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婷
[摘 要]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了科研技術的進步,對我國科研事業單位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后勤服務管理部門是科研事業單位管理的重點,對單位的正常運行有一定的影響。目前科研事業單位的后勤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管理方式較為落后,導致后勤工作的效率低,不利于事業單位長遠發展。為此,需要對后勤服務管理進行優化,提升管理的質量,以此為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員提供高質量的后勤保障。文章將分析科研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管理質量的提升措施。
[關鍵詞]科研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管理質量;提升;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2)10-0094-03
科研事業單位的發展,離不開后勤保障工作的支持。后勤部門的服務管理涉及的范圍比較廣,主要包括安全生產、辦公用房管理、節能減排、食堂管理等,如何優化后勤管理部門的資源,實現合理資源配置,是后勤服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后勤服務人員的意識,決定了對工作的態度,會影響后勤服務質量。科研單位后勤管理改革,需要根據后勤服務的內容,制定合理的管理體系,保證后勤服務管理的效果,促進科研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
后勤服務保障部門,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并且工作范圍覆蓋較廣。做好后勤服務保障部分的管理工作,是科研事業單位正常運行的基礎,所以需要了解后勤保障部門的管理需求與特點,才能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后勤服務保障部門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管理工作具有全面性。后勤工作從內容上來說,涉及科研人員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主要是指在去除科研管理、科技服務人事教育、財務等職能部門工作外,剩余的工作要由后勤綜合部門完成。這樣就導致后勤服務管理工作內容多,并且涉及的人員和科室也比較復雜。其次,后勤管理工作的時間不確定。后勤工作融合在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使得后勤工作的時間存在不確定性[1]。所以后勤人員要時刻待命,經常加班加點完成工作。再次,后勤服務管理工作具有輔助性與服務性。后勤工作主要是為了服務科研工作,保證其順利開展,屬于輔助性的工作。后勤工作看似無足輕重,但在科研工作中,細節決定成敗,稍有延誤則可能帶來不良的后果。所以工作必須要認真對待,做好服務工作,保證工作到位。最后,后勤工作具有政策性。后勤部門的工作與科研單位的工作人員有密切的關系,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也是單位管理效率的體現,需要遵循領導的指示,按照單位政策要求開展工作。
(一)管理服務理念不到位
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發展背景下,科研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也不斷發生變化,給后勤服務管理工作帶來了一些影響。科研事業單位后勤工作的主要職責是管理與服務,不僅要發揮自身的管理職能,做好房屋、水暖電氣、伙食以及綠化維護等工作,還要為單位職業和科研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2]。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科研事業單位的后勤從業人員,總體的服務意識與意愿較低,思想固化,并且具有濃厚的行政色彩,無法適應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需求。另外,在開展后勤服務管理工作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對于管理與服務的職能認識不到位,容易混淆兩者的界限,并且未樹立現代化的服務理念,對后勤工作定位不準確,管理服務理念不到位,導致管理沒有得到強化,服務質量也無法得到提升。
(二)后勤管理重視程度低
后勤服務管理工作,雖然不是單位運營中的中心,但是會影響單位中心部門工作的開展,并且對單位的全局發展也有直接的影響。在實際發展中,部分科研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并未意識到后勤服務的重要性,只是將后勤管理工作停留在口頭和文件中,現實工作中仍然存在重科研輕后勤的現象,重視科技工作人員的付出,忽視后勤管理工作的開展,造成單位對后勤服務管理的重視程度較低。在此背景下,部分科研人員認為自己從事的工作比較有技術含量,有一定的優越感,并且不尊重后勤人員的付出,影響了后勤工作的效率。同時,一些科研事業單位認為后勤服務保障工作不重要,可以直接承包給社會相關單位,這樣既能減少人員開支,又能降低管理成本。
