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瑾 韓 婷
圖書區是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場所。可是,每次區域游戲開始,選擇圖書區的幼兒很少。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園針對幼兒閱讀現狀,對圖書區環境進行調整優化,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本文以閱讀《晚安,工地上的車》繪本為例,談一談利用圖書區培養中班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思考和實踐。
實錄一:沐沐和他的好朋友陽陽一起來到圖書區。陽陽選了《方格子老虎》一書,沐沐瞄了幾眼書后,一直盯著生活坊看,說:“陽陽,我們不看書,去生活坊玩吧。”陽陽沒有回答,沐沐低著頭自言自語:“我不想看書。”說完,他獨自走向生活坊。
教師介入:我走過去,俯身問道:“沐沐,你怎么了?”沐沐說:“我想把書拿到生活坊看。”我笑道:“你可以試試嘛。但是,我覺得生活坊有點吵,不適合看書。”沐沐開心地跑到圖書區書架前,挑了一本《晚安,工地上的車》回到生活坊。
分析與思考: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提供相對安靜的地方,盡量減少干擾,保證幼兒自主閱讀。生活坊是幼兒自主游戲的區域,相對其他區域來說較吵。但是,沐沐提出這個想法后,我同意先讓他試試,給予幼兒親身體驗的機會。
實錄二:沐沐坐在生活坊的沙發上,從封面開始,迅速往后翻頁,很快翻完整本書。他合上書,抬頭看見我在看著他,又打開書從封面開始往后翻。這時,熙熙過來問:“沐沐,你在干什么?”他看見熙熙拿著積木:“走吧,我園去那邊玩。”兩人手拉著手經過美工區,來到建構區。
教師介入:我走過去:“沐沐,你的書看完了嗎?”他朝著我點頭,說道:“嗯,看完了。”我繼續問:“這本書講的什么?”沐沐說:“講的工程車。”我說:“可以跟我講講嗎?”他說:“我也不知道講的什么,我又不認識字。”我說:“畫面上只有內容,你能試著講給我聽嗎?”他回答:“好吧。”

分析與思考:雖然我支持了幼兒的想法,給予其喜歡的環境,但是,幼兒的閱讀狀態不佳,閱讀沒有取得預期效果。為此,我第二次介入,得到的回答是“不認識字”。《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5~6 歲幼兒能根據故事的部分情節或圖書畫面的線索猜想故事情節的發展。”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沐沐能主動參與各項活動。于是,我決定陪他一起閱讀,嘗試在成人的陪伴中,引導幼兒學會自主閱讀的方法。
實錄三:我和沐沐又來到了圖書區,還是這本《晚安,工地上的車》繪本,沐沐翻開第一頁。
我:你可以講給我聽嗎?
沐沐:我不會講。
我:第一頁有什么?
沐沐:有建筑物、塔吊、月亮。
我:它們有什么關系?
沐沐:月亮在天上,建筑物和塔吊在地上。
說完,沐沐翻到第二頁。
沐沐:這里有很多的工程車,水泥攪拌車、挖土機、推土機……
我:你認識這么多車!這些車在干什么?
沐沐:它們在工作。
我:你可以把話說完整嗎?誰在工作?
沐沐:水泥攪拌車、挖土機、推土機……他們都在工作。
我:這一頁講得太好了!
接著,沐沐又翻開下一頁。
沐沐:太陽下山了。工程車都停止工作,該回去睡覺了。
…………
分析與思考:在我的鼓勵和引導下,沐沐講故事越來越棒。他通過繪本認識了許多車,能根據圖書畫面的線索猜想故事情節的發展。更讓我驚喜的是,沐沐能夠使用排比句講述故事,還吸引了其他幼兒聽他講故事,增強了他的自信心。
我和幼兒一起規劃圖書區布局,加入了一些活躍閱讀氛圍的小物件,使圖書區越來越溫馨,環境越來越舒適。我還給幼兒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里享受閱讀的快樂;適當放寬閱讀時間,餐后、睡前等都可以自由閱讀;幼兒自主選擇閱讀地點,徜徉在閱讀的海洋里,體會閱讀的樂趣。
幼兒不愛看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圖書區沒有他們感興趣的圖書。在以往的閱讀活動中,繪本都由教師選擇,并被投放至班級圖書區。我鼓勵幼兒大膽說出他們感興趣的圖書,且不定期更新圖書,引導幼兒到圖書區里自主選擇喜愛的圖書。
在語言類集體活動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激發的幼兒閱讀興趣。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啟發性和開放性,留給幼兒一定的思考空間和時間。問題設置要由淺入深,教師分解和簡化復雜的問題。既能培養幼兒善于思考的習慣,又能使幼兒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故事,靈活設置懸念。例如,適宜在開頭設置懸念的故事,教師只給幼兒講故事的開頭,促使幼兒帶著疑問去讀書;適宜在中間設置懸念的故事,教師可以聲情并茂地講一部分故事,到了緊要關頭,突然停下來,以此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閱讀完圖書后,幼兒可以進行繪畫表征,畫出自己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提供舞臺,鼓勵幼兒表演故事,并將圖書與其他領域相結合,邊閱讀,邊思考,邊創造。閱讀完《晚安,工地上的車》這本書后,幼兒發現,書中十字形的搭建方法能使房屋底座更牢固,并在建構區證實了這一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