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杰
(北大醫療淄博醫院 山東 淄博 255069)
慢阻肺作為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疾病,是我國20、40、60歲以上人群的高發疾病,年齡越大,患病幾率越高[1]。慢阻肺處于穩定期時,患者病情處于恢復期及急性加重前狀態,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氣喘等。由于此時期各項臨床表現較為穩定,容易出現不規律服藥或患者自行放棄治療等現象,會引起很多并發癥,嚴重影響生命質量[2-3]。在慢阻肺患者穩定期間,開展有效治療方式,是對呼吸疾病防治的重點。藥物治療作為主要干預手段,常采取支氣管擴張劑進行治療[4-5]。在本次研究中,將選取茶堿緩釋片解除患者氣道平滑肌痙攣,并添加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輔助治療。此種藥物是2019年12月在我國批準上市的三聯吸入創新藥物,能維持慢阻肺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此,本研究將探討布地格福吸入性氣霧劑用于慢阻肺穩定期的應用療效,現將方法與結果匯報如下。
所選取病例均為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慢阻肺穩定期患者,采取隨機分組模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前者用藥采取茶堿緩釋片口服治療,該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范圍在40-78歲,平均值(54.54±3.08)歲,慢阻肺疾病平均病程(12.11±2.56)年;后者在口服茶堿緩釋片基礎上聯合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治療,該組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齡范圍在41-77歲,平均值(54.01±3.11)歲,慢阻肺疾病平均病程(12.84±2.46)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水平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1)80例患者均知曉本研究,簽訂同意書;(2)年齡范圍在39-80歲以內;(3)病程處于穩定期;(4)非過敏體質,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史;(5)無6min步行試驗(6MWT)禁忌癥;(6)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排除標準:(1)合并肺腫瘤、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疾病;(2)合并嚴重肝腎、心臟、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等功能障礙;(3)慢阻肺急性發作期者;(4)既往有呼吸道手術史;(5)伴有精神疾病史或語言功能障礙。
對照組應用茶堿緩釋片進行治療,該藥物是有廣州邁特興華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規格0.1g/片,產品批號為191211、201205,1片/次,2次/d。;觀察組在此治療基礎上,應用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治療,該藥物是由 AstraZeneca Dunkerque Production 生產,規格每瓶120 撳,每撳含布地奈德160μg、格隆銨7.2μg 和富馬酸福莫特羅 4.8μg,產品批號20191207,2撳/次,2次/d。兩組患者連續治療12 周。
(1)臨床療效比較:兩組在不同藥物治療后,采用顯效、有效、無效三級指標評價臨床效果,顯效表示:經治療后患者肺部哮鳴音明顯改善,好轉程度高于90%;好轉表示:經治療后患者肺部哮鳴音減輕,痰量變少,癥狀改善程度超過60%;無效表示:經治療后患者肺哮鳴音依舊存在,痰量較多,癥狀無改善。(2)6min步行距離比較: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行 6MWT,并記錄6MWD,6MWT是用于觀察患者各項指標恢復情況的評定內容,需患者在50m長的室內,盡自己體能往返行走,記錄6Min內患者的步行距離。(3)自我評估比較:借由COPD自我評估問卷(CAT)對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進行調查,所涉及指標為心理、活動能力、癥狀、睡眠等8個內容,問卷總分為0-4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狀態越差。(4)呼吸情況比較:借由SGRQ呼吸問卷對患者展開3方面內容測定,依次為呼吸癥狀(包含咳嗽、痰液情況、氣喘情況等),活動受限(包含娛樂狀態、做家務情況、爬坡等),疾病影響(包含失望、痛苦、不安等),問卷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差。(5)肺功能比較:借由肺功能儀對兩組患者治療后進行常規肺功能檢查,觀察內容為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與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殘氣容積(RV)與肺總量(TLC)比值(RV/TLC)、一氧化碳彌散量(DLCO)占預計值百分數及 FEV1占預計值百分數變化。(6)血清及白細胞介素-18水平:對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和白細胞介素-18(IL-18)進行比較。(7)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在不同治療方式下,對比兩組患者惡心、失眠、咽部疼痛、頭痛、口干發生率。

采取布地格福治療后的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較高,比較對照組呈更高水平(P<0.05)。由表1 所示。

表1 臨床療效比較[n(%)]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6min步行距離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6min步行距離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表2所示。

表2 6min步行距離比較
兩組患者在CAT問卷評分中,治療前兩組所得分值均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所測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由表3所示。

表3 自我評估比較分)
通過SGRQ評分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分值差異無明顯變化(P>0.05);治療后觀察組所得分值低于對照組(P<0.05)。由表4所示。

