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經典閱讀是順應時代發展、建立大學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徑,并對傳承和創新民族文化、促進高校人才的培養有著積極意義。基于經典閱讀的三大關鍵問題,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時的困境,從研究讀者心理和需求出發,為讀者進行精準的經典導讀;通過成立專門的閱讀推廣機構,切實提高閱讀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強經典館藏建設,創建良好的經典閱讀環境;融合傳統閱讀推廣方式和現代多媒體技術,豐富經典閱讀推廣方式等策略,有效提高經典閱讀推廣的成果。
關鍵詞:文化自信;閱讀推廣;經典閱讀;高校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2.0046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這是新時代賦予我們國家的文化理念,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構。文化自信是國家和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堅定信心和肯定,是國家發展、民族繁榮的力量源泉。經典是人類精神文化的杰出成果,經過時間的實踐和考驗。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新一代大學生在多元網絡文化、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大學生對經典的閱讀熱情與動力不足。高校圖書館是高校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要構建切實可行的閱讀推廣機制,科學地、有計劃地開展經典閱讀引領活動,從而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1 推廣經典閱讀,建立大學生文化自信的意義
文化作為人活動的產物,具有認知功能、支撐功能、規范功能、導引功能和教化功能,增強人類社會的生命力、凝聚力和競爭力。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國家和民族發展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2]。
1.1 建立文化自信,助力時代新發展
文化自信包括傳統文化的自信,革命文化的自信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道德情操、價值觀念、審美品格、藝術情趣、辯證思維和科學智慧[3],是我們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構建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革命文化的自信來源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又在特定的形勢下進行了升華,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戰爭時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奮斗時期的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平時期的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等,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革命創造與薪火相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下的文化再造,為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論基礎、物質根基[4]。在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奇跡,再次證明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指出了正確方向。
大學生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和使命,文化自信是基礎,要建立大學生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要提升大學生的凝聚力和競爭力。推廣經典閱讀,傳承和創新民族文化,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
1.2 讓經典走進大眾,化解閱讀危機
經典是指經久不衰、具有典范性或權威性、經過了歷史選擇的最有價值的書籍[5]。經典既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深邃的哲學思想,又能超越時代,超越民族,還能體現語言藝術之美。經典包括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典、馬列經典、紅色經典、外國經典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經典涵蓋史學、哲學、宗教學、民俗學、文學、倫理學等,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為我們提供立身處世的行為規范和精神歸宿,馬列經典為我們提供了理論基礎,紅色經典為我們指引了方向。
