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 要]在我國縣級融媒體發展的過程中,時代發展也對其提出了全新新聞業態的發展,以及有效地引導和服務基層群眾的工作要求,這也對縣級融媒體的人才專業素質以及結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縣級融媒體在人才方面存在著人員組織結構不合理、專業知識儲備技能不夠全面等多種問題,直接影響到縣級融媒體作用的發揮,這也不利于我國媒體行業的快速穩定發展。本文通過分析縣級融媒體人才困境成因,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人才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G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2)10-0067-03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2018年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建設,引導和服務群眾的要求,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的縣級融媒體建設已經進入了國家層面的議題中。縣級融媒體作為與基層群眾最為接近的信息通道,本身承擔著新聞宣傳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優化功能,也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治理目標的重要環節。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縣級融媒體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人才問題較為突出,直接影響到縣級融媒體作用的發揮。本文通過分析縣級融媒體的人才困境成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以便為今后我國縣級融媒體人才體系的擴展提供參考。
(一)人才的概念
人才是指各行各業發展過程中的典型人物,具體而言,是那些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儲備的,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對于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人員的統稱[1]。人才是人力資源中那些具備較高專業素質和能力的勞動者,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
(二)融媒體的概念與分類
融媒體是一種各種媒體展現出一體化、多功能發展的趨勢,換言之,是以互聯網這個載體作為出發點,將廣播、電視、報紙等這些存在共性以及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實現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的全面整合的全新媒體。融媒體本質上是一種將發展作為前提,全面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優勢,發揮多媒體共同競爭力的一種現代化媒體發展理念。根據媒體融合發展理論,總結基層實踐經驗,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概念可以定義為以互聯網為平臺,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新媒體化為方向,以融合創新為手段,以輿論引導為主責,以服務群眾為宗旨,負責統籌縣域時政要聞、政務信息、公共信息、商務信息、服務信息等各種信息的生產、匯集、交互、分發流程的機構。
(三)縣級融媒體的功能
我國縣級融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總體上呈現如下幾個功能:第一,主要輿論陣地功能。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新聞宣傳、廣播電視管理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制定并實施中心發展規劃和管理辦法,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融媒體中心能夠在吸引所處地區用戶群體的情況下,依賴新媒體社交平臺打造出一系列的新聞客戶端。在新聞宣傳的過程中,能夠以當地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眾信息需求的多樣化發展作為出發點,生產高質量的新聞信息。同時能夠借助直播、微電影、短視頻等多種媒體形態產生有影響力和感染力的新聞報道,并及時回應各種負面信息,對于那些存在爭議的議題也能夠實施正面的引導。第二,所處區域的綜合服務平臺功能。圍繞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級有關要求,確定宣傳重點,把握好輿論導向和宣傳口徑。融媒體在黨建方面能夠完善黨建的新聞管理以及在線培訓、考核效果、評估等多項黨建服務工作[2]。從政務層面看來,縣級融媒體的建設能夠通過改善互動渠道,進一步拓寬基層群眾參政議政的空間和渠道,也能為基層群眾提供包括文化教育、信息查詢等各種社會生活服務。第三,社區的信息樞紐功能。加強對外新聞宣傳,開展對外新聞媒體聯系聯絡,拓展對外宣傳渠道和平臺。開發廣播電視、報紙、新媒體及其他媒體資源,增強綜合發展能力。融媒體中心所在的區域,能夠為其附近社區成員提供良好的信息交互空間,并能夠通過深層的基層群眾調研,以便在了解群眾真實信息需求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融媒體的各項功能。