(三)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
科研事業單位后勤工作,囊括的工作內容與范圍比較大,其中有安全生產、國有資產經營、物業管理、綠化維護、食堂管理等。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一些事業單位的后勤管理制度,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依舊延續傳統的方式。在科研事業單位的不斷發展、內部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傳統的管理制度,無法適應單位現階段的需求[3],并且部分剛需領域還存在管理制度空白的情況,不能體現公平與效率原則,使得后勤人員形成了干多干少一樣的心理,不利于調動后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后勤工作中組織架構更新比較慢,人員職能的劃分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多種方式重疊的現象,造成后勤部門中一個人管理多件事,工作完成存在延時性,難以提升后勤服務工作效率。另外,科研事業單位在進行改革中,建立了合理的薪酬激勵制度,主要適用的對象是科研體制的相關人員,不包括后勤服務人員。由于激勵制度的缺乏,后勤服務工作在實際開展中,有較強的隨意性,不利于確保后勤服務的質量。
(四)后勤隊伍建設滯后
科研事業單位的后勤部門人員的學歷普遍較低,知識結構不合理,并且存在老齡化嚴重的問題,制約了后勤服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同時也加大了后勤隊伍建設的難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科研事業單位的后勤服務部門,工作人員工勤崗位居多,薪資待遇較低,并且沒有制定合理的激勵制度,無法調動后勤人員工作的熱情,難以有效強化后勤隊伍建設;第二,部分單位的后勤工作人員文化水平較低,對工作的認識不到位,不能熟練地應用電子化辦公軟件,人員服務專業性不強,影響后勤隊伍的服務質量;第三,后勤服務工作崗位對人才的吸引力較差,整體的晉升空間小,導致專業型技術人才在選擇就業時,會優先考慮專業技術崗位,而不是后勤技術崗位。這樣就造成后勤部門不僅缺乏專業型的技術人才,還缺乏懂管理會經營的復合型人才。
(一)提升后勤人員服務意識
想要穩步提高科研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管理工作的效率,需要對后勤服務管理理念進行創新,加強對后勤人員的思想教育,提升后勤人員的意識[4]。后勤服務工作的開展,依賴每一位后勤人員的付出,只有統一后勤服務意識,才能保證后勤服務水平。在此過程中,需要深化后勤改革,優化后勤資源,堅持“科研人員的滿意度是檢驗后勤服務質量的第一標準,始終把保障科研正常運轉作為后勤員工的第一職責”的服務理念,保證后勤的安全生產,為科研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后勤保障。同時,還要引導后勤服務人員轉變角色,從被動要求服務轉化為主動提供,將服務工作的中心前移,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提高服務的質量,滿足服務對象個性化的需求。另外,為了保證后勤工作實現與時俱進,需要創新后勤工作的服務模式,使其在本職工作中,注重自身的服務質量,自覺提升自身業務技能。為此,相關部門要定期對后勤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幫助提升后勤人員的意識,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推動服務質量的提升。
(二)形成完善的后勤服務管控機制
目前,科研事業單位后勤管理的方式比較落后,并且存在流于形式的現象,導致后勤服務工作效率不盡如人意,所以要對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完善后勤服務管控機制。后勤管理工作是保障科研單位各項活動正常運轉的前提,完善管理制度能夠使后勤工作有章可循,符合現代管理的需求,并且能夠提高后勤工作的質量與效率[5]。第一,制定崗位調轉制度,對服務意識強、工作表現突出的后勤人員,優先考慮由工勤崗位調轉到管理崗位,激發后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以此完善激勵機制;第二,加強對管理工作人員的作風建設,使其能專心于本職工作,保證后勤服務管理高效、透明、公正,這樣不僅能加強后勤監管力度,還能提高采購、調配等工作的實效性;第三,制定明確的管理制度,使后勤工作人員明白自身的職責,了解工作重心,減少出現互相推脫責任的情況;第四,借助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后勤服務管理平臺,根據不同的工作崗位,設定相應的工作日記,并能實現自動提醒,避免出現工作遺漏,確保后勤服務工作的質量,能為科研工作的持續發展營造完善的制度基礎。
(三)加強精細化管理
