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芹 時春玲
(日照市人民醫院 山東 日照 276800)
在患有急慢性重型肝炎后,除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以外,還需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尤其是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負面情緒,繼而對患者的治療極為不利[1],因此,選用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以保證疾病治療的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現本案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到2021年12月所接診的31例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予以人性化護理,并對另外31例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并且進行組間比較,以探析人性化護理的臨床實踐價值。現將研究情況說明如下。
回顧性分析,選取我院自2017年1月到2021年12月所接診的62例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為觀察主體。按入院前后順序,將上述觀察主體分成兩個小組,分別為常規組、觀察組。常規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齡最大68歲,最小27歲,平均年齡為(39.57±5.05)歲。觀察組31例,男23例,女8例;年齡最大69歲,最小28歲,平均年齡為(40.28±4.97)歲。比較上述兩組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結果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展開組間比較研究。
納入標準:均符合臨床急慢性重型肝炎的診斷標準;意識清醒,可正常交流。
排除標準:腫瘤患者;其他重要臟器疾病者;血液系統疾病者;精神異常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常規組:對該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沒有固定的專科護士,入院后對患者進行常規的宣教,對其各項生命體征及癥狀加以監測;叮囑其在治療期間需注意的事項。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固定一位專科護士,該護士對該組患者采取連續的人性化護理措施,如:(1)人性化心理護理:固定的專科護士每天與患者交流、互動,了解其是否存在心理問題;若發現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應及時予以心理疏導。專科護士針對患者可能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對其進行相應的疏導,如對青年人可能會擔心患有重型肝炎會影響升學、就業,針對這一問題,可向患者說明現今社會支持系統完善,不會影響升學與就業;同時,還能采取疫苗接種的方式阻斷傳播,因此也不會對婚戀造成影響。針對一些老年患者,可鼓勵家屬多關心、多陪伴患者,使其切實感受到來自親人的陪伴及支持,同時,對患者所提出的一些要求,盡可能滿足。除上述方式外,還引導患者多觀看一些輕松愉悅的視頻、傾聽音樂等,以轉移其注意力,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2)人性化飲食護理:重型肝炎患者在飲食上需選擇容易消化,且含有豐富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多食用含有較高熱量且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同時注意補充微量元素,以滿足身體所需。肝功能受損嚴重者,其肝臟代謝可能出現異常,因此需叮囑其此階段不可攝取過量蛋白質,在其病情改善后,才逐漸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若出現肝功能衰竭,應叮囑患者保持低脂飲食,且不可食用含短鏈脂肪酸的食物,以防肝性腦病的發生。重型肝炎患者要嚴格戒酒,治愈后也要長期戒酒。專科護士每天觀察病人的飲食量、質、飲食搭配,出現飲食偏差及時給與指導,每日觀察病人飲水和大小便情況,防止出現便秘、腹瀉,少尿等情況。(3)人性化環境護理:為患者創造舒適的病房環境,定期對病房進行清掃,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室內有異味;在病房內擺放一些綠植、花卉,放置一些書籍,以便患者消遣娛樂,使其保持舒暢的心情。按時對病房及相關物品進行消毒殺菌處理。(4)人性化用藥護理:專科護士在每次用藥前都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說明藥物的作用,副作用,用藥期間需要忌口的食品,簡單的藥物配伍禁忌;向其說明遵照醫囑用藥的意義,達到患者及家屬知曉用藥的目的和用藥注意事項,知曉用藥的重藥性,并能夠嚴格遵照醫囑用藥。專科護士將用藥方法、用藥時間等信息,制作成表格,張貼在病床醒目處,以提醒患者定時定量用藥。有時還要向患者說明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從而使其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避免在發生不良反應時過于驚慌;同時,向其說明正確處理不良反應的應急方法,護士每天檢查患者用藥情況,發現誤服,漏服藥等情況及時處理,護士隨時檢測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及時反饋給主管醫師。
選用焦慮自評量表[2-3](SAS評分),判定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癥狀變化情況。此評分分界值為50分,高于此分界值,則表明患者存在焦慮癥狀,且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另外,選取抑郁自評量表[2-3](SDS評分),評估兩組護理前后抑郁癥狀變化情況。此評分分界值為53分,高于此分界值,則表明患者存在抑郁癥狀,且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

經過護理干預后分析,兩組護理前SAS、SDS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低于自身干預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SDS評分比常規組干預后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對照分)
重型肝炎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嚴重的肝臟疾病,其病理特征表現為大量肝細胞壞死;一旦患有重型肝炎,將出現腹水、厭食以及重度乏力等癥狀,且極易引起肝衰竭,最終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影響[4-6]。一般建議患者需要臥床休息,盡量減少肝臟的負擔,也應該要盡量減少體能的消耗。通常患者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檢測,從而了解病情的發展情況,平時應該要注意營養的補給,適當補充維生素,從而維持機體的需求。通常情況下,臨床上可將此病分成不同類型,如急性重型肝炎、慢型急性肝炎等。在患有重型肝炎后,大部分患者會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繼而影響其疾病治療的積極性與配合度,最終不利于疾病的康復。因此,加強對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護理干預,是不容忽視的[7]。人性化護理是一種較為科學的護理模式,其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所需,為其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服務[8]。如針對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可依據其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又如為使患者在住院期間獲得較好的休息,并且消除其陌生感,可為患者準備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為保證患者營養所需,可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指導。
在此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優于本組護理前及常規組護理后,存在顯著差異。由此可見,對急慢性重癥肝炎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可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具備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