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楠
(梅州市人民醫(yī)院 廣東 梅州 514031)
主動脈弓部病變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病癥,誘發(fā)該病的因素是比較復雜的。給予該病治療過程中手術治療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技術之一,但是由于手術治療的風險較高,患者在發(fā)病之后會影響到其自身健康[1]。開窗技術是近年來臨床研究中新型技術之一,在上述技術應用之后能夠為主動脈弓部病變癥狀改善提供幫助,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病情[2]。經開窗技術與主動脈弓部病變患者治療分析后發(fā)現,該術治療的應用優(yōu)勢較好,能夠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提升了患者治療水平,對患者自身治療質量控制有重要保障意義[3]。本研究選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46例主動脈弓部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開窗技術在主動脈弓部病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46例主動脈弓部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3例,其中,實驗組患者采用開窗技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男女比例分別為13:10,年齡均值為68.52±2.25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5:8,年齡均值為68.69±2.24歲。納入標準:①患者已經被確診為主動脈弓部病變;②患者沒有其他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剔除標準:①患有其他并發(fā)癥疾病,如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②研究中途數據脫落或退出者。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具體如下:采取開窗支架處置,覆蓋主動脈弓降部,在胸主動脈腔內隔絕封閉手術,從主動脈弓部入路,以錐形支架行解剖性旁路術,給予血管結扎處置,并且判斷病變部位,做好相關的標記及管理,且應該逆行升主動脈,期間做好患者全麻處置,然后做好手術預后處置。實驗組給予開窗手術,具體如下:給予患者術前宣教處置,然后做好手術前的準備工作,且應該做好胸腹主動脈CTA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精確測量主動脈弓部病變情況,對主動脈弓上分支血管距離、分支血管直徑、主動脈弓部直徑、降主動脈各階段直徑。隨后給予患者全身麻醉,手術采用飛利浦心血管系統(tǒng)進行手術處置。手術過程中在支架相應部位開窗,然后保證開窗位置在弓部大彎側,開窗直徑選擇10-20cm,并且在開窗位置縫合處做“8”字金屬標記,增加術中開窗對位的準確性,開窗完畢后將腹膜支架裝回輸送系統(tǒng),給予患者肝素生理鹽水沖洗排氣。術后留置引流管,給予患者3-7d抗生素用藥,從而提高患者手術預后效果。
①手術指標主要以手術時間、失血量、胸管插入時間、術后住院天數等指標進行對比,數據越短表示效果越好。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手術部位感染+胸痛+血壓下降)人數/n*100.00%。③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以生活質量評分量表為主,選取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會功能、角色功能和總體精神五方面指標進行評價,總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相關指標顯著好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實驗組發(fā)生率4.35%明顯低于對照組21.74%的總發(fā)生率,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n(%)]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有所不同,其中,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組內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主動脈弓部病變是一種由于弓部分支血管病變引起的病癥,目前臨床研究中對于該病治療主要有三種方案,即以全弓人工血管替換、雜交技術處理弓部病變、完全腔內介入治療三種方式[4]。通過上述治療方式應用后,能夠為患者病情控制提供依據,同時也可以在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幫助患者緩解病癥,提升了患者治療水平,且在給予患者治療過程中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病癥,對患者自身的治療質量控制有一定保障意義[5]。而開窗技術相比于傳統(tǒng)治療技術而言,其技術應用的穩(wěn)定性相對較好,能夠在了解患者解剖基礎之上,根據患者的治療情況做好對應的治療方案,且能夠避免支架之間的縫隙,減少了內漏發(fā)生[6]。通常情況下,開窗技術應用分為原位開窗和分支開窗兩種,在上述開窗形式處置后能夠為患者病情控制提供依據,同時在該過程中還能夠具有較好的手術應用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針對主動脈弓部病變診斷過程中,為患者實施開窗手術效果顯著,能夠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實驗組患者經上述技術處置后取得了良好效果,首先,經分析患者手術指標得出,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相關指標顯著好于對照組。其次,在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中發(fā)現,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實驗組發(fā)生率4.35%明顯低于對照組21.74%的總發(fā)生率。最后,經分析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得出,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有所不同,其中,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組內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各項指標改善明顯,因而驗證了實驗組患者治療的優(yōu)勢和價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患者治療過程中應該以上述治療研究為基礎,做好手術治療方案,且需要結合患者治療情況,給予患者完善的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開窗技術作為手術治療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比較重要的技術之一,是針對主動脈弓部病變治療中比較有效的治療技術之一,在現有臨床研究過程中發(fā)現,患有主動脈弓部病變的人數在逐年增加。很多患者在發(fā)病之后會表現出比較顯著的臨床癥狀,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患者治療研究過程中應該做好患者治療評估方案,給予患者開窗手術后能夠提高患者手術治療水平,對患者自身手術治療質量控制有一定幫助。經分析本次研究結果得出患者治療后的效果較好,各項手術指標控制效果顯著,且患者治療的手術指標控制效果較好,手術安全性也相對較高,同時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也有一定保障意義。所以為了能夠給予患者更好地治療,應該做好手術治療評價分析,優(yōu)化手術治療方案,以此突出患者治療優(yōu)勢。除此之外,在針對患者治療研究過程中,還應該轉變患者治療方案和思路,從患者自身治療需求分析著手,優(yōu)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