(一)縣級融媒體人才困境的成因
1.縣級融媒體人才缺乏內部沖突
當下我國縣級融媒體出現人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人才缺乏導致的內部沖突。在融媒體建設營運的過程中,對于上級的政府部門存在著較為顯著的依賴。存在于縣級融媒體上的各種報道,成為當地政府的信息公告欄,并且平臺諸多功能也未能由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全面開發。我國縣級融媒體在建設的過程中,絕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都是從原來的縣級廣播電視臺和縣級報社轉變而來的,這些人員對當下的融媒體發展還未形成一個深入了解,在工作中彼此的思維交流和碰撞所形成有關融媒體建設的全新想法還處于稚嫩階段,人員專業素質跟不上融媒體的發展要求,影響了融媒體建設的實際質量以及功能的發揮。
2.人才結構不合理
以目前我國縣級融媒體的建設情況來看,其中的中心員工基本都是由之前的廣播電視臺和報社的各工作職員轉變而來的。這些員工因為過去長時間從事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的媒體業務,并未對移動新媒體和融媒體發展趨勢形成應有的了解。縣級融媒體在區域局限性和薪資待遇等方面的原因,無法通過吸引高素質的融媒體專業新聞人才組建專業工作隊伍,直接導致縣級融媒體的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仍舊維持著傳統的運作方式。
3.社會經濟需求差異
在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影響下,在縣級融媒體的建設過程中,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具備互聯網思維,堅持移動優先的策略。在融媒體持續發展的影響下,曾經的新聞信息受眾也逐漸變成了用戶,也能夠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但目前縣級融媒體建設過程中的工作人員仍舊延續著傳統的媒體報道思維,導致各項新聞報道以及節目內容無法吸引受眾群體的關注[3]。同時這些原屬于廣播電視臺和新聞中心的工作人員,年齡普遍較大,接受新觀念的速度較慢,仍舊習慣于自己原屬專業工作能力的提高,忽視對于新媒體技術的研究,導致其專業能力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之間出現脫節現象。
(二)人才在縣級融媒體發展中的重要性
一個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縣級融媒體專業人才,能夠憑借互聯網思維,在轉變之前單一化媒體信息傳播方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短視頻平臺以及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平臺及報刊,組建立體化的信息傳播渠道體系,能夠及時收集分析目標受眾群體的意見,針對新聞節目的內容和信息進行優化,持續提高受眾群體對縣級融媒體的歸屬感和黏性。縣級融媒體發展建設所需的專業人才也需要全面掌握媒體的技能,做到在新聞事件發生之后,使用多種方式采集、編輯并及時發布新聞信息,幫助目標受眾群體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社會熱門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進一步提高新聞信息傳播的實效性。
(三)縣級融媒體對人才的新要求
以目前我國縣級融媒體的發展看來,其所需要的專業人才需要優先具備互聯網思維。在融媒體發展的影響下,傳統的新聞媒體信息受眾也逐漸轉變為用戶角色,成為信息傳播過程中的產生者。縣級融媒體的工作人員需要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傳播理念,制作符合其信息需求的節目內容。縣級融媒體的建立也意味著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掌握全媒體編輯技能,確保能夠在社會熱點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由專業人員根據身邊已有的設備,及時進行現場畫面的采集,并上傳到融媒體的編輯后臺,由編輯人員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新聞畫面的裁剪,配合各種制作手段,在最短的時間讓用戶知曉自己所處地區內發生的各種社會熱門新聞事件。
(一)加強人才市場化
在縣級融媒體建設發展的過程中,人才作為其中的重要基礎資源,需要通過實現人才的市場化發展組建組織結構合理且數量符合要求的專業融媒體工作隊伍。這里所提到的人才市場化發展,優先集中在人才招聘渠道的市場化發展,需要摒棄之前單一化的內部招募方式,以網絡化平臺作為基礎,向社會范圍內廣泛發布融媒體方面專業人才的招聘信息,通過嚴格的知識理論、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審核,招募高素質的融媒體建設人才。薪酬制度作為留住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要基礎因素,薪酬體系也需要實現市場化發展。基本薪資需要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進行合理調整,績效工資則需要根據融媒體建設發展過程中工作人員工作崗位的具體內容、價值高低、當月的工作績效等多項因素進行綜合的考量,建立一個層次化的市場化薪酬體系。
