于ISSB, 在這種情況下強行要求可持續發展信息具備與財務報告完全相同的質量特征, 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本文認為, 可持續發展報告畢竟不同于財務報告, 前者包含的前瞻性信息和定性信息遠多于后者, 對影響性的聚焦程度也遠高于后者, 照搬財務信息的質量特征并套用于可持續發展報告, 產生不適癥在所難免。

首先, 可持續發展報告要求披露的前瞻性信息時間跨度可長達數年, 難以完全符合《信息質量特征》概念指引提出的質量要求。 譬如, 按照雙重重要性原則的規定, 企業既要披露氣候變化對企業戰略和商業模式的影響, 評估氣候變化在短期、中期和長期對企業財務業績、現金流量和企業價值的影響, 也要披露企業經營活動(含價值鏈上的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評估企業的溫室氣體減排計劃是否與《巴黎協定》在2050年將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1.5℃以內的目標相吻合。 時間跨度如此之長的前瞻性信息, 涉及大量的估計和判斷、預測(Forecast)和預估(Projection), 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既不完整, 也不中立, 更談不上準確, 要做到如實反映難乎其難。 此外, 這種前瞻性信息帶有濃郁的個性化特點(譬如氣候變化的相關風險或機遇與企業經營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環保政策、行業特點以及企業自身的商業模式、能耗結構、低碳轉型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 可比性缺失, 可驗證性極低, 可理解性不高。 缺乏如此之多的信息質量特征, 前瞻性信息的相關性令人生疑。

其次, 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定性信息(Qualitative Information), 如對ESG治理機制、氣候變化應對、綠色轉型評估、公平正義維護等的文字敘述和文本呈現, 涉及企業治理層和管理層的價值主張、經營理念、管理意圖、風險偏好、穩健程度等諸多主觀因素, 難以判斷其是否如實反映, 評估其是否具有相關性、可比性和可驗證性談何容易。4D8C03FC-AFA9-4BA6-B999-5735D2375B37

最后, EFRAG秉持的雙重重要性原則要求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信息披露聚焦于企業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以及企業受環境和社會的影響。 影響是可持續發展報告最重要的關鍵詞, 影響評估是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主題主線, 影響信息(Impact Information)構成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核心。 影響評估的信息質量既受企業內部因素的影響, 也受企業外部因素的影響, 既有客觀的成分, 也有主觀的成分, 還受未來發展趨勢的影響, 要求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的影響評估信息符合相關性、如實反映、可比性、可驗證性和可理解性等質量特征, 無異于苛求, 將陷企業于可望不可及的窘境。

以上分析表明, 將財務報告的信息質量特征全盤照搬到可持續發展報告, 不僅將造成“水土不服”的現象, 而且會帶來難以企及的高門檻。 本文認為, 比較合理的做法是, 在借鑒財務信息質量特征框架的同時, 應針對可持續發展報告的特點, 凝練出若干能夠彰顯可持續發展報告特色的報告原則。

2. 可持續發展信息的報告原則。 為了幫助EFRAG更好地制定可持續發展報告概念框架, 歐洲報告實驗室于2021年2月發布了題為《用于非財務信息準則制定的概念框架》的評估報告, 其中相當一部分內容分析了歐盟《非財務報告指令》(NFRD)和GRI、IIRC、SASB和TCFD等主流報告框架提出的報告原則, 建議EFRAG在制定概念框架時予以借鑒[3] 。 下文介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個報告框架的報告原則。

NFRD在非約束性的指南中提出了非財務報告的6個關鍵報告原則, 具體如下: (1)重要性原則, 企業應披露重要信息。 (2)公允、平衡和可理解原則, 企業應合理考慮非財務信息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并以可理解的方式披露。 (3)全面而簡潔原則, 企業披露的重要非財務信息應當全面反映其報告年度的情況, 報告的信息應有足夠的廣度和深度, 其中信息的深度取決于其重要性。 企業應當提供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信息, 便于所有利益相關者了解其發展情況、業績及其活動的影響情況。 此外, 非財務報告應簡明扼要, 避免列報不重要的信息。 (4)戰略性和前瞻性原則, 非財務報告應當提供能夠洞悉企業商業模式、戰略及其執行情況的信息, 并解釋這些信息在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影響。 (5)利益相關者導向原則, 企業應考慮所有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 側重于滿足利益相關者作為一個整體的信息需求, 而不是滿足個別或非典型利益相關者的特殊需求或偏好。 (6)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企業的非財務報告應當與管理報告的其他要素保持一致, 并且與管理報告披露的信息保持清晰的聯接。

