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蘇州市吳江區中醫醫院(蘇州市吳江區第二人民醫院)肺病科,江蘇 蘇州 215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以氣流阻塞為特征,當患者短期內出現咳嗽、氣喘、痰量增多等癥狀加重時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臨床主要采用氣管舒張劑、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其目的是通過抑制炎性因子和腺體的分泌,達到抗炎與減少痰液的作用,但患者長期使用易導致體內代謝紊亂[1]。中醫認為,AECOPD屬“肺脹”“喘證”“痰飲”等范疇,病因在于情志失調、勞倦過度等,以痰瘀稽留損傷正氣所致[2]。清金化痰湯組方中黃芩、梔子、桔梗等藥物具有化痰瀉火、利氣止咳、瀉肺平喘之功效[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清金化痰湯加味對AECOPD痰熱壅肺證患者用力肺活量(FVC)與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的影響,并分析治療前后血氣指標、炎性因子水平,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蘇州市吳江區中醫醫院(蘇州市吳江區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70例AECOPD患者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4、11例;年齡55~77歲,平均(65.31±5.74)歲;病程3~9年,平均(7.27±1.61)年。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6、9例;年齡57~79歲,平均(65.58±5.23)歲;病程4~11年,平均(7.66±1.6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中西醫診斷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診療指南(2011版)》[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5]中有關痰熱壅肺證、AECOPD的相關標準。納入標準:與上述診斷標準符合者;處于急性加重期者;近期未接受其他相關藥物治療者等。排除標準:有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結核病等其他氣流受限疾病者;精神或心理異常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等。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研究已通過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支氣管擴張劑、抗感染等常規治療,同時低流量氧療、化痰及對癥支持治療[6]。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清金化痰湯治療,方劑組成:黃芩、桑白皮、知母、瓜蔞仁、麥門冬、浙貝母各10 g,梔子、桔梗、橘紅各6 g,茯苓15 g,甘草5 g??壬跽呒幼陷?、前胡各6 g;氣逆者加代赭石20 g;便秘者加熟大黃5 g;內熱較重者加蘆根20 g;痰濁夾瘀者加紅花、桃仁各6 g。加冷水500 mL煎煮至400 mL,200 mL/次,2次/d,溫水服用。以7 d為1個療程,均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治療后對患者中醫證候進行評分,并評估臨床療效。臨床控制: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呼吸困難、咳嗽、濕啰音等)完全消失,且中醫證候積分下降>95%;顯效: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呼吸困難、咳嗽、濕啰音等)消失,且中醫證候積分下降70%~95%;有效: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呼吸困難、咳嗽、濕啰音等)改善,且中醫證候積分下降30%~69%;無效: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呼吸困難、咳嗽、濕啰音等)未見改善或加重,濕啰音未見減弱或加強,且中醫證候積分下降<30%或未見降低[7]。總有效率=臨床控制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肺功能。采用全自動肺功能檢測儀檢測治療前后兩組患者FVC、FEV1水平。③血氣指標。于治療前后,采用帶有少量肝素的5 mL注射器抽取橈動脈血約2 mL,采用血氣分析儀檢測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及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水平。④炎性因子。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早晨空腹狀態下靜脈血2 mL,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5 min取上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C- 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⑤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其中計數資料(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計量資料(FVC、FEV1、PaO2、SaO2、PaCO2及血清 CRP、PCT、IL-6 水平)分別采用 [ 例 (%)]、(±s)表示,組間比較分別采用χ2、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肺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者FVC、FEV1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s?, L)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s?, L)
注:與治療前比,*P<0.05。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
