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常福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鄉村教師是發展更加公平、更加有質量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的《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明確提出,要促進師資優質均衡,尤其要引導優秀人才向鄉村學校流動,著力增強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
近年來,沈陽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作為辦好鄉村教育的源頭活水來涵養,不斷強化市級整體統籌、優化用人聚人模式、提升隊伍專業素質、加大待遇保障力度,筑基提質、補短扶弱、做優建強,一支熱愛鄉村、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鄉村教師隊伍正在加快聚集,為構建全市均衡發展的高質量教育體系、打造幸福教育品牌奠定堅實基礎。
不斷開創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新局面
重政治引領,旗幟鮮明作統籌。沈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強化黨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統籌和決策,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工作各方面各環節。深入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共遼寧省委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出臺《沈陽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方案(2016—2020年)》,在《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中心鎮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中心鎮加快聚集”的工作要求。定期召開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標對表中央、省級政策,重點研究鄉村教師“招不來、留不住、教不好”的突出問題,堅持全市統籌、協同發展,教育部門牽頭定向發力、多部門形成合力,持續推動鄉村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不斷向前。
促優質均衡,多措并舉引人才。積極實施“縣管校聘”改革,有效推動鄉村教師輪崗交流常態化,逐步形成城鄉互動、以城帶鄉、協同發展的交流互動、均衡發展格局。在全市范圍內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特崗計劃,“十三五”期間,共招聘鄉村特崗教師1118人,其中體音美教師337人,成為廣大鄉村孩子的藝術筑夢人。新民市堅持每年對鄉村教師在崗情況進行細致摸底,通過“大數據”手段實現精準招聘、動態補充;遼中區主動對接高校,將高學歷人才引入鄉村學校,近五年招聘鄉村教師本科率為99%。
強專業培養,聚精會神強本領。健全鄉村教師分層、分類、分崗精準培訓體系,厚植鄉村教育情懷,提升教學能力水平。自2017年起啟動的“農村校長教師種子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共培養種子校長100名、種子教師400名,組建的100支研修團隊深入各鄉村學校,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結合名優校長工作坊和名優教師工作室建設,組織名優校長教師送教下鄉,以團隊研修、模擬訓練、主題討論等形式開展交流。“十三五”時期,圍繞500余個送教主題,共計完成約2000余課時的送教服務,與10余所鄉村學校開展“點對點”幫扶。委托東北師范大學舉辦4期“沈陽市農村中小學優秀校長高級研修班”,參訓人數百余人。與此同時,農村教學校長培訓、農村骨干校長培訓、農村園長教師培訓、農村音體美骨干教師培訓等各類優培工程,實現了農村教師培訓全覆蓋。
賦發展動能,精準施策優待遇。通過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不斷改善鄉村教師待遇,努力提高鄉村教師職業幸福感。積極落實中小學教師基本工資定期調整、鄉村教師鄉鎮工作補貼、差別化補助等政策,2019年至今總計為8300余名鄉村教師發放補助經費近9000萬元。職稱評審向鄉村教師傾斜,截至2020年,共有3095名符合職稱晉升條件的、在崗30年的鄉村教師通過評審取得了高級職稱資格。完善榮譽制度,實現各類人才項目、榮譽表彰、評獎評優向鄉村教師傾斜,讓鄉村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
給人以星火者,必懷火炬。多年來,沈陽市廣大鄉村教師賡續初心、擔當使命,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他們堅守崗位,致力于鄉村教育事業,用情懷抒寫擔當,用生命踐行使命,如點點燭光,為農村孩子點亮夢想,為鄉村發展注入力量。
站在新時代、立足新起點、謀劃新發展,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行動,繼續為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和鄉村教育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為教師扎根鄉村學校任教解決后顧之憂,構建一套全口徑、全鏈條的政策體系,系統提升鄉村教師綜合素質能力,全面推進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引導鄉村教師努力成為有大學問、大情懷、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讓廣大鄉村教師從“不一般”的工作中得到尊重、感知溫暖、憧憬未來。
致力打造鄉村教師隊伍人才高地、創新高地
堅持舉旗鑄魂,著眼“不一般”的使命,夯實師德師風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鄉村教師隊伍的第一標準,把政治素質過硬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廣泛組織鄉村教師開展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學習實踐活動,加強鄉村學校教師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鄉村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做鄉村教育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堅持固本強基,聚焦“不一般”的職責,增強專業素質能力。積極探索與師范院校的定向培養計劃,繼續深化鄉村教師素質提升計劃,采取頂崗置換、網絡培訓、送教下鄉等多樣化形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支持鄉村教師自主選擇參加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為其提供資金、時間的充分保障。支持鄉村教師到城區參加跟崗脫產培訓,全方位沉浸式體驗城區優秀教師、優質資源的教育教學全過程。
堅持提質增效,立足“不一般”的環境,提升綜合治理水平。持續實施鄉村教師特崗計劃,不斷完善鄉村教師來源渠道拓展計劃。建立由鄉鎮黨委、政府、村委會、學校等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定期研究解決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困難。完善鄉村教師績效工資管理辦法。加快建立以能力、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解決重資歷、輕業績,重論文、輕貢獻,重數量、輕業績的問題,適當延長評價周期,減少過程考核。
堅持守正創新,激發“不一般”的潛能,豐富成長發展內涵。建立鄉村青年教師成長檔案,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在提供“外部支持”的同時激活其“內生動力”,鼓勵青年教師變“應為”思想為“可為”擔當。策劃開展“尋找鄉村大先生”“尋訪鄉村好老師”等活動,講好新時代鄉村教師的故事,樹立精神標桿和學習榜樣。鼓勵優秀退休教師作為鄉村教育志愿者開展豐富多樣的支教活動。積極鼓勵、支持社會力量關心鄉村教師,提升鄉村教師關愛基金、獎勵基金支撐能力,營造良好氛圍。
廣大鄉村教師默默在一線守護孩子的幸福和成長,沈陽市也將盡全力守護鄉村教師的堅守與夢想。為實現讓鄉村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的目標,沈陽市一直在匯集各方力量出真招、見實效,堅持深耕、細耕、精耕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責任田”,用心、用情、用力為推動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高質量保駕護航,持續打造幸福教育品牌,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