GRI提出的10個報告原則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另一類是界定報告質量的原則。 第一類報告原則包括: (1)利益相關者包容性原則, 企業應當識別其利益相關者并解釋如何回應其合理預期和關切; (2)可持續發展背景原則, 企業應當在更廣闊的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報告其業績, 包括尚未在財務報告中反映的外部性; (3)重要性原則,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應當涵蓋重大的經濟、環境和社會影響, 或者對利益相關者評估和決策具有實質性影響的事項; (4)完整性原則,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應當涵蓋所有足以反映其經濟、環境和社會影響且在其邊界內的重要議題, 便于利益相關者評估企業在報告期內取得的業績。 第二類報告原則包括: (1)準確性原則, 報告的信息應當足夠準確和詳細, 便于利益相關者評估企業的業績; (2)平衡性原則, 報告的信息應當同時反映企業業績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 便于利益相關者合理評估企業的總體業績; (3)清晰性原則, 企業應當以可理解和易理解的方式向利益相關者提供信息; (4)可比性原則, 企業選擇、匯編和報告信息的方法應當保持一致, 便于利益相關者分析不同時期的業績變動情況并與其他企業進行比較; (5)可靠性原則, 企業應當按照經得起檢查的方式收集、記錄、匯編、分析和報告信息, 并建立相應的報告編制流程, 以確定信息的質量和重要性; (6)及時性原則, 企業應定期提供報告, 使利益相關者能夠及時獲取作出明智決策所必需的信息。

IIRC提出的7個報告原則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這7個報告原則是: (1)戰略聚焦與未來導向原則, 整合報告提供的信息應當有助于洞察企業戰略以及戰略與短期、中期和長期企業價值創造的關聯性, 并說明戰略性資本的運用情況及影響; (2)信息關聯性原則, 整合報告應當反映影響企業價值創造能力的各種要素之間的組合、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的總體情況; (3)利益相關者關系原則, 整合報告應當提供有助于洞悉企業與其主要利益相關者關系的性質和質量的信息, 包括企業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和考慮這些利益相關者的正當需求和利益; (4)重要性原則, 整合報告應當披露能夠在短期、中期和長期對企業價值創造能力產生實質性影響的信息; (5)簡潔性原則, 整合報告應當包含有助于了解企業戰略、治理、業績和前景的背景信息, 但不能充斥不相關的信息; (6)可靠性與完整性原則, 整合報告應當以平衡的方式涵蓋所有積極和消極的重要問題, 且不存在重大差錯; (7)一致性與可比性原則, 整合報告的信息列報方式應當建立在前后一致的基礎上, 且能夠與其他企業進行比較。

SASB在制定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時十分注重概念框架的指導作用, 其制定的概念框架在各種報告框架中也最為完整。 SASB認為, 可持續發展會計準則的制定應當遵循證據導向性、市場知悉性、行業具體性和公開透明性等4個基本原則。 在此基礎上, SASB分別提出了規范指標質量的特征和指導議題選擇的報告原則。 對指標質量進行規范的7個特征包括如實反映、完整性、可比性、中立性、可驗證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 其定義與FASB財務報告概念框架中的相關定義非常接近。 指導議題選擇的5個報告原則是: (1)財務影響性原則, SASB制定的準則應當有影響企業價值的潛力, 根據研究和利益相關者的反饋, SASB通過三個渠道(收入與成本、資產與負債、資本成本與風險特征)識別能夠對企業經營和財務業績產生影響的可持續發展議題; (2)投資者關注原則, SASB認為, 直接財務影響及風險、法律監管和政策驅動、行業管理和最佳實踐及競爭驅動、可導致財務影響的利益相關者關切、創新機會等5個影響因素, 可能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應當作為可持續發展議題; (3)行業相關性原則, SASB選擇的議題應當具有行業系統性特征, 代表整個行業的風險與機遇, 適用于該行業的大多數企業; (4)企業可行性原則, SASB應當評估能否將廣泛的可持續發展趨勢轉化為在企業控制或影響范圍內的行業特定議題; (5)利益相關者關切代表性原則, SASB應當考慮投資者和發行者對每個披露議題能否達成共識, 是否構成特定行業內大多數企業的重要信息。4D8C03FC-AFA9-4BA6-B999-5735D2375B37

