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 蔡艷青 陳興剛
摘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圖書館學科服務已經不能完全適應高校用戶的需求。與此同時,“雙一流”高校建設政策的提出,給高校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應當發生轉變,實現突破與創新。該文從學科館員和學科服務平臺著手,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轉變進行研究,以期創新學科服務。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學科館員智能化
中圖分類號:G2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5(a)-0000-00
Transformation ofSubject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YANG Xuemei1CAI Yanqing2CHEN Xinggang2
(1.Jitang College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Province, 06321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new media era,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discipline service can not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college us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osal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polic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subject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change and realize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Starting with subject librarians and subject service platfor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ubject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in order to innovate subject service.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Discipline services;Subject librarian; Intelligent
高校學科服務是高校圖書館針對科研人員、師生等用戶群體的需求,為其提供學科知識資源,幫助其完成學科研究、學科教學等工作的過程。學科服務在高校圖書館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對高校的發展產生著影響。作為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內容,學科服務應當緊跟高校教育的發展方向,不斷進行創新,以更好地適應教育背景。目前,關于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轉型的研究還比較少。因此,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轉變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1]。
1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
1.1學科館員現狀
學科館員是高校學科服務的基本要素之一,負責學科服務的諸多工作[2]。學科館員的素質能力影響著高校學科服務的質量,關乎用戶體驗的感受。因此,分析學科館員的現狀具有必要性。首先,就高校圖書館的人員結構而言,圖書館現有學科館員的配置不合理,導致很多學科館員沒有負責自己擅長的工作。在人力資源制度等條件的影響下,高校圖書館未能組建優秀的學科館員隊伍,現有的學科館員大都處于兼職狀態。其次,就學科館員的素質能力而言,很多現有的學科館員缺乏學科服務意識,不具備學科服務能力。在眾多的學科館員中,只有小部分人接受過專業的教育與培訓,而大部分人不具有專業知識和專項能力。另外,學科館員缺少綜合素質,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較差。在此情況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效果大打折扣[3]。
1.2學科服務平臺現狀
學科服務平臺是支撐各項學科服務功能、環節實現的平臺,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質量產生著影響。當前,一些高校圖書館仍然采用線下學科服務這一種方式,只是將圖書館作為學科服務平臺。用戶在申請學科服務時,必須到圖書館完成表單填寫等一系列流程。不過,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一些高校圖書館已經開始借助新媒體開展線上學科服務,逐步開發了學科服務移動客戶端、學科服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使學科服務平臺的種類更加多樣[4]。線上學科服務平臺的產生,是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重大突破,為學科服務轉變奠定了良好基礎,有利于高校圖書館學科資源、服務方式等的完善。
2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轉變策略
2.1學科館員轉變策略
2.1.1推動學科館員管理制度化發展
目前,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管理缺乏科學依據,導致很多學科館員思想散漫。針對此情況,高校圖書館應當發揮制度的效力,健全學科館員管理制度,通過制度規范學科館員的行為,以此來推動學科館員管理制度化發展。首先,高校圖書館要建立學科館員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確規定學科館員的任職條件、工作時間、工作要求等內容,從而使引進的學科館員人才具有較高的素養與能力。其次,高校圖書館要建立學科服務制度,規范學科服務的方式與流程,使學科館員嚴格按照規定為用戶提供學科服務。
再次,高校圖書館要建立學科館員團隊制度,通過制度引領學科館員合作、交流。在此制度的規范下,學科館員能夠增強團隊協作意識,樹立集體觀念,有效解決學科服務中的諸多困難。最后,高校圖書館要健全考評制度,通過正面調查、用戶側面反饋等方式,定期評價學科館員的學科服務態度、學科服務能力等,從而全面、準確地認識學科館員,為學科館員制訂恰當的培養方案。0ACCFF6C-45F8-4E25-9A51-820836312E3D
2.1.2推動學科館員個人素質綜合化發展
學科館員個人素質是學科服務的影響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科服務的最終效果。在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轉變中,學科館員個人素質發展是一項重要工作。在信息環境下,學科館員不僅需要具備學科服務專業素質,而且需要具備信息技術運用、人際交流等拓展素質。所以,高校圖書館需要推動學科館員個人素質綜合化發展[5]。在學科服務專業素質方面,高校圖書館可以舉辦專家講座、專題論壇等活動,為學科館員提供學科服務知識資源,使學科館員通過講座、自主學習等過程加強對“學科服務的定義、意義、流程”等知識的認識。
在拓展素質方面,高校圖書館需要幫助學科館員增強道德素質、信息素質。首先,學科館員需要與用戶交流,通過對話了解用戶的需求并為用戶提供學科服務。在此過程中,學科館員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展現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高校圖書館可以組織學科館員觀看專題視頻,通過視頻宣傳“職業精神”“服務意識”“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等思想道德內容,幫助學科館員提升思想境界。其次,高效學科服務已經處于信息環境下,與多種信息設備、信息平臺結合了起來。所以,高校圖書館要培養學科館員的信息素質,通過實踐練習等方式鍛煉學科館員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2.1.3推動學科館員思維意識轉變
