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君 張永紅
(榮成市人民醫院 山東 臨沂 264300)
在消化系統疾病中,消化性潰瘍(PU)較為多發和常見,該病癥以幽門螺桿菌(Hp)感染為主要發病原因,以十二指腸、胃等為主要發病部位,發生率約為5%~10%[1-2]。在對該病癥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臨床主要采取根除Hp療法,但有研究表明近些年Hp根除力呈不斷降低趨勢,分析原因與患者依從性和耐藥率等關系密切[3-4]。通過在患者治療期間提供臨床藥學服務干預,則可顯著改善其依從性,進一步確保療效。本文抽取60例患者,調取時間為2020.03~2021.05范圍,均確診為Hp陽性PU,以隨機法進行對照分組,最終均分為2組研究,即探討了Hp陽性PU患者接受臨床藥學服務對治療效果及用藥依從性的影響,現做下述闡述報道:
抽取60例患者,調取時間為2020.03~2021.05范圍,均確診為Hp陽性PU,以隨機法進行對照分組,最終均分為2組研究。對2組常規資料做出統計,其中對比組、分析組男女分別為18:12和17:13。而年齡區間值均為21-70歲之間,統計年齡均值,對比組、分析組分別為(50.2±11.4)歲、(50.3±11.6)歲。正式開展研究前需對2組對比統計前述資料,若對比P>0.05,則分組研究可行。本研究滿足倫理委員要求。
入選及排除條件[5]:均滿足PU的確診條件;經胃鏡檢查確診;經尿霉素試驗(RUT)確診Hp陽性;均知情本次研究,意識清楚,自愿參與;未實施正規Hp治療。排除精神疾病、藥物過敏、心臟疾病、惡性腫瘤、哺乳期妊娠期女性、近期服用鉍制劑和抗菌藥物治療;中途退出研究。
2組均采取常規用藥治療,給予埃索美拉唑20mg bid、克拉霉素500mg bid、阿莫西林1000mg bid。 對比組接受常規門診服務,即相關檢查完成后,給予其健康宣教和飲食指導,同時就診時采取胃腸道癥狀評定量表[6](GSRS)對患者進行評分,并對其依從性進行評估,叮囑患者復診時攜帶未服用完的藥物,期間由醫生對其做出評估,并記錄剩余藥物,然后對其依從性進行評估,完成治療后需實施抗酸治療,療程2-6w。完成治療后指導其開展YBT檢查,距離復查4w時還需指導其停用抗生素。在此方案上,分析組接受臨床藥學服務,具體為:(1)強化飲食指導:首先結合患者個人喜好和病情變化等合理制定飲食方案,正確認識患者飲食習慣和病情,合理提供飲食。(2)衛生宣教:與患者加強交流和溝通,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其關心和鼓勵,及時發現不良情緒,提供針對性疏導和干預。同時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供衛生指導,做好消毒處理工作,積極預防家庭感染。叮囑患者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堅持用藥治療,確保療效。若部分患者存在嘔血和黑便現象,則需將正確處理方案告知患者及家屬,以便及時處理。另外告知其復診的時間,確保其定時復診。(3)加強處方監管:嚴格監管和指導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對醫生開具的處方由臨床藥師進行仔細審核,發現問題時需與臨床醫生及時交流溝通,最終確定正確的處方。 臨床藥師在提供醫療服務時可設立專用的咨詢窗口,確保為患者提供及時的咨詢和服務。開具處方藥物時需反復核實相關藥物用法用量,及時發現和處理不合理用藥現象,并及時告知患者和醫生,以及時加以糾正。(4)提供藥師服務:在不同科室中分派藥師提供相應服務,在配備處方時由藥師進行協同和監督,藥師與醫生需相互配合,在查房和會診工作中由藥師和醫生共同進行,同時集體審核開具的處方,以避免出現錯誤用藥現象,從而保證用藥的規范性和正確性。
對比組間GSRS(采取0-3分計分,分值越低越好。)、SDS、SAS(評估抑郁/焦慮心理,應用工具為SDS/SAS自評量表[7],心理越佳各項分值越低)評分變化、用藥依從性(工具為自擬評定表,結果分3項,涉及不依從、完全及部分依從。)、療效(評估要求[8]:患者堅持按時服藥,Hp為陰性,胃腸道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患者偶爾忘記用藥,Hp呈陰性,各癥狀有所減輕為有效;前述要求患者均未達到為無效。)及總滿意率(采取自擬調查問卷(100分)作為工具,結果分為3項指標,涉及不滿意、尚可、滿意等。)等指標。

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干預后GSRS、SDS、SAS等評分指標的結果更優(P<0.05);但干預前2組對比評分的差異較小(P>0.05)。如表1示。

表1 比較組間相關評分指標分)
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用藥依從性指標的結果更優(P<0.05)。如表2示。

表2 比較組間用藥依從性指標[例(%)]
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總有效率指標的結果更優(P<0.05)。如表3示。

表3 比較組間療效指標[例(%)]
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總滿意率指標的結果更優(P<0.05)。如表4示。

表4 比較組間滿意率指標[例(%)]
現目前消化科疾病中,PU的發生率相對較高,由于人們生活和飲食結構的轉變,加之社會及心理壓力的增長,使得臨床上PU發生率呈不斷增高趨勢,這就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9]。對于Hp陽性的PU患者而言,其發病后主要以腹部脹痛、惡心嘔吐等為主要癥狀表現,若治療不及時,則存在較高的癌變風險,所以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0]。在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時,有效根除Hp尤為關鍵,但以往單純采取藥物治療的效果欠佳,且Hp根除率始終較低,所以整體效果并不理想[11]。而通過在治療期間展開臨床藥學服務,則可通過專業的藥學人員對患者用藥進行干預,可向患者和家屬詳細講解藥物的成分和具體作用,從而促使其對藥物和治療有全面的認知和理解。同時可詳細講解用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也可告知其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從而全面提升其用藥治療效果。另外加強臨床藥學服務還可促使藥師與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可以進行處方監管,確保藥物質量,還可有效減少不合理用藥率,進一步提升整體用藥效果,從而促進患者病情康復[12]。本文結果中,與對比組比較顯示,分析組干預后GSRS、SDS、SAS等評分、用藥依從性、總有效率、總滿意率指標的結果更優(P<0.05)??梢姡琀p陽性PU患者接受臨床藥學服務發揮著極大優勢和積極作用。
綜上,Hp陽性PU患者接受臨床藥學服務的效果顯著,即可改善患者胃腸道癥狀和負性情緒,可提升其用藥依從性,患者普遍較為滿意,可進一步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