近些年大學生閱讀興趣不足,經典閱讀尤顯不足,大學生的閱讀被魚龍混雜的網絡快餐文化侵占,閱讀呈現淺閱讀和娛樂化。經典閱讀推廣的本質是一種文化活動,讓閱讀對象在閱讀中建立對文化的認同感,最終形成對本土文化的自信。在文化陣地的爭奪中,推廣經典閱讀,以經典書籍的魅力,提升大學生經典閱讀興趣,建立大學生對經典文化的認同感,自覺抵御不良文化的影響,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3 用經典立德樹人,利于人才培養
《中國圖書館學會章程》明確指出“推動全民閱讀,促進知識的創新與傳播,為提高國民科學文化素質,建設學習型社會”是圖書館的重要任務。高校圖書館在為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支持的同時,也擔負著文化育人的任務。在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中要始終秉承文化傳承與文化育人的宗旨,推動全民閱讀,構建“書香社會”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引領校園文明新風尚,構建豐富活潑的校園文化生態。
經典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道德情操、價值觀念,經典閱讀能提升大學生文化修養,改善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大學生歸屬感和安全感,提升應對危機和挑戰的能力,能更好的將科學理論知識與我國文化、國情相結合,達到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目的,培養德智兼備的新世紀人才。
2 高校圖書館實施經典閱讀的困境
經典閱讀推廣屬于閱讀推廣的一部分,仍然是由推廣者、閱讀者、推廣內容及推廣方式等要素在一定的時間場合下有機結合,達到“促進知識分享、提升精神層次、獲得有用信息以及愉悅身心”等閱讀目的[6]。經典閱讀推廣有三個關鍵問題:為什么讀經典?讀什么經典?怎么樣讀經典?目前高校圖書館在經典閱讀推廣中還存在一些不足。
2.1 高校圖書館對經典閱讀推廣重視不足,推廣人員缺乏專業性
很多高校圖書館對經典閱讀推廣重視不足,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臨時抽調一些人員,這些人員對閱讀推廣不擅長,人員之間也不能很好地進行團隊協作,對閱讀推廣缺乏系統的規劃,往往導致閱讀推廣浮于形式主義。
在思想上,閱讀推廣人員沒有從思考我想要推廣什么內容,到思考讀者需要我推廣什么內容。在行動上,閱讀推廣人員沒有從原有的推廣形式到思考用什么樣的推廣形式會有更好的效果。閱讀推廣人員除了需要良好的溝通和組織能力,還需要挖掘讀者的情感需求,需要學習馬斯洛需求、卡諾Kano情感理論、Censydiam用戶動機分析模型等相關理論知識[7],根據大學生的專業、興趣等滿足讀者對經典閱讀的心理需要、學習需要、社會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從閱讀空間、閱讀內容、閱讀方式到精神交流空間方面設計出具有必備屬性、期望屬性和魅力屬性的閱讀推廣方案,讓大學生對經典閱讀有期望,在期望中有驚喜,從而轉變大學生的經典閱讀觀念,明白“為什么讀經典”,提升大學生經典閱讀的動力。
2.2 大學生對經典閱讀熱情不足,推廣內容缺乏針對性
目前大學生專業學習任務重,就業壓力增大,大學生的閱讀偏向于選擇對學習、就業有用的書進行閱讀。課余時間又被網絡、游戲等侵占,大學生用來閱讀的時間明顯不足。另外大學生的閱讀以興趣為閱讀動因,語言是主要障礙,閱讀偏好白話文譯本等[8],同時網絡文化的娛樂性、近現代文學的易懂性更吸引大學生,導致大學生對經典的閱讀熱情明顯不足。筆者通過網站調查了清華大學2020年以及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2021年圖書館的借閱排行,如表1所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當代大學生對經典的關注和閱讀興趣不足。
在大學生對經典閱讀熱情不足的現狀下,高校圖書館在經典閱讀推廣時沒有對大學生的閱讀需求進行充足的調研,對讀者的個性化和隱性化需求考慮不足,也沒有針對性的經典導讀書目,明確“讀什么經典”。
2.3 推廣宣傳力度不足,形式缺乏創新性
閱讀推廣方式是推廣者將特定的閱讀內容推廣給特定閱讀者的方式,是閱讀推廣的紐帶,既明確為什么讀經典,又指導讀什么經典,又要通過營造良好的經典閱讀環境,有效的引導大學生明白“怎么讀經典”。
目前高校圖書館的經典閱讀推廣活動多集中在“讀書月”,但是閱讀推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堅持不懈的努力。而且推廣活動大部分以講座、展覽、征文、朗誦等為主,推廣形式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不夠,不能充分展示經典的真正魅力。如今在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經典閱讀推廣對新媒體的使用不到位。網站、微信、微博的流行,VR虛擬現實技術[9]、5G技術[10]的發展,都給經典閱讀推廣帶來新思路。高校圖書館在進行閱讀推廣時思路要活,眼界要寬,要跟得上大學生的時代變化,不能和大學生有“代溝”。閱讀推廣通過定位活動內涵,構建活動形象,提升活動內容,開發活動資源,創新活動傳播途徑。
2.4 推廣效果反饋獲取不足,溝通缺乏有效性
