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芝玉 楊毅

注重幼兒園和小學的教研及聯合教研是解決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的重要措施。北京市房山區星城小學和星城幼兒園結合區域教育聯盟背景,充分發揮星城地區聯盟學校雙向互動的優勢,注重聯合教研工作,努力構建多方參與、協同育人的星城地區教育生態。
構建園校聯動機制,強化地區教研統籌。我們深入彼此課堂,聆聽教學內容,觀察孩子的實際獲得,結合一年級孩子現狀,就幼兒園孩子入學前的學習品質、規則意識的培養以及一年級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等方面進行研討。
首先,確定主題,聯合教研。“學習”不僅指孩子對知識經驗的掌握,還包括其智力與能力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學習興趣的形成、良好習慣的培養、學習方法與策略的掌握。我們以“數的認識”主題為切入口,先后在幼兒園和小學開展了“7的分與合”數學教研活動。幼兒園的孩子通過分比薩餅,在活動中尋找7可以分成幾和幾;一年級的孩子在分實物的過程中掌握7的分與合。研究課后,兩所學校的教師聚焦孩子們的“課堂常規、行為習慣、傾聽與專注、表達與習慣”等一系列實際現象,開展了研討。
其次,相互走進,彼此了解。2021年7月初,研修組以“摸底”為目的,就幼小銜接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展開調研。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研修組開展了“關于一年級入學適應準備”的教研活動,通過分析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發展需求,探索出了“幼小銜接”聯合主題研討活動,幫助孩子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過渡。比如,研修組以“入學適應主題活動如何開展”為問題展開教研,做法如下:一是幼兒園教師介紹大班末期孩子的發展特點和幼兒園主題活動的設計思路,二是幼小共同設計為期兩天的入學適應主題活動。
在彼此了解的過程中,教師們有很多收獲。2021年學期初,幼兒園、小學互訪,有趣的班級創設、豐富的區域材料、孩子奇思妙想的作品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學期中,不同學校教師走進彼此課堂,在研討中達成共識:教師應利用繪本所具有的圖文結合的教育形式培養孩子樂于表達、專注傾聽等品質,為孩子進入小學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期末,我們開展主題活動,增強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團隊責任意識以及學習的主動性。
加強校本教研力度,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星城幼兒園各年級教研組結合幼小銜接相關政策,認真分析并梳理了小、中、大班一日生活的教育價值,比如在晨間活動中培養禮儀、在生活環節培養自我服務能力和良好的衛生習慣等。
小學教師發現幼兒園教師精心制作的學具,兒童化的語言以及貼合孩子認知與生活的教學活動是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重要手段。在校本教研活動中,一年級教師圍繞“學具制作、教師語言,課堂活動設計”等方面多次展開研究。教師們執教相關課程都設計了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學習活動,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新的形勢下,星城幼兒園和星城小學將繼續秉承星教聯盟的初衷,科學規劃幼小銜接工作,攜手打造幼小銜接良好教育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