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鏈

【摘要】作為山區(qū)縣,我們每年的高考任務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因為越來越多高文化水平的學生都走向了城市,而留在山區(qū)縣高中的學子其文化水平總體來說是比市里的高中學子要低一點。我們只能利用有限的生源尋找突破,所以山區(qū)縣的高考越來越偏向藝體方向的發(fā)展,而體育高考就是其中的一種策略,通過發(fā)動學生參加體育高考,每年都有幾十人考上了本科大學。而這幾十人在整個山區(qū)縣里的一所高中的高考上線率里所占的比例是比較高的,相反這幾十人所占術科上線人數的比例是比較低,如果能夠提高術科與文化的交集,那么通過體育高考上大學的學生將會大大提高。所以為了提高體育高考生術科高考后的文化學習,我們有必要進行一些研究,提高這一部分學生的文化成績。
【關鍵詞】體育高考生; 術科考試;文化學習
本文研究目的就是要提高體育高考生的文化成績,讓他們的文化分能夠上線,從而達到文化與術科雙上線。由于學校對體育高考的大力宣傳及學生對體育高考的的肯定,每年參加體育高考的學生人數都有提高,從2013年到2020年期間每年都有100多人參加體育高考,2021年到2022年由于招生的問題,報讀體育高考的學生人數有所下降。但是隨著我們體育教練的訓練水平不斷提高,學生在術科的上線率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在2013至2020年期間,最后雙上線率只有50%左右,最低那一年只有36.5%,所以我們有必要想辦法提高體育高考生的文化成績。
一、研究方法
一是問卷調查法。通過發(fā)放問卷,向學生及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從問卷中及時反饋,得知學生文化水平及心理狀態(tài),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每一年體育術科高考后都有一批術科沒有上線的學生選擇了參加社會實踐或者通過參加學考、春季高考等而沒有參加夏季的高考,那么能夠留下來參加夏季高考的學生基本上是要考本科院校的了。只是這一部分的學生文化水平都不是很好,我們可以通過問卷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想法,也可以給老師發(fā)放問卷,看看在日常的教學中有什么好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
二是實驗法。利用2021及2022屆高三體育高考生做實驗,從高三第二學期開始,即體育術科高考后就刻意在心理輔導方面與文化學習方面一起抓。現在的學生在心理方面有很大的問題,不是說你術科上線了,他就會很努力去學習文化。有兩種人很有代表性:一種是術科剛剛上去年術科本科線的同學,他們認為現在的錄取方式,就算自己的文化與術科都上線了,最后都錄取不到自己,所以他們對文化的追求就不是很激烈,一種是我術科已經很高分了,達到了去年術科本科線,甚至超過了本科線很多分,但是我文化水平低,就算我再怎么努力,文化分也上不了本科線的這種人,他們對文化的學習也不夠積極。所以我們一開始就通過抓心理,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才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文化的學習。我們對這兩屆的學生所采用的管理、教學、輔導等方法就是要與以往的做法不同,用實驗的方法進行。
三是對比法。我們用研究前與研究后兩個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對比,根據2021屆的高考成績及2022屆的多次模擬考試成績,與2012屆到2019屆的高考成績進行對比,看看兩者在文化與術科雙上線率上有什么不同,從而進行及時反饋,看看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否正確,新的教學方法是否有用。
四是資料收集法。通過收集相關資料,了解研究前與研究后的相關數據,及時了解新的教學方法是否可行,有沒有達到目的。
二、結果與分析
看交集的變化,下面對我校近10年高考術科上線人數與雙上線人數的情況進行分析、對比。
從上表可以看出,2013年到2020年的雙上線率在50%左右,最低的時候只有36.5%,那個時候我們對于體育高考生的文化學習不是很注重,沒有在體育高考生術科高考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文化輔導,導致很多學生術科上線了,但文化上不了本科線。從2021年開始,學校對體育高考生的文化學習有針對性地進行規(guī)劃,從而使得我校體育高考生的雙上線率大大提高了,達到了80%以上。
三、結論與建議
我認為山區(qū)縣里的學校要對體育高考生在術科考試后的文化學習必須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第一,改變觀念。首先,從科任老師進行改變。以前,大多數的科任老師對于體育高考生都持否認的態(tài)度,認為體育生文化基礎差,紀律性差,又不認真學習,很難在此基礎上提高他們的文化成績。其實,體育高考生的頭腦還是比較聰明的,只是他沒有用在學習上面,如果科任老師能夠進行合理引導,他們的成績還是比較容易上來的。其次,要改變學生的觀念,現在很多學生的上進心不夠,對于大學好像沒有什么想法。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必須讓他們知道大學對于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這樣他們才會很努力地去學習。
第二,合理分工。以前術科教練只負責提高學生術科上線率,對文化的學習關心不夠,而文化老師對術科成績也不夠關心,只會說術科成績不夠理想,學生文化基礎又差,很難把文化成績提上去。現在我們進行了合理的分工,首先術科老師在學生進行了術科高考后,馬上轉入監(jiān)督文化學習的行列中去。我們術科老師每天都安排有時間進行文化課的聽課,在聽課中監(jiān)督學生學習,也可以實時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有問題可以馬上進行解決。其次,安排文化課科任老師每人要監(jiān)督幾個對象生,在自己的輔導下時刻關注該部分學生的文化成績,有針對性地提高該部分學生的成績,做到交集最大化。
第三,做好成績跟蹤。從第一學期末就開始做好每個學生的成績跟蹤表,然后每一次的測試或者模擬考試都要進行成績跟蹤,對每一個學生每一次的考試都要進行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對于成績出現較大滑坡的學生,各科任老師、班主任及術科老師要及時了解,積極與學生進行談心,找出問題所在。各科任老師還要對該部分的學生進行分析,具體到哪一方面的知識沒有學好,方便后段時間的跟進。
第四,正確的高考備考。學校領導比較成熟的高考備考經驗,還有各備課組的精心備考,使得我們體育高考生術科高考后文化學習效率得以提高。以往,我們術科教練到了高三第二學期,一般要到高一或者高二年級進行教學支援,那么我們術科教練就跟原高三的學生跟蹤不到位,沒能夠及時發(fā)現體育生的心理變化或者身體狀況,沒能及時調整,特別是紀律問題,體育生還是比較聽教練的話,如果教練能夠時刻關注學生,那么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生的成績也隨之提高。
我們現在還處于摸索階段,雖然雙上線率是大大提高了,但我們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們要繼續(xù)研究下去,爭取找到最好的方法使交集達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