科研事業單位后勤工作能夠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系列的貼心服務,對科研工作的開展有積極的影響。為了保證后勤服務管理的質量,可以對后勤工作采取精細化的管理,從后勤工作的細節入手,保證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要根據科研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后勤管理的計劃,將其分為不同的階段。同時,制定明確的計劃目標,采取責任到人制度,分工合作,并加大對檢查與考核環節的重視,推動管理計劃的落實,調動后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其次,后勤規章制度實現精細化管理,抓住工作的重點,制定細致的管理方案。如后勤資產制度、食堂負責人崗位職責、財務借還制度、車輛調動制度等,不同的規章制度要明確責任與義務,保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并且方便后續監督工作落實。采取精細化管理能夠充分發揮后勤部門的作用,進而促進科研工作順利開展。
(四)健全后勤人員工作考核制度
在社會不斷發展背景下,管理理念隨之創新,推動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科研事業單位后勤服務工作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為了保證后勤工作的管理質量,需要建立相應的績效考核機制,并且采取剛柔并濟的方式推行管理[6]。在此期間,需要加大對管理制度的創新,與時俱進地補充與調整管理條例,做好前期的指導與培訓,保證工作人員能夠明確自身的崗位職責,對于工作任務做得心中有數。同時,還需要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在職稱評聘工作中,對于完成工作指標并且表現良好的后勤人員進行晉升,激勵其他工作人員向優秀后勤員工看齊;對于工作上出現疏忽、未能完成指標的員工,也要給予相應的懲罰。只有將后勤人員工作考核制度量化,才能實現后勤工作的公平與公正,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感,確保管理工作開展效率。
(五)注重提高后勤人員能力
后勤服務是科研事業單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后勤管理隊伍,才能保證后勤管理的質量。后勤人員是否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后勤服務的效果,所以要注重提高后勤人員的能力[7]。首先,要對人才聘用環節進行把控,采取競爭上崗、雙向選擇的方式,挑選高素質熱愛后勤工作的人才。這樣能夠保證后勤服務人員的素質與能力,保證后續工作的質量。同時在后勤部門內部建立人才選拔制度,遵循以人為本、量才施用的原則,篩選單位管理人才;其次,注重對科研事業單位后勤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及時接收到當前新的后勤工作方法,掌握后勤管理與經營的方式,提升后勤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推動后勤服務管理邁向新臺階,保證科研事業單位后勤服務工作質量的提高。
(六)推動市場服務理念發展
后勤工作的開展,不僅要為本單位提供服務,還要能夠創造相應的效益,形成良性循環,推動后勤服務管理質量的提升。因此,需要與市場發展相結合,提高單位資產的使用效率,做到服務與市場聯動。一方面要做好后勤部門的本職工作,保證后勤管理的效率,并且要從后勤現有資產入手,依靠自身的力量,盤活現有資產,對不適宜社會化管理的內部環境維護、水電暖以及辦公設施維修等工作完善,保障后勤工作的主動權。另一方面還要樹立購買服務觀念,將不同企業的維修工作引入社會服務,利用市場對單位后勤服務工作進行調節,減輕管理壓力,完善服務工作社會化。
綜上所述,科研事業單位的后勤部門工作繁雜,與科研活動開展有直接的關系。為了保證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加大對后勤服務管理的重視,提高后勤服務人員的意識,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和相應的考核制度,不斷提升后勤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保證后勤服務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動科研單位的持續發展。
[1]肖紅艷.基層科研事業單位后勤部門工作的現狀及對策分析——以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種場為例[J].今日財富,2021(01):61-62.
[2]馮素軍.企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管理質量提升舉措探析[J].中國市場,2020(06):100+122.
[3]成潔.科研事業單位行政后勤管理現狀與改革思路[J].江蘇科技信息,2012(11):51-52.
[4]劉曉艷.淺談事業單位后勤保障部門在轉型期的財務管理[J].中國中小企業,2019(10):150-151.
[5]夏娟.行政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管理質量提升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9(13):160.
[6]沙小蘋,李晨倩,陳林生,施政曉.基于“結果鏈”框架下公益一類衛生事業單位后勤社會化服務現況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8):25-27+29.
[7]吳金星.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管理質量提升策略分析[J].辦公室業務,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