TCFD專注于氣候相關的信息披露, 提出企業在選擇披露內容時應遵循7個報告原則, 也頗具特色。 這7個報告原則包括: (1)相關信息原則, 企業應當提供氣候相關風險與機遇對其市場、業務、投資策略、財務報表和未來現金流量潛在影響的具體信息。 (2)具體性和完整性原則, 企業的報告應當對氣候相關影響的潛在敞口、這種影響的潛在規模和性質、管理氣候相關風險的治理和戰略及流程、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的管理業績等事項提供全面的概述。 (3)清晰性、平衡性和可理解性原則, 信息披露的目的是溝通財務信息, 以滿足金融部門用戶(如投資者、借款人、發行人等)的需求。 清晰的溝通有利于使用者有效識別關鍵信息。 信息披露應當在定性與定量信息之間、風險和機遇之間保持恰當的平衡, 恰當使用文本、數據和圖表等呈報方式無偏差地進行闡述。 另外, 信息披露在為老練的使用者提供足夠細顆粒度的同時, 也應考慮為不太專業的使用者提供便于理解的簡潔信息。 (4)一致性原則, 信息披露應當在不同期間保持一致, 以便使用者了解氣候相關問題的發展和演變對企業業務的影響, 為此, 披露的信息列報應使用前后一致的格式、語言和指標, 便于跨期比較。 (5)可比性原則, 同一個經濟部門、行業或投資組合的信息披露應當具有可比性, 便于對同一個部門或轄區內不同企業的戰略、業務活動、風險和業績進行比較。 (6)可靠性、可驗證性和客觀性原則, 氣候披露應當提供高質量的可靠信息, 這種信息必須準確和中立。 氣候披露應當以報告信息可被驗證的方式進行界定、收集、記錄和分析, 以確保其高質量。 面向未來的披露總會涉及判斷, 企業應充分解釋這些判斷。 在進行信息披露時應當盡可能以客觀數據為基礎并采用最新計量方法論, 包括不斷演進的行業慣例。 (7)及時性原則, 信息應當以及時的方式通過恰當的媒介提供給使用者或者予以更新, 至少應當在主流財務報告的范圍內以年度為基礎進行披露。

表1對上述主流報告框架的報告原則與IASB財務信息質量特征和EFRAG可持續發展信息質量特征進行了對照總結。

通過表1并結合前文闡述可知, EFRAG在起草《信息質量特征》概念指引時的思路應是, 先強行與IASB《財務報告概念框架》中的財務信息質量特征趨同(包括區分基礎性質量特征和提升性質量特征, 以及擬定各個質量特征的次級特征等), 再按邏輯將現有主流報告框架的已有報告原則分門別類梳理并納入對應類別和層級的質量特征中。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確保了與國際準則的完全兼容, 弊端是現有主流報告框架中那些能夠反映可持續發展報告特點但無法歸類并納入財務信息質量特征的報告原則(如利益相關者導向、戰略性、前瞻性和與其他財務信息之間的關聯性等)統統被拋諸腦后。 本文認為, 這樣的做法總體上弊大于利, 并不可取。 尤其是在EFRAG的公司報告體系中, 財務報告與可持續發展報告是平行關系, 可持續發展報告信息質量特征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與財務信息質量特征完全保持一致。 如果EFRAG能在保留現有基礎性和提升性質量特征分類的基礎上, 借鑒主流報告框架已有研究成果, 提煉總結出普適性的報告原則, 或許能夠在指導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制定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對于企業披露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信息也會更有幫助。 另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SASB以可持續發展報告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為出發點, 分別提出規范可持續發展指標的質量特征和指導可持續發展議題選擇的報告原則, 建立由基本原則、質量特征和報告原則所組成的信息質量特征框架體系, 這種三位一體的架構契合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信息特點, 彰顯了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信息特色, 值得準則制定機構借鑒。

【 注 釋 】

① EFRAG有關可持續發展信息相關性次級特征的表述與IASB《財務報告概念框架》相同, 有關如實反映次級特征的表述與IASB《財務報告概念框架》基本相同, 唯一的差別是, 第三個次級特征EFRAG用的是準確(Accuracy), 而IASB《財務報告概念框架》用的是無誤(Free from Error)。

【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

[1] IASB. IFRS Standards.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Reporting. IFRS Foundation 2021:A2.4-2.43.

[2] EFRAG. ESRG 2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Quality[EB/OL].www.efrag.org,2022.

[3] European Reporting Lab.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Non-Financial Standard Setting[EB/OL].www.efrag.org,2021.4D8C03FC-AFA9-4BA6-B999-5735D2375B37

猜你喜歡
相關性
我國創意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4:25:52
淺析財務管理與稅收籌劃的相關性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3:35:35
醫學教育中基于蛋白質驅動的miRNA與疾病相關性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15:13
財務管理和稅收籌劃的相關性分析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37:34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矛盾與協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 欧美精品1区2区|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在线| 亚洲九九视频|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欧美劲爆第一页| 久久免费视频6|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激情成人综合网|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国产成人一二三| 97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99er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精品色综合| 91精品人妻互换| 中国毛片网|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日本影院一区|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激情成人综合网| 永久天堂网Av|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经典三级久久| 婷婷激情五月网|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三级毛片|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国产v欧美v日韩v综合精品|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国产综合欧美|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激情|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91视频99|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在线毛片免费|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黄色|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午夜视频www| 欧美在线免费|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