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昕
摘? 要:在初三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的重點,也是難點。閱讀教學效果的好與不好將直接關系到初三學生升學成績所能夠提高的空間。初三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節點,初三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但是在對事物的理解上仍然需要老師給予科學有效的引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點,培養他們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以下從初三階段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出發,提出了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若干中肯建議,希望能夠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三語文;閱讀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前言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課程中的主要部分,是提高了學生語言理解與感悟能力的重要,只有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才能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初三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任務,是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綜合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中有意識的向這方面引導。
一、運用朗讀,提高學習者的漢語感知與理解能力
在閱讀課堂中,我們不但自己要能夠聲情并茂地朗誦,更關鍵的是要帶領學生一起聲情并茂地朗讀,引導學生養成對閱讀文本聲情并茂的朗誦習慣。我們可以結合課文內容,以豐富多彩的方法開展誦讀指導活動。如配樂朗誦、示范朗讀、用多媒體帶讀、理解性誦讀以及個性化朗誦等,學生可以從各種誦讀形式中很自然地走進文章,體會到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教學《出師表》這一課時,老師可以根據文章特點開展這樣一些誦讀活動。首先,由老師示范朗讀文章,學生傾聽并試著品味作者的情感基調;然后,老師通過播放電影配樂的朗讀版,學生對其進行跟讀、模仿,借助背景音樂進一步品味作者的情感基調;接著老師引導學生自主誦讀,對其中的生字、難字等自主掃出文字障礙;最后,老師指導學生可以自由選讀自己最想要朗讀的美詞佳句,領會這些文字的妙處。如此一來,學生可以在多姿多彩的誦讀活動中,自由地、全面地、徹底地認識文章。由此可見,課堂中為學習者留出自由朗誦的空隙,不但便于學生梳理文字的脈絡層次,更便于他們深入地咀嚼作品的思想情感,為提高他們的漢語理解與綜合思維能力打下基礎。
二、引導交流互動,增強學生對文字的獨立理解能力
初三的學生對課文文本都有自己的認識與見解,所以,在上課之前我們就應該多多創設交流互動中的問題情景,給學生們提供提出自身見解和看法的平臺,在與學生交往互動過程中也適時予以激勵與指導。
如教學《范進中舉》一文時,范進中舉后胡屠戶和鄰居們爭相巴結討好他,前后態度的驟變是為了日后能從范進那里得到他們所想要的利益。這時候我們要進一步啟發學生:“作者的寫作意圖難道只在于展現市井中的人際關系嗎?要是這樣,我們認識范進這一角色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呢?”基于這樣開放性的、能夠引起學生鉆研興趣的問題的設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層層深入的交流中,越來越感受到文章的主題思想在于:以范進中舉這件事作為契機,用范進和胡屠戶這兩個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夸張諷刺的文學筆調,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精神殘害,封建科舉制度對一般社會民眾思想的桎梏活靈活現的向讀者展現了出來,無情的鞭撻了當時崇尚功名富貴的社會骯臟思潮,生動揭露了科舉制扭曲人們心靈的社會現實。
三、鼓勵學生質疑,提升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對于初中的語文閱讀教學,老師應該教導學生學會質疑,并了解一些質疑的方式,這才是提高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最重要。
如教材《孔乙己》一篇中,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的環節,以文章中的“笑”作為思考的發散點對文本內容進行理解。這樣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把對“笑”的理解表達出來:“我”的笑是解脫的笑,“眾人”的笑是嘲笑的笑,是一種麻木不仁的笑,“掌柜”的笑則是一種沒有人性的體現。如果此時有學生對于這個“笑”還沒有理解,或者他認為自己對“笑”的理解存在異議,或者對于“笑”存在更多的疑問,那么我們可以把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例如,為什么幾乎全部的人都要嘲笑孔乙己?作者這樣設計的用意何在呢?我們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這不僅更有助于孩子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對自身觀點的總結概括能力。
四、厚積才能薄發,注重閱讀積累
摘抄也是讀書積累的一個很有效方式,通過堅持不懈地對優美的字、詞、句的摘抄總結以及記憶,會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從而提升了讀書的效果。
課外閱讀也是學生閱讀積累的有效途徑。教師在給學生們介紹閱讀的書籍時,并不是僅限于《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抑或《哈姆雷特》《簡愛》這類型的圖書,還需要給學生們盡量多地介紹那些能反映真實社會、體現當今世界的新書,像是訂閱一些期刊和文學雜志都是很不錯的,他們的內容緊跟時代,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時也易于理解,最重要的是,在篇幅上相對靈活便于閱讀,也有固定的面向讀者的周期。
結語
對于初三的學生而言,升學壓力是不言而喻的。在語文教學中,尤其是閱讀教學上,我們的老師們要盡量增強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并活躍學生的思想活動,讓學生在緊張的初三復習中能夠收獲閱讀所帶來的情感體驗,所帶來的樂趣和放松,這也是閱讀所能夠給予學生的正面的能量。
參考文獻:
[1]趙青艷. 試論初三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創新[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1.
[2]鐘飛生. 著眼構建閱讀策略的初三語文教學[J],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