很多高校圖書館只是單方面的做閱讀推廣,對大學生的反饋信息獲取不足。一方面在閱讀推廣中缺少和大學生的深入交流互動,NLP12條前提假設說溝通的效果取決于對方的反應[11],不能有效獲取大學生對閱讀推廣的反應,就不能更好地制定下一步的推廣方案。大學生在閱讀經典時有一定的隨意性和被動性。閱讀推廣者作為領讀者,建立與大學生良好的溝通,了解大學生所思所想,更容易帶動大學生經典閱讀化隨意為計劃,化被動為主動。另一方面,大學生在閱讀經典時缺乏交流、溝通和分享,而良好的溝通交流能既帶動彼此的閱讀熱情,又能更深層次地理解經典。
3 文化自信視角下推廣經典閱讀的途徑
3.1 提高閱讀推廣人員素質,成立經典閱讀推廣部門
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人員是經典閱讀推廣的組織者、實施者、參與者和引領者,還是經典著作的研讀者、思考者,更是宣揚優秀文化、傳播文化自信的使者。
組建一支合格的閱讀推廣隊伍,成立專門的閱讀推廣部門,負責全校師生的日常閱讀行為調查性研究。對讀者的閱讀心理和閱讀需求進行深入分析,根據本校讀者專業設置以及興趣方向制定經典閱讀推廣計劃及宣傳方案。負責閱讀推廣各項工作的組織和協調,改進經典閱讀推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根據閱讀推廣的效果進行下一步推廣規劃的調整,建立經典閱讀長效引領機制。同時,要嚴把閱讀推廣人員素質關。選擇對閱讀推廣有工作熱情、有豐富知識儲備、有良好的閱讀習慣,且有信息處理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的人組成一支推廣經典閱讀的精英隊伍。閱讀推廣人員定期培訓,與時俱進地掌握經典閱讀的新動向,從而更好地進行活動策劃。
3.2 研究讀者心理和需求,實現導讀服務精準化
要明確讀者的經典閱讀動機,探索讀者對經典的閱讀需求,針對不同的讀者進行選題。(1)通過問卷調查、調研訪談等形式,對讀者進行經典閱讀的需求調研,從空間、資源和服務多角度對讀者情感的需求出發,從讀者的角度以定性為主、定量輔助的方法,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分析大學生的經典閱讀心理與行為提供相應的經典導讀書目。(2)對讀者數據進行抓取,通過借還系統數據、圖書館網站留言板、微信公眾號留言板以及微博對讀者進行畫像解讀
[12],最終獲取讀者對經典書目的興趣焦點。(3)構建大學生經典認知體系,引導大學生根據自身需要,建立對經典的認知體系,第一層次通過閱讀經典文本,領略經典奧妙;第二層次結合讀者所處時代背景,對經典融合再生升華。
3.3 加強經典館藏建設,創建良好經典閱讀環境
第一,建立經典圖書典藏區。高校圖書館里的經典圖書按中圖分類法分散在“百萬”圖書的茫茫書海之中,讀者不容易尋找,且注意力被其他書籍分散。設置經典圖書典藏區,按傳統文化、馬列經典、紅色經典分門別類存放,一目了然,形成清晰的經典文獻紙質資源結構。第二,優化經典閱讀區環境。精心設計經典閱讀環境,裝修別致、古樸典雅的閱讀環境,給讀者創設閱讀意境。如可以用海報、顯示屏等增加經典閱讀氛圍,可以根據中國的傳統節日,布置更換經典閱讀區的環境,再現經典書籍時空,讓讀者穿越時空與經典對話。第三,創建經典數據庫,利用視頻、音頻、網頁鏈接等技術向讀者形象的展示經典內容,讓讀者多渠道獲取經典資源,彌補紙質資源的利用局限。
3.4 融合傳統和現代技術,豐富閱讀推廣方式
3.4.1 發揮傳統優勢,推進經典閱讀
傳統閱讀推廣形式具有形式豐富、感染力強的優勢,經典閱讀演講比賽、讀書沙龍、主題書展、人文經典講座、原創書評專欄、主題行走式閱讀活動、戶外閱讀等各具特色。高校圖書館要根據自身特色探索閱讀推廣的新思路,可以利用中國傳統節日將經典融入節日慶?;顒?,對民族文化承古拓新,也可以利用高校“迎新季”“讀書季”“畢業季”[13]等特殊影響進行經典閱讀宣傳,活躍校園經典閱讀氛圍。
3.4.2 利用新媒體技術,豐富經典閱讀方式
新媒體技術具有強大的多元性和交互性,經典閱讀推廣應積極挖掘新媒體帶來的變革,和線下經典閱讀相輔相成,利用新媒體資源多樣、表現形式豐富、閱讀方式快捷的優勢,制定出內容豐富又有趣味性的推廣方案。圖書館網站是圖書館在網絡上的門戶,為讀者提供豐富的資源、貼切的服務和溝通的橋梁,是宣傳和實施經典閱讀推廣的主要陣地。利用微信平臺進行閱讀推廣,使用成本低,信息推送及時,方便與讀者互動交流。閱讀APP平臺是集資源、閱讀、課程學習、群組交流于一體的在線閱讀平臺,可實現多場景的經典閱讀,虛擬線上和線下互動,在增加閱讀數量的基礎上提升閱讀品質。采用虛擬現實技術(VR)生動的再現古典閱讀環境,讀者也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增加經典閱讀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3.5 推動大學生讀書社團建設,構建經典閱讀校園生態
通過大學生讀書社團凝聚熱愛讀書的大學生,搭建經典傳播平臺,開展讀書講座,進行讀書分享,激發經典閱讀熱情,活躍校園文化氛圍,讓經典走進大學生的生活。在閱讀推廣人員的精心設計下,選擇經典閱讀書單,以圖書館為紐帶,聯合學校各部門對讀者進行經典閱讀指導,比如由文史專業老師指導學生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閱讀,由思想政治老師指導學生紅色經典閱讀等,構建豐富活潑的校園文化生態,推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
4 結語