思維意識能夠對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影響,使人們的行為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目前,許多學科館員尚未形成良好的思維意識,導致工作效率較低。針對此問題,高校圖書館要推動學科館員思維意識轉變,使學科館員增強思維能力。首先,高校圖書館要推動學科館員由館員思維轉變為用戶思維[6]。目前,很多學科館員完全根據自己的想法、意愿為用戶提供學科服務。今后,圖書館要幫助學科館員形成以用戶為導向的用戶思維,使學科館員根據用戶實際需求提供學科服務。
其次,高校圖書館要推動學科館員由被動服務思維轉化為主動服務思維。在被動服務思維的指引下,學科館員往往在用戶提出需求時才會提供學科服務。在主動服務思維的指引下,學科館員需要主動了解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學科服務。最后,高校圖書館幫助學科館員轉變獨處思維、形成合作思維,鼓勵兩名甚至多名學科館員共同提供學科服務,并且為學科館員提供對外交流、合作的機會,使學科館員能夠通過多人合作解決學科服務中的問題。
2.2學科服務平臺轉變策略
2.2.1推動學科服務平臺信息化發展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先進的信息設備以及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了高校教育中,推動著高校教育的現代化進程。在此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單一的線下學科服務模式就難以充分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高校圖書館要構建學科服務線上平臺,推動學科服務平臺的信息化發展。通過構建學科服務信息化平臺,高校圖書館能夠將學科服務的部分內容、環節轉移到線上,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科服務模式。這樣,高校圖書館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科服務的效率,為各類用戶提供幫助。
比如:高校圖書館可以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開發學科服務官方網站,將官方網站作為學科服務的線上平臺。在學科服務網站中,圖書館可以開發學科服務范圍介紹、學科資源概覽、學科服務申請等板塊,同時要賦予用戶進入權限。通過官方網站,用戶可以直接獲取“學科服務申請須知”“學科資訊”“圖書文獻”等內容。在開發網站的基礎上,圖書館要派專人定期維護網站、更新網站內容,以保證學科服務信息的流通。
2.2.2推動學科服務平臺多樣化發展
在構建學科服務信息化平臺的基礎上,高校圖書館要注重學科服務平臺的多樣化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F如今,微信、微博等移動客戶端廣為盛行,已經在高校師生用戶等群體中得到了普及。這些移動客戶端打破了信息傳播的時空限制,為用戶了解學科服務信息、獲取學科知識資源創造了便利條件。所以,圖書館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第三方軟件,構建學科服務公眾平臺,在公眾平臺中設計“館藏資源”“特色資源”“借閱服務”等模塊,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服務[7]。尤其是作為當前主流社交軟件的微信,建立圖書館的微信公眾平臺,可以使用戶的線上線下服務有機融合,建立大數據背景下更為互動的推廣模式[8]。
除了借助第三方軟件,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開發屬于自己的圖書館學科服務軟件,將萬方數據庫、超星數據庫等學科資源納入軟件,為用戶提供學科服務。在開發軟件時,圖書館要完成界面設計、模型設計、功能設計等工作,注重用戶信息保護。在軟件投入使用后,圖書館要確保用戶能夠通過軟件管理密碼、檢索資源、分享資源,掃描條碼,獲取信息。同時,圖書館要根據用戶反饋,不斷更新、完善軟件,比如將“添加好友”等功能納入軟件,使用戶能夠通過學科服務軟件實現溝通和交流。
2.2.3推動學科服務平臺智能化發展
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信息社會的一大突破,體現了人類智慧與信息技術的充分融合。學科服務平臺智能化發展,能夠使用戶在利用信息平臺獲取學科服務的過程中感受到一定的樂趣。目前,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了人類社會的諸多角落,如智能手機的“智能語音”、車載系統的“智能語音”等。高校圖書館在開發學科服務信息化平臺時,也可以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使用戶與學科服務客戶端實現“對話”,以此來幫助用戶省去繁瑣的操作步驟、提升獲取學科資源的效率。
比如:高校圖書館可以在學科服務官方軟件、指定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公眾平臺中添加“智能客服”選項,使人工智能技術嵌入學科服務平臺。通過編程等方式,圖書館要確?!爸悄芸头蹦軌驅崿F兩項功能。其一,“智能客服”能夠以語音的形式回答常見問題,如學科服務申請流程、學科資源借閱期限等。其二,“智能客服”能夠快速調出用戶所需的界面,將用戶“帶到”學科服務平臺中的任何地方。在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時,圖書館仍然要重視學科館員的作用,由學科館員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多樣化學科服務。
總而言之,隨著教育背景的變化,高校圖書館也應當主動轉變學科服務方式,簡化學科服務流程,提升學科服務質量。新媒體的出現為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轉變提供了機遇,有利于圖書館創新學科服務模式。今后,高校圖書館應當加強學科館員制度化管理,開發信息化、智能化的學科服務平臺,推動學科服務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慧.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創新發展[J].知識文庫,2020(6):158,185.
[2]??? 王艾.學科服務的轉型與發展——高校圖書館助力雙一流建設研究[J].圖書情報導刊,2020,5(6):17-21.
[3]??? 張雪航.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的創新與發展[J].卷宗,2019,9(3):62.
[4]??? 龔軍慧.新時代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創新研究[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30(1):77-80.
[5]??? 歷穎,劉皞旻.淺談高校圖書館在"雙一流"建設中服務模式的轉變[J].科技傳播,2019,11(8):167-168.
[6]??? 王輝.探索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設立與完善[J].青春歲月,2018(35):486.
[7]??? 魏萍.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機制構建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2):138,141.
[8]??? 朱茂富,孫琳,高國瑞.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與發展的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1(6):133-134.0ACCFF6C-45F8-4E25-9A51-820836312E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