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茗澤,蔣淄瀚,吳云濤
(中國民航大學外國語學院,天津 300300)
2019年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北京大興機場投運儀式,對民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設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為核心的四型機場,為中國機場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1]。而機場內的語言景觀正是“四型機場”人文建設目標的核心要素。據調查研究發現,目前國內不少國際機場中的語言景觀(包括標語、指引牌、電子屏等)存在譯寫標注不規范、標識設計陳列不當、標志辨識度低、指示警示功能不足等問題。
同時,一些機場在語言景觀標準意識、業務權屬、管理模式、質量監控反饋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嚴重影響“四型機場”有關人文機場建設質量。在后疫情時代,深圳寶安機場逐漸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航空樞紐,承擔了大量珠三角地區進出港客貨運航班業務。鑒于此,該項目選取了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進行實地調查研究,為機場語言景觀的規范化提出改進建議,并為相關行業標準訂立提供調查實踐參考。
語言景觀研究關注公共空間中的語言呈現問題。自20世紀末以來,國際上的語言景觀已發展成社會語言學中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2]而民用機場相較于其他公共場所,具有一定的行業特殊性,故其語言景觀的設置和譯寫也更具有專業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旅客體驗”“行業規范”無疑成了衡量一個機場的重要標準。[3]民航局于1997年12月10日發布《民用航空公共信息標志用圖形符號》(MH0005-1997)、《民用航空公共信息圖形標志設置原則與要求》(MH/T0012-1997),并于1998年4月15日實施。
隨著民航業的高速發展,上述標準已無法與現今的民用機場信息導向系統相適應,為規范民用航空公共信息圖形標志的使用和設置,提升民航服務質量,民航局于2021年新發布了《民用機場旅客公共信息導向系統設置標準》(征求意見稿),其中規定了民用機場旅客公共信息導向系統的設置原則,包括系統性、一致性、連續性、簡潔性、清晰性、兼容性,同時也對導向元素的設置、信息元素版面的設計、標志載體的設置以及機場內各功能區的導向子系統進行了要求,匯總了民用機場旅客公共信息導向系統中常用的術語和圖形標志。該行業標準為該項目的語言景觀研究提供了主要參考。
系統學習梳理國家、行業政策規范,包括《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4]《民用機場旅客公共信息導向系統設置標準》等國標文件。
項目團隊在實地調查的同時發放問卷,隨機訪問機場內的國際旅客及工作人員,了解他們對當前機場語言景觀的滿意度,統計分析后形成項目報告業務管理規范與現狀相關內容。
使用田野調查法,對機場內的語言景觀(包括標識牌、指引牌、廣告牌等)標示情況進行多模態素材采集。將素材加工建設為小型語言景觀語料庫,統計分析后形成項目報告技術規范與現狀相關內容。
分析機場語言景觀在規格、內容、位置、顏色、類型等技術指標以及在管理方面的優缺點,結合四型機場子目標(人文)要求,并對照《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民用機場旅客公共信息導向系統設置標準》[5]等系列國家標準,提出改進或規范化建議,形成調查報告,并書面反饋至相關機場。
項目組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出發、到達、候機區域現場對旅客隨機發放問卷,之后統計結果,得出結論?,F場共計收到問卷82 份。旅客需要對深圳機場語言景觀的建設質量和使用效果、標牌擺放位置是否便利、機場公示語景觀的不足等方面進行回答。
根據問卷結果得知,對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語言景觀滿意的旅客占25.93%。坐飛機頻率更高的旅客更了解國家對于公共場所語言景觀的政策和四型機場的相關內容,乘坐飛機頻率較少的旅客更關心機場公示語的建設質量,也對加強公示語建設的反應更強烈。
真實有效的旅客意見采集是機場語言景觀調查的重要環節,這有助于相關機場改進公示語景觀建設質量、提高旅客的出行質量、增加旅客對機場服務的滿意度。
公示語廣泛應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語公示語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強制性四種突出的應用功能;所展示的信息狀態既有“靜態”,也有“動態”[6];項目組運用語料庫語言學的理論方法,對采集到的機場語言景觀素材進行研究,以下分三個方面對深圳寶安的語言景觀現狀進行淺析,并提供可行的改進方案與建議。
5.1.1 字母拼寫
深圳機場航站樓的語言景觀的英文譯寫存在許多低級的拼寫錯誤,例如2 層迎賓廳西側扶梯旁的導向指示牌將“深圳地鐵”的英文注為“ShenZhen Metre”,錯將地鐵“metro”的最后一個字母拼寫為e。同時深圳作為城市專有名詞,其正確英文名稱應為“Shenzhen”,z 為小寫,而并非將二字拆開譯作“Shen-Zhen”(見圖1)。故此處正確譯寫應為“Shenzhen Metro”,此翻譯也與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所注冊的官方英文名保持了一致。航站樓4 層出發大廳的立柱式導向牌將“國際出發”的英語拼寫為“Internationa Departures”,在國際一詞后面落了字母“l”,正確拼寫應為“International”。
