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榮輝,曹映華,施健霖,趙 莎,普郭琳
(云南瑪莉亞醫院 婦產科,云南 昆明 650031)
宮腔粘連是常見婦科疾病,宮腔操作是其最常見的病因,理論上因宮腔操作致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并形成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形成內膜瘢痕、纖維化,解剖上形成粘連,以月經量減少、閉經、反復流產和不育為常見癥狀,對孕齡女性生殖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2]。目前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并以宮腔鏡手術應用最廣泛,不同宮腔鏡手術因其優缺點不同,在手術中及術后恢復上存在差異[3]。本院為婦產專科醫院,就診患者多有生育需求,因此,針對孕齡女性的宮腔粘連手術如何選擇,提高手術成功率和術后妊娠率是臨床關注重點。本研究對83例宮腔粘連并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的臨床診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不同患者的術后宮腔形態、月經恢復情況及術后妊娠情況,現報告如下。
本研究選擇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3例宮腔粘連并有生育需求患者作為分析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臨床實用婦產科學》中宮腔粘連的診斷標準。根據粘連范圍:輕度≤1/4宮腔;中度>1/4宮腔,≤1/2宮腔;重度>1/2宮腔;(2)既往有流產后刮宮術、上環取環節育術等宮腔手術操作史;(3)患者及家屬明白病情并愿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由于激素等內分泌水平異常導致月經異常者;(2)心、肝、腎等臟器存在嚴重器質性病變者;(3)屬于本研究手術的禁忌癥者。
根據手術方式將其分為電切和冷刀。2個組,電切組40例,冷刀組43例,對2組患者進行比較,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組均行宮腔鏡手術,術前陰道準備及后穹窿患者采取放置卡前列甲酯栓1枚軟化宮頸。常規靜脈麻醉,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陰陰道,窺器暴露宮頸,B超監測下探針探測宮腔并擴張宮頸,膨宮壓力: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流速:150~300 mL/min,置入宮腔鏡,對粘連的位置、范圍、性質進行檢查。電切組使用針狀電極,電切宮腔內側壁及底部的粘連帶,使宮腔形態盡可能恢復;冷刀組通過宮腔鏡放置3 mm的單開直剪刀,剪開宮腔側壁及底部的粘連。術后2組患者治療相同,2月后再次行宮腔探查。
回顧分析2組:(1)手術指標:手術時間、出血量、膨宮液吸收量;(2)月經恢復率:基于患者術后隨訪主訴(與術前月經量比較)、衛生巾用量情況進行評估,月經量恢復到既往量為顯著,月經量多于術前但還未達到既往量為改善,月經量與術前相同或減少為無效。月經恢復率=(顯著+改善)/總數×100%;(3)宮腔形態恢復情況:術后2月復查宮腔鏡,術后宮腔無粘連、形態規則為顯著,宮腔形態部分好轉、仍有少許粘連為改善,宮腔再次粘連或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宮腔形態恢復率=(顯著+改善)/總數×100%;(4)術后1年內妊娠情況:術后隨訪一年,記錄通過自然受孕或人工授精成功妊娠的患者人數。

冷刀組手術時長短于電切組,冷刀組術中出血量、膨宮液吸收量少于電切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相關手術指標比較
術后通過隨訪統計,冷刀組月經總恢復率高于電切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月行宮腔鏡復查,統計宮腔形態恢復情況,冷刀組治療后有效率高于電切組,宮腔粘連復發率冷刀組低于電切組,總恢復率高于電切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月經恢復率及宮腔形態恢復情況比較[n(%)]
2組患者比較,冷刀組成功妊娠率高于電切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成功妊娠率比較[n(%)]
宮腔粘連的病因主要為宮腔操作,內膜修復過程中形成肉芽組織導致粘連[4,5]。有研究顯示,任何導致子宮內膜破壞的因素都能夠引發粘連,宮腔粘連與妊娠有關的概率大約占90%,宮腔粘連的發生一般是在人工流產或自然流產后的刮宮術后[6,7]。宮腔鏡是目前治療宮腔粘連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診斷的金標準,而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有利于恢復宮腔形態、月經量,提高妊娠率[8]。
宮腔鏡下粘連分離術主要分為電切和冷刀。電切術是臨床廣泛應用的技術手段,它能有效分離粘連組織,但其電熱量容易損傷子宮內膜,術后容易復粘[9-12];冷刀系統是近年應用的一種新型治療手段,其采用的是微型手術剪、雙開抓鉗等,手術過程中不產生氣泡和電熱,手術視野清晰,創傷小,最大程度保護子宮內膜,為妊娠做好準備[13-15]。
本研究結果顯示,冷刀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膨宮液吸收量少于電切組;在月經恢復率上,2組均有較大程度的恢復,統計學上看,冷刀組月經恢復率大于電切組;2組患者術后宮腔形態對比可以看出,采用冷刀技術能夠最大程度保護子宮內膜,減少電熱灼傷內膜;最終我們通過對比2組的成功妊娠率可以看出,冷刀組妊娠率高于電切組。
因此,綜上所述,在有生育要求的宮腔粘連患者的治療上,實施宮腔鏡冷刀分離術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率,改善患者月經情況,降低再粘連的發生率,最大程度保護子宮內膜,提高患者成功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