(二)建立多元化的融媒體人才渠道
縣級融媒體想要獲得高素質專業人才,人才渠道需要實施多元化發展。網絡求職作為人們工作申請的主要渠道,在當前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的前提下,縣級融媒體建設也可以在網絡上發布相關的員工招聘信息,從社會范圍內吸引高素質的媒體建設人才。積極向人力資源部門溝通,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招聘會或組織專場的融媒體招聘會。現場招聘會則更加適用于融媒體建設過程中各種基層員工的招募,可以在政府下屬的人才機構以及高校的就業中心中舉辦,以此為縣級融媒體建設提供足夠的后備人才儲備[4]。其次,可以在各類媒體上廣泛發布有關招聘信息。最后,可與互聯網創新企業、地方高校合作引進人才,也可以嘗試通過獵頭公司尋找高素質人才。縣級融媒體在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在贏得上級政府資金支持的前提下,交由獵頭公司尋找有關融媒體建設方面的專業人才[5]。
通過拓寬融媒體的人才招聘渠道,能夠幫助縣級的融媒體擁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推動縣級融媒體的快速穩定發展。
(三)構建縣級融媒體人才平臺
在縣級融媒體招攬到所需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后,還需要搭建良好的發展平臺,以提高專業人才對縣級融媒體的歸屬感。首先,上級部門應在職稱評定等方面對縣級融媒體進行傾斜,幫助縣級融媒體留住人才[6],如2018年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浙江省文化廳、浙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對本省的文化和廣播影視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進行了調控,對于市、縣(市、區)廣播電視臺、鄉鎮廣播電視站以及經國家批準設立并列入事業機構編制管理范圍的網絡廣播電視臺、音視頻網站等單位,可適當提高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控制比例,這對于一些高素質有才能而苦于單位職稱空位有限無法晉升的的專業人才來說,無疑是一個激勵人心的好消息。拓寬和暢通人才晉升渠道[7],實施中層干部競聘上崗,工作人員崗位實行雙向選擇。
其次,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多元評價,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離,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競爭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奮發向上、力爭上游的良好氛圍[8]。
最后,在獎勵機制建立完善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立新媒體創新獎金及首席崗位等措施,為優秀的高素質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和發展空間。新聞工作考評方法的改革,也能夠引導員工積極地參與到新媒體的新聞生產中,促使工作人員逐漸從單一的勞動轉變到多元化的勞動。
縣級融媒體建設已經成為國家層面關注的重要工作內容,但其中存在的人才組織結構不合理、專業素質較低等問題,卻直接影響到縣級融媒體的快速建設以及作用發揮。縣級融媒體需要在人才市場化發展的基礎上,建立多元化的融媒體人才渠道,組建完善的融媒體人才發展平臺,做到從高素質人才的開發、培訓、留用多個層面提高專業人才素質,為縣級融媒體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持。
[1]駱怡.紓解縣級融媒體人才之困策略探討——以“廣西云·賀州融媒體學院”為例[J].新聞潮,2021(07):29-30+39.
[2]潘惜華.融媒體人才的培養及用人策略——以縣級融媒體為例[J].人才資源開發,2021(06):12-13.
[3]吳柳林,都宛君.縣級融媒體人才需求與培養轉向探討[J].新聞潮,2021(01):28-30.
[4]謝傳信.融媒體下縣級傳統媒體人才隊伍建設探析[J].中國報業,2020(20):48-49.
[5]鮑高齊.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路徑——以鳳凰衛視《全媒體全時空》節目為例[J]. 傳播與版權,2015(10):95-96.
[6]汪震宇,張小強.論媒介融合對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及其應對[J].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119-122.
[7]探索媒體融合對策 尋求轉型發展路徑新研所 《四川省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與發展》課題結題研討會順利舉行[J]. 西部廣播電視,2020(23):242.
[8]謝新洲,朱垚穎,宋琢謝.縣級媒體融合的現狀、路徑與問題研究——基于全國問卷調查和四縣融媒體中心實地調研[J].新聞記者,2019(03):5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