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 吳雪

康康母女被大巴運送到臨港方艙醫院。
我叫康康,36歲,居住在浦東新區惠南鎮,是的,在進入方艙醫院之前,我沒有被感染,核酸一直陰性。為什么進入方艙,只有一個理由:陪同我12歲的女兒。平靜日子的轉折在4月1日那天,女兒出現了發燒的癥狀,之后,抗原核酸相繼陽性,被轉運至臨港方艙醫院,而我,作為母親,也向居委會申請作為陪護人,與女兒一同進入方艙醫院進行隔離。
在方艙隔離的日子一共12天,我本以為會相安無事,但事情卻是一波三折,并不順利。
現在回想,我們仍然不知道女兒怎么感染上的。3月14日開始,在讀五年級的女兒就在家里上網課了,幾乎沒出過家門,除了做核酸,也沒有和外人接觸過。4月1日,女兒突然有了發高燒的癥狀,最高燒到了38.5℃,當時小區已經封控,我在小區群里求助退燒藥,吃藥當天女兒就退燒了。
但第二天,不好的情況傳來,4月2日,社區組織集中抗原檢測,女兒的核酸結果顯示異常。我馬上報告給居委,當晚就有人上門做單人的核酸采樣。4月3日,我接到了疾控工作人員的電話,女兒確診為陽性。
對于她感染的可能性,我想了很多種可能,或是電梯,或是樓道,又或者煙道等其他途徑,畢竟之前我們樓棟里已經出現了陽性病例,還是存在一些感染風險。
而我,作為陽性患者的密接,正常的流程是需要接到單獨的酒店隔離。但考慮到女兒還小,我決定申請陪同去往方艙醫院,不是不知道這樣做的危險性,而是放心不下女兒。4月6日下午3點左右,我和女兒一起被隔離轉運走了。
當晚7點,我們就到了臨港方艙醫院,可能因為運送的人員較多,辦理入艙的時間比較長,等我們這一批人全部入艙安頓好,已是晚上10點。
辦理入住時,我的健康碼是綠色的,醫護人員特別囑咐我,要戴好口罩,不要聚集,多喝水,看得出她有一些擔心與無奈。
一開始,我比較擔憂方艙醫院的環境,后來,入住時發了很多必需品,又是獨立的隔間,學習看書沒問題,一顆心落定了。當天,我和女兒被分配在不同的隔間,4月7日早上,醫護查房時很細心,為了方便我照顧女兒,專門把我們母女調在了同一個隔間。換床的過程,本是病人自己動手做的,但醫護人員都幫我們做了。
記者手記:5月24日,因為放心不下在外婆家的女兒,痊愈后的康康向所在社區申請了出門,填寫了承諾書,承諾在小區解封前不返回家中。外婆家所在的大團鎮由于病例較少,已經逐步復工復產,以家為半徑15公里的范圍,都可以通行,交通工具自由選擇。遇到有人工值守的閘口,掃場所碼即可正常通行。上海發布針對出艙人員的篩查,也明確了,三個月以內不參加小區抗原篩查。由于康康經營著一家熟食店一家餐廳,本著對他人負責的考慮,康康作了一個決定,準備在三個月后再進行復工。五年級的女兒這學期不再復學了,網課照常上,只是作息凌亂了一些,好在康康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
很快,一周之后,女兒痊愈了,核酸兩次陰性,成為了病區內首批出院病人。本來我和她可以一起出院,但就在出院前一天,我出現癥狀了,感覺自己喉嚨又干又痛,到了晚上還出現了頭痛發燒、四肢無力。因為女兒的經歷,我的警覺性很強,我想應該是被感染了。
我馬上報告給了醫護人員,晚上吃了一粒布洛芬來緩解我的頭痛,第二天就退燒了,但4月14日早上我也被檢測出核酸陽性,需要留在這里隔離治療。這樣一來,如果女兒獨自出艙,又面臨著看護的問題。
4月14日早上,我打了很多電話協調這件事,原則上,患者從哪里轉來,就要回到原來的地址。但因為我是單親媽媽,唯一的辦法只能送到同在浦東新區的外婆家,最大的困難是,我家和外婆家屬于不同的街道。接收的街道因為是村莊,又有陽性確診病例,村莊的防疫壓力很大,幾經周折,說明情況后,對方才同意。
4月15日,女兒順利出院,接到了外婆家。而我,在方艙醫院繼續隔離,直到4月18日,核酸連續兩次陰性。

康康母女所在的臨港方艙醫院B2-2 區,約有300 個床位。
4月18日早上9點,我為出艙做準備了。疊好被子,拿好出院小結,一些毛茸茸的衣服因為有病毒吸附的風險,留在了方艙。當天,醫療隊和我核對了信息,聽從指揮部的指揮上了一輛集中轉運的公交車。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路看著窗外的風景,那是自由的氣息。因為浦東新區的出艙人員,先統一轉運至源深體育中心中轉,接著各個社區的大巴再分批接送。
當時出艙人數很多,第一輛大巴車沒上去,第二輛又錯過了,直到下午1點半才順利搭乘上了回家的“中轉車”。
因為我和女兒轉運的街道不同,在交流中,我感受到不同街道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當時我好不容易擠上惠南鎮轉運回家的車后,車上沒有人為我們做核酸,或者看相關隔離出艙的證明;而女兒轉運的大團鎮街道,上車后,全車就集中安排了一次抗原檢測。
雖說,坐上回家的車花了4個多小時,但從另一個側面看,痊愈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轉運車下車的地方,距離小區還有五六百米,我只能步行回去。
街道上所有的商鋪關著門,我沒有接觸什么人,給居委提前報備了以后,在小區門口,我受到了保安大叔暖心的詢問。大叔看了看我的出艙證明,進行了出入登記,說了句:“歡迎回家?!弊叩阶约簶菞澫旅鏁r,正好碰到居委書記正帶著專業消殺車進行消殺。書記也詢問了我家里物資的情況,并囑咐如果有缺少的物資,可以上門服務代買。樓棟群的鄰里提早幾天知道我要出艙回家,大家在群里都在為我加油打氣,沒有任何被歧視和異樣的感覺。
前些天,母親發來家里的水果樹,都開花結出了小果子。經歷了這么一出曲折的經歷,似乎更愛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