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珠







一、教學內容
整理和復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8頁至第43頁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復習有關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內容,建構知識體系。
(2)運用長方體、正方體的知識制作盲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學生通過自己制作盲盒,培養學生的財富觀、勞動觀,從而促進學生財經素養的養成。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建構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知識體系,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形成學生的財經素養觀。
難點:探索、發現并運用數學方法,動手操作。
四、教學過程
1.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盲盒嗎?盲盒是新生代的產物,現在廣州、深圳出現了很多盲盒的專賣店,這些盲盒非常漂亮,但也很貴。其實我們可以自己制作精美的盲盒,你們發現了嗎?這些盲盒都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2. 梳理知識,建構體系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結構,只要我們了解了它們的結構,就可以自己動手制作精美的盲盒了。
(1)學生匯報已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的知識。
(2)再由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歸納總結,構建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知識體系。
3.開發設計,探索規律
(1)觀看制作盲盒的視頻。
(2)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盲盒。
學生6人小組合作動手制作盲盒。(A4紙和A3紙)
首先,每個小組做4個或4個正方體的小盲盒(鞏固正方體的表面積),用橡皮泥做成自己喜歡的玩具、物品放進小盲盒里(了解正方體的體(容)積,小盲盒的外面6個面畫出相應玩具、物品的圖案。
然后,再設計一個大的長方體盒子,剛好把4個小盲盒連裝在一起。長方體的長=正方體的棱長×4,長方體的寬=正方體的棱長,長方體的高=正方體的棱長,可以算出長方體的容積(白紙的厚度可以忽略不算)=正方體的體積×4;也可以做長、寬、高不同的長方體盒子同樣可以剛好裝下4個小正方體的盲盒;鞏固了長方體、正方體體(容)積的知識。長方體大盒子的外面6個面也畫上圖畫(鞏固長方體的表面積),就是一份精美的盲盒禮品。
最后,給一盒精美的禮品配上絲帶,計算出長方體禮品盒上要買絲帶的長度(鞏固求長方體棱長總和的方法)。
(3)展示學生小組制作的長方體與正方體盲盒,并讓學生進行評價。
4. 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反思
第一,通過當下學生最喜歡買的盲盒作為契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做盲盒激發興趣,從而想了解盲盒的樣子,知道盲盒是怎樣制作的,全面了解做長方體、正方體的盒子。
第二,要做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盒子,就要了解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表面積和體積,應用這些知識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小盲盒。
第三,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財經素養觀。通過做盒子,加深了對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表面積和體積的認識;學生用自己的巧手把橡皮泥做成自己喜歡的玩具、物品放進小盲盒里,再用彩色絲帶捆好,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最后,通過計算做好一份自己喜歡盲盒禮品的成本:四張A4紙、一張A3紙、一些美術課上要用到的橡皮泥和買一條彩色絲帶,合起來用的不過是十元八元。讓學生自己動手做,既省錢又有意義,把盲盒送給別人就更有心意,別具情意,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財經素養觀。
【本文系廣東省財經素養教育實踐研究課題“小學生財經素養教育主題活動設計研究”(立項編號:GDJY-2019-G-5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