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月花 和愛華


摘要: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用于子宮肌瘤治療的效果,并進一步探討其治療子宮肌瘤的機制。方法 ?隨機將40例子宮肌瘤患者分設為兩組,按不同劑量給予米非司酮治療。20例給予12.5mg/d米非司酮治療設為A組,20例給予25mg/d米非司酮治療設為B組。結果 ?治療前,兩組子宮肌瘤體積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子宮肌瘤體積均較治療前顯著縮小,但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B組(p<0.05)。結論 ?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效果確切,大劑量與小劑量均能使子宮肌瘤明顯縮小,但長期小劑量應用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子宮肌瘤;米非司酮;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37.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5--01
子宮肌瘤是婦科臨床的常見病,相關研究發現子宮肌瘤組織中的雌、孕激素受體較子宮肌肉組織更高,因此認為子宮肌瘤發生發展具有激素依賴性,受到雌孕激素水平的影響[1]。由于孕激素在子宮肌瘤發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抗孕激素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2]。米非司酮是新型抗孕激素藥,對孕酮受體親和力強,相關研究發現其能使子宮肌瘤機體縮小,從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本研究通過觀察不同劑量米非司酮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效果,尋找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適宜方案,并進一步探討其治療子宮肌瘤的可能機制,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40例子宮肌瘤患者。患者收治時間:2020年1月~2022年1月。分組方法:隨機數字表法,分設為A、B兩組,各20例。A組年齡33~52(45.13±3.12)歲;單發肌瘤12例,多發肌瘤8例;肌瘤類型:肌壁間肌瘤10例、黏膜下肌瘤6例、漿膜下肌瘤4例。B組年齡31~54(44.94±3.08)歲;單發肌瘤11例,多發肌瘤9例;肌瘤類型:肌壁間肌瘤9例、黏膜下肌瘤6例、漿膜下肌瘤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備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經婦科檢查及超聲檢查確診。(2)符合知情同意原則。(3)未接受過手術治療。
排除標準:(1)認知、溝通障礙。(2)近期有激素類制劑用藥史。(3)合并肝腎功能障礙。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批號H20010633)口服治療,A組12.5mg/次,1次/d;B組25mg/次,1次/d。兩組均連續用藥30d為一療程,完成3個療程后評估療效。治療期間,加強對患者健康指導,密切監測治療指標,防治不良反應。
1.3觀察指標
(1)采用超聲檢查測量患者子宮及子宮肌瘤徑線,計算子宮肌瘤體積,記錄兩組治療前后肌瘤體積(多發肌瘤則記錄體積最大的)。
(2)臨床療效判定標準:B超檢查顯示肌瘤體積縮小≥50%為顯效;B超顯示肌瘤體積縮小25%~49%為有效;B超檢查顯示肌瘤體積縮小不足25%為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3)記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軟件處理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表示計數資料,分別以t和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子宮肌瘤體積
治療前,兩組子宮肌瘤體積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子宮肌瘤體積均較治療前顯著縮小,但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子宮肌瘤多見于育齡期婦女,發病率較高,是導致育齡期婦女子宮手術的重要原因之一。子宮肌瘤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和手術兩大類,出于對手術風險的擔憂,很多患者偏向于保守治療,因此臨床長期致力于藥物治療子宮肌瘤的探索。隨著子宮肌瘤發病機制研究的深入,抗孕激素治療成為子宮肌瘤藥物治療的研究熱點[3]。
米非司酮是一類化學合成的受體水平抗孕酮藥物,在臨床主要作為終止早孕藥物應用,隨著對其藥理機制研究的深入,其在臨床中的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近年來米非司酮在子宮肌瘤的治療中取得一定效果,受到了臨床的廣關注[4]。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機制主要包括對于孕激素受體的拮抗,其能夠抑制子宮內膜的增生與分泌,長期應用還可抑制卵泡發育,導致停止排卵,同時通過非競爭性抗雄激素機制,對下丘腦-垂體-卵巢軸進行抑制,從而引起閉經,阻斷孕激素作用,從而阻斷肌瘤進一步生長,達到縮小子宮肌瘤的作用。當前,臨床對于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劑量仍然有一定爭議,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后子宮肌瘤體積均較前縮小,而組間無明顯差異,同時治療總有效率也無統計學差異,但應用小劑量的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B組,提示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是更好的選擇,不僅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還能降低患者用藥的經濟成本。
參考文獻:
[1] 盧琴. 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劑量選擇及臨床效果觀察[J]. 山西醫藥雜志,2021,50(14):2151-2154.
[2] 李慧智. 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劑量選擇及臨床效果觀察[J]. 醫藥論壇雜志,2021,42(24):118-120.
[3] 李瑋,朱根海,吳秀榮,等. 米非司酮聯合他莫昔芬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及對患者性激素和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 中國醫藥,2020,15(11):1753-1756.
[4] 牛津洋,王以鋒,陳艷. 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對子宮肌瘤患者臨床療效、激素水平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影響[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21,18(4):181-184.35D0D324-C69F-4DC1-902C-29E38624CF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