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標
摘 要: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中,書法作為一種藝術與精神方面的象征,對于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弘揚我國民族內涵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毛筆書法眾多的字體當中,楷體字以其“橫平豎直”“端正安穩”的特性成為初學者習字的首選。但是,即使是簡單的楷體字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結字方法,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
關鍵詞:毛筆書法;結字規律;間架結構
《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是由清末楷書大師邵瑛所著,再由清末書法家黃自元于光緒十年臨摹而成的一種總結漢字結構組合規律與書寫方式的方法。只要在楷書練習過程中加強對《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的參考與運用,就可以幫助習字者寫出端正安穩而又富有美感的楷體字,因此對后世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一、左右結構結字參考
在使用毛筆書寫楷體左右結構的文字如部、績、議、幼等字的過程當中,根據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書寫者可以按照字形選取相應的結字方式。例如,左右結構的“伊”字,這個字是以左右結構的右半部為主,而且呈現出左撇右豎與左偏旁小的特征,因此應取九十二法中的“讓右”“右占”“左旁小”三法,將“伊”字的右半部分寫的長而豐滿,而將左半部分寫的稍短且向上取齊;再比如左右結構的“部”字,就可以取“讓左”“左占”“右邊小”三法,將“部”字左半部分寫的大些,右半部分寫小些并向下取齊。
二、上下結構結字參考
在上下結構的楷體文字書寫中,書寫者需要根據文字的具體結構,參考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選擇正確的結字方式。例如,上下結構的“宇”字,因為其上方是寶蓋頭,雖然字形以寶蓋頭下方的“于”字為主,但“于”字整體仍然應按照九十二法中的“天覆法”,縮在寶蓋頭的下方,而寶蓋頭的勾則應當遵循“寶蓋之勾,如鳥視胸”的寫法;再比如上下結構的“孟”字,因其下方的“皿”如同底托,且整字以下部為主,因此需要遵循“地載法”與“下占地法”,將下方的“皿”字寫得稍寬,從而完整托住上方的“子”字。
三、左中右結構結字參考
在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當中,對于左中右結構的漢字的結字方式也有一定的描述,可以幫助書寫者更好地寫出左中右結構的楷體字。例如“衡”字,屬于左中右結構以中間為主的漢字,因此需要遵循“三合法”與“中間占法”,將“衡”字中間的部分寫大寫正;再比如繁衍的“衍”字也屬于左中右結構,但卻以左右部分為主,因此應當遵循“三合法”與“右左占法”,將中間部分的“氵”寫正,寫小,才能使“衍”字看起來更加協調。
四、上中下結構結字參考
在使用楷體書寫上中下結構的字時,書寫者也可以參照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的相關內容來調整自己的結字方式。比如,蒸籠的“蒸”字就是典型的上中下結構的字,而且“蒸”字很明顯以中間為主,因此需要在書寫的過程中遵循“中間占”與“三聯法”這兩種寫法,均勻分配“蒸”字上下兩部分的長短,并且將中間的部分寫得更大;而在另一種上中下結構的文字,如“高”字的書寫過程中,就需要遵循“地載法”“上下占法”與“下占地法”,將“高”字下部寫大寫寬,中間的“口”字寫小,使下方的“冋”能夠托住“高”字的上半部分。
五、半包圍結構結字參考
在書寫半包圍結構的楷體字的過程當中,書寫者需要注意調整自身的結字方式,才能寫出更優秀的楷體字。比如,“左”字屬于右上包圍結構的半包圍結構文字,應當采用“畫短撇長”的方法進行書寫,但部分右上包圍結構卻要用“畫長撇短”的書寫方法,如“右”“有”等字;而在常見的左三包圍結構文字如“臣”“巨”等文字的書寫中,則需要書寫者遵循“左豎不嫌長,右豎不嫌短”的原則進行書寫。半包圍結構的字形多而復雜,需要書寫者根據選擇的字形確定相應的結字方法。
六、全包圍結構結字參考
全包圍結構的文字在字形上與半包圍結構的文字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但由于其外部結構直接決定了整個字的大小,因此需要書寫者格外留意對全包圍文字的字形與結字方面的控制。例如,在“因”“固”等全包圍結構文字書寫的過程當中,書寫者就需要按照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中的“左右有直”“下畫微長”等方法,將全包圍結構文字封口的下畫寫得更長,以此與右豎的末尾相接,同時將文字向左收縮,向右延伸,從而提升文字的整體美感。
七、鑲嵌結構結字參考
在種類繁多的漢字當中,鑲嵌結構的文字數量不多,尤其是常用字可謂鳳毛麟角,但在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當中,對于鑲嵌結構的文字也有一定的描述。例如,在書寫“爽”字這個鑲嵌結構的文字的過程當中,由于在“爽”字內部鑲嵌有四個×形的字根,符合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中“內為四疊”的字形,因此需要將內部的四個×進行均勻緊密的排列布置,才能使“爽”字的字形更加美觀。
八、單一結構結字參考
單一結構文字指的是不存在任何結構上的劃分,只有自身一個部件的漢字,因此也被稱作獨體字,如“一”“日”“中”“人”等常見文字都屬于單一結構的文字。在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當中,關于單一結構文字的書寫規范方式有很多,比如“中”字,就需要使其豎筆貫中,狀如懸針;而“單”字卻恰好與“中”字相反,需要豎筆下段如同垂露,否則就會顯得字跡無力。總之,對獨體字的結字,需要書寫者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
結束語
作為我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傳統書法值得每一位中國人進行學習,而楷體字則是學習書法所必需的入門內容。借助《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的幫助,人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不僅能加深對楷體字字形的了解,更能加深對漢字結構的認知,從而為之后的書法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永玉.《大字結構八十四法》與《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比較——兼及漢字楷書結字法體系建立[J].中國篆刻(鋼筆書法),2021(2):89-93.
[2]劉其蕓. 黃自元書法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9.F68B8262-EF2D-49DC-A2AD-54C162E2A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