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萍
摘? 要:賞識教育不是表揚加鼓勵,而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是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賞識是打開孩子心靈的一把金鑰匙。孩子天生是一張白紙,沒有瑕疵,教師要懂得去賞識每一個孩子。孩子的所經歷的學習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本文就賞識教育做簡單闡述。
關鍵詞:賞識;幼兒園;角色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全身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同時在十九大的精神感召下,在新《綱要》指導中,我無數次地審視自己平凡而又神圣的職業。我清楚地明白:作為新時代教師我應以怎樣的姿態迎接新時代的挑戰,以具備怎樣的文化素質在新時代的教育大舞臺上展示自己獨特的風采和魅力。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充當著的不僅僅是學習中的老師,而且扮演著“生活中的媽媽”“游戲中的伙伴”“孩子們的知心朋友”等多個角色。帶著滿腔童心我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在那里我感受到了最純真的心靈世界。
賞識是打開孩子心靈的一把金鑰匙。孩子天生是一張白紙,沒有瑕疵,教師要懂得去賞識每一個孩子。孩子所經歷的學習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猶如幼兒將飯吃到臉上,將玩具放進嘴里,將大便拉到褲子上,將鞋子反穿著也感覺舒服一樣。這些是成長的過程、成長的必然,教師應該充分理解這些必然,用賞識的心態去對待,用賞識的語言去夸獎,用賞識的目光去欣賞,用賞識的動作去鼓勵,愛是最美的語言,微笑是最具感染力的行為,賞識是最大的認同。
一、以理解、信任的心態賞識孩子
因為幼兒的情緒變化是直接的,不加修飾的,他們隨時隨地會表現出自己的情緒。對此如果我們一味壓抑孩子的情感,這樣給孩子留下的是對自己情感的封閉,帶來的會是往后一種冷漠的待人態度,這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而我們這時給予他們的最好的機會是讓他們愉快地宣泄自己的消極情緒,以理解、信任的心態賞識孩子。讓孩子把內心想媽媽的情感徹底宣泄了,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看出孩子離不開的是愛,他們需要的是親人的愛。當孩子宣泄他們的愛時,我們還應該及時滿足他們對愛的需求,給予他們表達愛、得到愛的機會,讓孩子的這種消極情緒完全轉化為積極情緒,這是我們的幫助,是他們最好的解藥。
二、用博愛、寬容的胸襟賞識孩子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們對周圍的一切空間和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在他們急切滿足自己的好奇,嘗試探索周圍一切的時候,難免會犯這樣和那樣的過錯,成人要以寬容的胸襟賞識孩子,就是我們所說的要寬容孩子的過錯,允許幼兒嘗試錯誤、允許幼兒宣泄情緒、允許幼兒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表現自己的不同想法。俗話說“人無完人”。對于自治力十分有限不懂事的幼兒而言,有缺點、有過失是在所難免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看到孩子的可愛之處,還要接納孩子的不足,更要寬容孩子的“破壞”行為。孩子是一個發展中的人,嘗試探索的活動有助于他的成長。而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將孩子“犯錯誤”過程中的不利、消極因素轉化為有利的、積極的、合理的因素,給孩子一個“嘗試——錯誤——完善”的機會,以寬容的胸襟賞識孩子。
三、以獨特的視角、發現的目光賞識孩子
這就是《綱要》所提出的發展性原則,要求我們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要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俗話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相同的孩子,就是雙胞胎,在性格智力的各個方面也存在差異。在入園前,每個孩子都來自于不同的家庭,他們接受著不同的家庭教育,表現出不同的發展水平,這就要求老師要用耐心、細心和用心觀察每一個孩子,了解他們各不相同的稟賦品性,因材施教,使孩子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更應以獨特的視角發現“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在孩子缺乏自信時,我們教師要鼓勵其點滴進步,幫助他樹立信心,而且,對于不同的孩子,也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去挖掘他們身上微小的閃光點。
四、以平等的態度、公正的評價賞識孩子
現代化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即要求教師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評價身邊的每一個孩子。孩子們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贊賞,教師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句表揚就如同一場知時節的春雨,賦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長的力量。教師的這些不經意的行為舉止,在潛移默化中都在深深地影響著每一個孩子的身心發展。如果教師把欣賞的目光、成功的機會只投向個別幾個孩子的身上,那么,作為“陪襯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會受到重創,對老師感情也會隨之淡化,產生誤解和隔閡。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以平等的態度、公正的評價對待每一個孩子,給每個孩子以發展的機會和空間。
在我走上這個工作崗位以來,我時刻審視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的教學 。從中我深刻感悟到:在孩子認識事物、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也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被成人接受的小錯誤和一些不滿意的答案,如果我們以寬廣的胸襟容納、欣賞和支持孩子,這使他們在獲得尊重、信任的情感的同時,進一步加深他們探索世界的興趣,增強自信心;同時對于孩子來說,在探索中體驗成功與失敗的不同感受,并讓他們有機會嘗試失敗、培養其克服困難的堅韌性,和體驗來自成功給予的更大動力和能量。這對于進一步地提高他們的探索能力同樣是十分有益的。另一方面,對于教師而言,教師寬容的態度、理解的語言和欣賞的微笑,遠遠比我們嚴肅的批評教育更有效,它能使孩子在感受被尊重和信任的同時,努力反思和自省,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完善提高自己。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想,教育也是一樣的,我們不能要求在幼兒園里的孩子們能夠完全按照成人的觀點去做事,同時也不希望他們在成人規范的模式中去成長。因為孩子們眼中的世界是絢麗多姿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所做的只能是引導者和支持者,從各個方面去引導教育孩子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教給孩子一些認識事物的方法,正確引導孩子向健康成長的方向發展,幼兒本身是極具可塑性的,給孩子更多的發展空間,可以讓他們去任意發揮自己的潛能,你會驚奇地發現:原來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名偉大的“藝術家”。
參考文獻:
[1] 蘇琴.幼兒賞識教育之我見[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2(8).
[2] 袁國萍.給點雨露就茁壯——關于幼兒園賞識教育的探索[J]. 教育科研論壇,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