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偉 王 晶
(濟寧市第三人民醫院/兗州區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 山東 濟寧 272100)
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盆腔外子宮內膜異位,其是指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異位種植到腹壁上,其種植方式一般與手術有關。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一般發生在剖宮產手術后,屬于剖宮產手術后的一種并發癥。常見的臨床癥狀為腹壁切口出現腫塊或結節的現象,從而引起周期性腹部疼痛,在月經期間腹壁切口也會疼痛明顯。近幾年來,由于子宮手術以及剖宮產率逐漸增加,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也隨之增加,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1]。本文特地對我院收治的90例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超聲診斷結果進行了研究,現作如下報道。
隨機將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間收治的90例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4-45歲,平均(34.5±5.12)歲,以上患者為單發病灶。
對所有患者運用GELOGIGE9超聲診斷儀,其探頭頻率為7.5-10Hz的高頻線陣探頭,對其實施探測,如觀察到病灶,要對病灶的形狀、大小進行研究,還要對其邊界情況、深度以及回聲等情況進行檢查,以病灶大小為基礎,將其設置為病灶直徑<3cm組與病灶直徑≥3cm組。再運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對其血流信號進行檢測。
由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采用t和X2檢驗計量與計數資料對比,以P<0.05表示有差異。
病灶直徑<3cm組,病灶數量較多,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但較病灶直徑≥3cm組少,血流信號很少,深度大部分在皮下脂肪組織部位;病灶直徑≥3cm組,其病灶數量較少,強回聲較少,外形大部分為不規則形態,血流信號豐富,無清晰邊界,深度在腹壁和筋膜全層。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超聲回聲情況
近幾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較高,此類病癥也會像腫瘤一樣在身體內進行轉移,但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沒有像腫瘤一樣的浸潤性質,所以這種病癥也被人們稱作是一種“良性癌癥”。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發病人群為育齡婦女,是一種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和醫源性種植息息相關。此病癥一般在患者進行剖宮產手術后的36個月內發生,有文獻報道[2],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潛伏期可長達21年。臨床上在對患者實施子宮手術、剖宮產手術時,子宮內膜在切口處散落種植,如存活下來,再加上卵巢激素的影響,則會出現分泌期、增殖期、剝脫性出血等變化。出血反復,再加上周圍組織纖維化則會致使患者出現局部腫塊,如局部發生炎性反應,則會釋放出很多激肽類致痛物質,此類物質則會對患者的周圍神經末梢感受器帶來刺激,從而產生疼痛感[3]。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一般有經腹部產科手術史,采用超聲對患者進行觀察,可見腫塊在患者月經期間時會變大,對探頭施加壓力,患者會感覺疼痛明顯;在月經過后,其腫塊會逐漸變小甚至消失,對探頭施加壓力,患者疼痛感會明顯減弱。
超聲檢查具有操作方便、重復檢查、價格低廉、無輻射無創傷、準確率較高等優勢,是檢查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首選檢查方法。臨床上有研究報道[4],超聲診斷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其準確率達82.7%。對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采用超聲檢查,可以觀察到包塊的位置、形態、大小、層次以及內部回聲情況,根據月經周期也可以觀察到其動態的變化情況,可以對病情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和檢測。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清晰看到二維超聲結構圖像,也能將患者的血流動力學信息進行采集,展示出各個組織間的各個層次的情況,其顯示率與靈敏性較高,還能夠對腫塊是否侵入腹腔進行準確判斷[5],為患者的手術方案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但是超聲檢查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查看病灶的具體浸潤范圍,明確組織的粘連程度。超聲檢查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時,需要結合患者的病史情況,與炎性腫塊、膿腫、血腫、腹壁脂肪瘤等進行鑒別。腹壁炎性腫塊狀局部表現為熱、紅、痛、腫等;脂肪瘤的邊界較為清晰,內部回聲均勻,具有較好的活動度,對探頭施加壓力會變形;腹壁血腫一般有外傷史,形態一般為橢圓形或梭形,內部回聲不均勻;腹壁膿腫有感染的情況,邊緣形態不規則,形成膿腔后,邊緣清晰。以上腫塊和月經周期并無關聯。
對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還可采用MRI、CA125、CT等技術手段進行檢查,CT可以檢查出病灶的數目、形態、大小以及和周圍組織的聯系,但是CT檢查特異性不明確;MRI可以進行準確定位,檢查出病灶的數目和大小,具有較高的影像學特征,但是這種檢查方法費用較高,并未在臨床上作為常規使用[6]。到目前為止,臨床上也尚無足夠的證據證明CA125檢查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準確性。如存在褐色液性物,可采用局部穿刺活檢手術,不過臨床上對此方法也存在爭議性,一是由于局部穿刺活檢手術是一種有創操作;二是由于此類結節會存在多纖維化的變化,局部有液性區域也不能將其準確抽取出來,再加上大部分的穿刺組織較少,不能將其典型的病理特征找出來,所以局部穿刺活檢手術適用于有較為典型的臨床表現患者。
治療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的特點有病理表現多樣性以及臨床病變廣泛性[7],反復出血會導致局部纖維組織增生,患者的患病時間越長,病變范圍則會增加,甚至對腹膜產生危害。因此,需要盡早確診,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治療方法,以免加重病情。而對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采用超聲診斷的方法,即可提高確診率。
綜上所述,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在超聲圖像上具有明顯的特征性,且超聲檢查具有操作方便、重復檢查、價格低廉、無創傷無輻射、準確率較高等優勢,還能夠對侵犯的深度、病灶的大小進行測量,探究病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MRI與CT可在病灶較大、侵犯程度較深時使用。因此,超聲在臨床上可作為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首選診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