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慧 劉穎穎 馬清華 李彥粉 閆世冉 劉彩云
(1 菏澤市立醫院 山東 菏澤 274000 2 菏澤市中醫醫院 山東 菏澤 274000)
心力衰竭,屬于心臟結構或功能性疾病的終末期階段疾病,致死率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對于心力衰竭患者,其抗利尿激素水平明顯提升,進而使機體交感神經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將處于激活狀態,進而降低心排血量,提高外周系統血容量[1-2],因此,臨床中可將抗利尿激素作為心力衰竭患者治療的首選需藥物,其能夠有效降低患者體液潴留,改善乏氧癥狀。但是,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利尿劑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例如電解質紊亂(低鉀、低鎂血癥、低鈉血癥)、利尿劑抵抗、腎功能不全等,因此,結合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實際情況,尋找一種高效安全的治療藥品,對于患者而言至關重要[3-4]。本次研究由此展開探討,納入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常規心衰治療同時以單獨接受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療為對照,探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新活素治療的臨床效果。
納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時間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急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急性左心衰診斷標準;Killip心力衰竭分級Ⅱ~Ⅲ級;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3~4級[5]。排除標準:心源性休克;低血壓;心臟手術史;合并嚴重內科或外科疾病;抗凝治療禁忌證或治療藥物過敏史。男36例,女24例,年齡45歲~73歲,平均(60.35±8.29),遵循平均、隨機的原則,分為兩組,各30例,組別是①組、②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差異(p>0.05)。
入院后兩組病人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吸氧、控制感染、限鹽限水,給予利尿劑、ACEI/ ARB、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拮抗劑、地高辛等藥物治療。在此基礎上①組治療方案:采納左西孟旦注射液(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S20100043;生產企業: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治療:滴速控制在0.1ug/(kg·min),連續靜脈泵入24h。②組治療方案:(1)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療方案同①組;(2)同時聯用新活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050033;生產企業: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進行治療:滴速控制在0.0075μg/(kg·min),1次/d。根據病人癥狀、體征變化適當增減劑量,連續靜脈泵入治療5d。
(1)探尋2組臨床病情控制優良率:集合患者臨床體征表現進行綜合判斷,包括患者呼吸困難程度、水腫、肺部啰音、肝臟腫大、頸靜脈壓增高等,由臨床醫師,結合患者以上體征表現變化情況,進行病情控制效果判定,分為優、良、差三檔[6]。
(2)探尋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頭暈、惡心等。
(3)探尋2組心功能改善的指標:以治療前后NT-proBNP、LVEF以及HR變化情況作為參照標準,詳細記錄相關數據并比較。
(4)探尋2組肝腎功能指標變化:包括尿素氮、肌酐、谷丙轉氨酶[7]。
采用SPSS 22.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卡方檢驗。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①組臨床病情控制優良率80.00%;明顯低于②組(p<0.05)。見表1。

表1 探尋2組臨床病情控制優良率
①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0.00%)與②組(6.67%)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探尋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
治療后,心功能指標(LVEF水平)對比,②組高于①組,心功能指標(NT-proBNP及HR水平)對比,②組低于①組,(p<0.05)。見表3。

表3 探尋2組心功能改善的指標
治療后,尿素氮、肌酐、谷丙轉氨酶水平對比,②組低于①組,(p<0.05)。見表4。

表4 探尋2組肝腎功能指標變化
臨床研究表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發病時呼吸困難,生命質量下降。若不及時治療,將增加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猝死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增加了疾病的治療難度并惡化了病情的轉歸[8]。此外,通常情況下心力衰竭患者臨床預后不良的主要表現為低鈉血癥,同時低鈉血癥也是導致心力衰竭患者反復住院、治療成本及危險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中對低鈉血癥進行有效糾正,是治療的關鍵[9]。
臨床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中,主要策略即利尿劑以及液體量限制,其中常規利尿劑的使用,會加速機體鈉鉀的流失,進而降低了血鈉水平,造成惡性循環,并且利尿劑的長期使用也非常容易使患者出現利尿劑抵抗,反而加速水鈉潴留的惡化,影響治療效果。因此,結合心力衰竭患者的實際情況,其治療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的原因在于:①心力衰竭患者機體自身心房感受功能敏感度較差,AVP(精氨酸加壓素)加速釋放,腎遠曲小管增加了對水分的重吸收,導致高容量稀釋性低鈉血癥的發生;②心力衰竭患者需長期接受利尿劑的治療,導致患者腎臟遠曲小管部位代償性肥大,進而導致腎臟系統重吸收的增加;③利尿劑在使用后出現利尿后鈉潴留[10-11]。
新活素是一種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藥物,其已被納入急性心力衰竭指南中推薦藥物,在新活素的用藥機制中,其可通過結合rhBNPA型、B型受體,對細胞第二信號進行觸發,進而激活環鳥甘酸,降低機體細胞內鈣離子濃度,最終實現擴張血管、松弛平滑肌、降低肺嵌壓,穩定血液動力學狀態,同時新活素可有效降低水鈉潴留[12-13]。在以上我們的研究結果中,新活素的臨床療效、用藥不良反應、對心功能及肝腎功能指標的改善上均有體現。在羅智浩[14]的研究中,針對2024例患者的樣本展開分析,結果顯示,經新活素用藥,患者總有效率、心功能指標、血壓指標改善效果均好于一般性常規治療。也說明了新活素治療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療效有效性與安全性。此外,新活素在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血流動力學指標上效果顯著,并且具有較好的生物效應,對患者腎功能影響較小,用藥不良反應少[15-16]。
綜上所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左西孟旦注射液聯合新活素治療的臨床效果更加顯著,更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且不增加臨床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