高校圖書館通過經典閱讀推廣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文化育人的要求,將經典閱讀和文化自信相融合,傳承經典文化,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經典閱讀不能因循守舊、生搬硬套,要在實踐中揚長避短、熔古鑄今,根據學校的定位,經典閱讀推廣要根據本校特色因地制宜、與時俱進,探索適合本校特色的經典閱讀推廣途徑。經典文化是寶藏,經典閱讀推廣是鑰匙,開啟大學生的探寶旅程,奮發圖強,自強不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每一次的閱讀推廣都是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與自豪感的一小步,最終實現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大步。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 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01-27].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趙銀平.文化自信——習近平提出的時代課題[J].理論導報,2016(8):7-9.
[3]王志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19(2):48-49.
[4]徐國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靈魂[J].山東社會科學,2018(6):5-10.
[5]傅偉.公共圖書館引領大眾閱讀的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6):89-93.
[6]謝蓉.數字時代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2(5):23-27.
[7]徐永順,劉淵,周宇,等.大學圖書館用戶多需求深度挖掘設計研究[J].圖書館,2019(6):66-73.
[8]韓田鹿,林琳,賈彬,等.當代大學生古代文學經典閱讀情況調查[J].出版發行研究,2010(6):35-38.
[9]譚博.圖書館開展“VR+閱讀推廣”的基本途徑與實施策略[J].圖書與情報,2017(4):13-17.
[10]楊敏.5G技術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服務探析[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1,39(5):43-46.
[11]汪緒慧.從NLP心理學前提假設的角度看圖書館的管理[J].科教導刊(下旬),2017(18):183-184.
[12]朱東妹.多源數據融合視角下的閱讀推廣用戶畫像構建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1(6):99-105.
[13]張毓晗,喻夢倩,楊家燕,等.高校圖書館嵌入式閱讀推廣實踐與研究[J].圖書館研究,2020(4):9-14.
作者簡介:靳賀敏 (1979),女,碩士,河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和建設。
(收稿日期:2022-03-16 責任編輯:張靜茹 )
Exploration on the Ways of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Jin He-min
Abstract:
Classic reading is the main way to com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establish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confidence.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hree key problems of classic rea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Starting from the study of readers’ psychology and needs, this paper provides readers with accurate classic guidance.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pecial reading promotion organization, w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ading promotion personnel.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ic collection and creating a good classic reading environment,integrating traditional reading promotion methods and modern multimedia technology, enriching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methods and other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hievements of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Keywords:Cultural Confidence; Reading Promotion; Classic Reading; University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