圖1 Shenzhen Metro 拼寫錯誤
5.1.2 中式英語結構
機場航站樓之外的附屬區域,如停車場、交通接駁區等,由于位于機場核心功能區之外,往往是機場語言景觀規范化設置的薄弱區域。以深圳機場交通中心(GTC)為例,在GTC 外的網約車接客通道護欄上,懸掛著寫有“違停者拉黑”的臨時警示標牌,警示語下方的英文翻譯為“Illegal parking will be pulled black”,此處將拉黑直譯為“pull black”顯然是欠妥的,是典型的中式英語。此處更為地道的譯法可以是“Illegal parking will be blocked”或者“Illegal parking will be blacklisted”。
譯寫正確是雙語語言景觀的基本要求,而語言景觀設計和設置的規范性則反映了機場在語言景觀建設、管理中是否密切圍繞旅客需求。好的語言景觀設計能充分彰顯人文關懷,同時兼顧空間的文化表達。
5.2.1 元素版面設計
完整清晰的語言景觀導向元素一般應包括方向符號、圖形標志、文字及顏色。通過實地調研發現,深圳寶安機場內有大量指示標牌僅采用了方向符號加圖形標志的組合,而未對圖形標志加以雙語的文字標注。在考慮排版設計需要具備簡潔性的情況下,類似衛生間這種在任何公共場所常見的設施,可直接采用圖形標志予以指示。而對于在日常生活中本不常見的公共場所或設施,其圖形標志設計抽象,僅以圖形作為引導,會給旅客帶來迷惑和混淆。例如,購物與行李寄存的圖標在設計元素上極為相似,手提袋與手提箱包難以區分,若不添加文字元素,難免會造成旅客主觀上的理解歧義。
5.2.2 一致性
在指引或說明同一公共場所或設施時,語言景觀系統內所使用的圖形標志、文字表述應保持一致。例如,在旅客到達通道與行李提取處的銜接區域,右側的流程指引牌對圖形標志均加以文字標注(見圖2),而在左側與之對稱設計的指引牌卻僅有圖形標志指引(見圖3)。另外,同一導向標識上的圖形標識在大小、尺寸上也并不一致。在航站樓的到達行李提取區域,流程性指引牌對“更衣室”的英文標注為“Cloakroom”,而在更衣室門口的點位標識上卻采用“Locker room”這一用法。這些問題雖然不影響語言景觀實際的指示功能,卻違反了導向系統設置的一致性原則,破壞了機場內語言景觀的系統性、連續性,除不美觀外,也暴露了深圳機場語言景觀設計和管理不統籌、不銜接的問題。
圖2 右側流程指引牌
圖3 左側流程指引牌
5.2.3 載體設置
語言景觀標志載體的設置應參考旅客觀看視角及場所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樣式進行安裝。深圳機場T3 航站樓4 層出發大廳區域內采用了大量吊掛式的導向標牌,根據機場導向標識載體設計要求,為保證標志的醒目性和清晰度,標志的設置高度與旅客視線正常方向的偏移角應在5°以內,最大偏移角不應超過15°,而位于出發大廳的大多數吊掛式標牌與旅客視線的偏移角甚至達到了仰視45°以上。4層出發大廳以航站樓蜂窩狀外殼為頂,空間開闊,層高較高,故應結合實際安裝條件,將掛繩適當延長,降低指示牌高度,或更多采用立柱式、落地式標志載體替代。
5.2.4 簡潔性
在實現清晰引導的前提下,語言景觀設計應簡單明了,控制語言景觀設置數量及信息元素。深圳寶安機場因其地理位置與香港、澳門靠近,故未開通深圳直飛香港、澳門的定期客運航班。因此,在大多數機場常見的“國際/港、澳、臺出發”在深圳機場并不適用。該語言景觀設計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直接寫為“國際/臺灣出發”,簡潔明了的同時,也解決了機場內部分指示牌因空間不足導致的字體排版過密、字形變形難以辨別的問題。
5.2.5 清晰性
在候機區內,所有指示牌都在登機口數字下方標注了黃色圓點,顯示當前位置與對應登機口的距離(見圖4)。寶安機場T3 航站樓投用于2013年,這一設計在旅客電子智慧引導系統尚未普及的10年前,具有重大的創新意義,充分考慮了行動不便人士、老人、兒童、晚到旅客等特殊群體的需求,體現了深圳機場語言景觀設置的人性化。建議可以適當優化底紋顏色,增大字體,提升可辨認度。同時可以將距離以步行時間代替,給予旅客更主觀的衡量概念。
圖4 黃色圓點標注登機口距離
深圳寶安機場T3 航站樓投用于2013年11月,距今已投入使用9年之久。出現拼寫錯誤的指示牌并非后期加貼的臨時標語,而是與航站樓同步規劃設置的公共信息導向系統。導向牌從設計、校對、安裝到后期長達9年的使用,其低級拼寫錯誤從未被機場相關業務權屬部門改正,足以見得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在語言景觀業務管理上出現了嚴重紕漏。而機場內的臨時標語因并未統籌規劃設計,多數為后期臨時加貼,因此出現譯寫錯誤、設置不規范的問題頻率較高。建議深圳機場相關管理部門對機場內語言景觀進行整體的檢查校對,同時加強對臨時標語設計的審核,以嚴謹態度對待機場語言景觀建設,對待四型機場人文目標建設。
近年來,中國民航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機場語言景觀建設取得了重大進步。隨著國際社會交流日益緊密,機場作為城市對外開放和形象展示的重要門戶,是不同文化與語言使用人群的重要交匯點。因此,機場語言景觀未來研究空間仍然十分廣闊。該研究旨在為機場語言景觀的規范化建設提供語料支撐和決策支持,發揮專業特長助力“四型機場”有關人文機場建設目標的實現,助力建設富有文化底蘊,體現時代精神和當代民航精神,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人文機場、四型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