組別 例數 FVC FEV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5 1.76±0.68 2.29±0.78* 1.52±0.25 2.65±0.28*觀察組 35 1.72±0.61 2.97±0.74* 1.47±0.34 3.16±0.29*t值 0.259 3.742 0.701 7.485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血氣指標 治療后兩組患者PaO2、SaO2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而PaCO2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PaO2:動脈血氧分壓;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SaO2:動脈血氧飽和度。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PaO2(mmHg) PaCO2(mmHg) Sa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5 69.28±5.77 73.22±6.69* 60.58±7.61 55.34±4.46* 70.45±3.02 82.19±4.37*觀察組 35 69.35±5.46 76.89±5.76* 60.67±7.42 50.28±4.32* 70.63±3.11 93.66±5.84*t值 0.052 2.459 0.050 4.821 0.246 9.30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炎性因子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RP、PCT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CRP:C- 反應蛋白;PCT:降鈣素原;IL-6:白細胞介素-6。
組別 例數CRP(mg/L) PCT(ng/mL) IL-6(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5 31.23±3.26 10.96±1.78* 10.26±1.37 2.98±0.87* 67.43±6.76 28.52±2.57*觀察組 35 31.47±3.54 8.25±1.53* 10.73±1.26 1.64±0.56* 67.48±6.23 24.42±2.13*t值 0.295 6.831 1.494 7.662 0.032 7.26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 不良反應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AECOPD可表現為短期內肺功能持續惡化、呼吸困難、精神紊亂且伴感染后發熱等癥狀。常規治療需用到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及抗感染等藥物,聯合霧化吸入的方式進行治療以控制病情的發展,但長期使用會造成體內菌群失調,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嚴重者還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傷[8]。
中醫認為,AECOPD發病多因患者久病致脾胃虛弱,釀濕成痰,痰積而化熱,或素體陰虛內熱,外邪化熱入里,煉津成痰,痰熱內蘊,郁閉肺絡,肺氣宣降失常所致;發病時以痰熱證最為多見;病變部位主要在肺和腎,與肝、脾、心有關;病性有虛實之分,實喘在肺,是外邪,痰濁,肝郁,氣逆等壅滯肺氣,導致宣降不利;虛喘在肺和腎,為氣陰虧虛,導致肺腎出納失常,本病嚴重時可病及于心,此時肺腎俱虛,肺虛則宗氣生成不足,腎陽虛而無以溫煦心陽,導致心氣、心陽衰憊、鼓動血脈無力、血行瘀滯[9]。清金化痰湯方中黃芩、梔子味苦性寒,主治火咳、肺痿、喉腥,具有行瀉肺火,涼血解毒之功效;桔梗、浙貝母、橘紅、瓜萎仁味甘苦、性微寒,主治胸滿脅痛、肺熱燥咳,具有祛痰排膿,開宣肺氣,寬中散結之功效;知母味苦甘、性寒,主治外感熱病,具有生津潤燥之功效;麥門冬味甘苦、性寒,主治咯血、虛勞煩熱,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利氣之功效;茯苓、桑白皮、甘草味甘性平,主治肺熱喘咳、喉嚨腫痛,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利濕,瀉肺平喘之功效;紫菀、前胡、代赭石味甘苦、性涼,主治咳逆上氣,具有潤肺下氣之功效;熟大黃味苦性寒,主治實熱便秘、積滯腹痛,具有瀉火解毒之功效;蘆根味甘性寒,主治熱病煩渴,具有清熱生津之功效;紅花、桃仁味辛苦、性溫,主治心血瘀阻,具有散瘀止痛之功效,全方共奏利水滲濕、養陰清熱、理氣化痰、潤肺止咳、清心除煩之功效[10]。本研究中,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FVC、FEV1、PaO2、SaO2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降低,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降低,說明清金化痰湯治療AECOPD痰熱壅肺證患者可減少其氣道黏液的分泌,控制患者感染程度,改善肺功能和血氣指標,療效顯著。
CRP是一種炎癥標志物,當機體遭遇了炎癥感染或受到損傷時會迅速升高,且大量聚集會激活IL-6釋放,進而導致機體炎癥反應加重;PCT在正常人體中含量很少,但在機體感染和發生炎癥反應時,炎性因子可通過刺激甲狀腺細胞產生大量PCT,是AECOPD炎癥反應的一個敏感指標[11]。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黃芩中的黃芩素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及抗腫瘤等多種藥理活性,能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多種病毒引起的機體炎癥反應;桔梗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等多種生物活性,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茯苓中的茯苓酸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減弱白細胞與微血管內皮細胞間的黏附,可達到抗菌消炎的作用[12]。本研究中,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血清CRP、PCT及IL-6水平均降低,說明清金化痰湯治療AECOPD痰熱壅肺證患者有利于降低氣道局部炎性因子水平,控制肺部感染。
綜上,應用清金化痰湯加味治療AECOPD痰熱壅肺證患者能有效提高肺功能,從而改善血氣指標,降低患者炎癥反應,效果顯著,建議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