表4 呼吸情況比較分)
觀察組各項肺功能指標經肺功能儀常規檢查后,與對照組各指標呈顯著差異(P<0.05)。由表5所示。

表5 肺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及白細胞介素-18水平均無明顯變化(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間測得水平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表6所示。

表6 血清及白細胞介素-18水平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表7所示。

表7 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慢阻肺是受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影響,所出現的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6]。首要疾病危險因素為吸煙,還包含空氣污染、肺發育異常等。在吸煙過程中,煙草煙霧等有害顆粒會通過氣體的方式進入人體,參與慢阻肺的發病過程[7]。而患者自身免疫調控和遺傳等相關因素,也會在此病發展期間形成重要作用[8]。慢阻肺的發生,不僅對患者生命質量帶來嚴重影響,還會造成其嚴重的經濟負擔。目前,該疾病已成為世界疾病經濟負擔的第五位,嚴重性較高[9]。
慢阻肺屬于慢性疾病,很難徹底根治,只能通過用藥和預防措施,使其處于穩定期[10]。穩定期的管理目標需減輕臨床癥狀,改善呼吸情況和患者健康狀況,降低未來風險性[11-12]。若不采取積極對癥處理,慢阻肺會造成肺癌的發生。肺癌和慢阻肺存在一定關聯性,兩者之間的共同聯系為吸煙、肺功能、慢性炎癥[13]。關于慢阻肺所導致的肺癌常見原因為以下內容:(1)患者存在較長的煙齡,年齡超過65歲以上男性、長期慢阻肺病史,且肺功能下降;(2)患者存在中度氣道阻塞或彌散功能減低;(3)患者伴隨胸痛、咯血、消瘦、聲音嘶啞等表現,或出現胸腔積液,肺不張等影像學表現[14-15]。
在治療期間,采取藥物進行輔助,茶堿類藥物屬于慢阻肺穩定期治療中具有良好療效的藥物之一,緩釋型茶堿藥物通過口服能達到穩定患者血藥濃度的效果[16]。茶堿緩釋片屬于甲基黃嘌呤衍生物,能通過對呼吸道起到收縮作用,抑制磷酸二酯酶,促進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有效松弛氣道平滑肌,擴張支氣管,并增強膈肌收縮力,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17]。
對于慢阻肺的治療,臨床上強調使用一種或兩種長效支氣管舒張劑聯合使用。通過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可減輕臨床癥狀[18-19]。此種藥物的應用,能夠控制局部氣道炎癥,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20]。布地格福屬于三聯療法,能進一步提高慢阻肺的健康狀況和肺功能,可降低急性加重風險。布地福格吸入氣霧劑是由吸入LCS、LAMA和LABA所組成的三復方制劑,我國屬于全球第二個批準該藥物上市的國家,能夠幫助慢阻肺穩定期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能夠阻斷支氣管平滑肌上分布的M3型乙酰膽堿受體和興奮支氣管平滑肌上分布的β2受體,發揮擴張氣道和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的功能,能有效緩解痙攣。另外,布地福格還能松弛中央氣道平滑肌及外周氣道平滑肌,能進一步改善肺功能。布地格福藥物的創新處是應用共懸浮給藥技術,將藥物能夠通過吸入氣霧劑的方式到達肺部各大小氣道,實現較高的肺部沉積率,保證每一噴給藥劑量起效較快,藥效更為穩定,服藥更為便捷。通過相關研究表明,布地格福吸入劑使用,能夠降低52%的中重度急性加重率,并延長下一次中重度急性加重期的間隔時間,能很好的改善肺功能,安全性較強。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應用茶堿緩釋片期間,聯合應用布地格福吸入性氣霧劑,該組患者臨床療效較為確切,比較對照組呈更高水平(P<0.05),提示布地格福藥物聯用茶堿緩釋片療效更高。在6min步行距離觀察中,觀察組6min步行距離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布地格福藥物的應用,能幫助改善患者步行距離。兩組患者在CAT問卷評分中,觀察組所測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應用布地格福的觀察組,心理、活動能力、癥狀、睡眠等內容均有所改善。通過SGRQ評分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所得分值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觀察組用藥后呼吸癥狀、活動受限情況、疾病影響情況均改善,生活質量較高。另外,兩組用藥后各項肺功能指標經肺功能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布地格福吸入性氣霧劑對肺功能的改善具有顯著性作用。治療后,觀察組血清及白細胞介素-18水平與對照組間測得水平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布地格福能參與氣道及全身炎癥反應,并維持平衡,保護肺組織正常結構免受損傷。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布地格福藥物的應用,對患者所產生的不良反應較低,安全性較強。上述各指標的測評中,均體現了布地格福用于慢阻肺穩定期的治療效果較為可靠。
綜上所述,布地格福吸入性氣霧劑用于慢阻肺穩定期的用藥效果較為理想,能改善治療效果及患者肺功能、呼吸情況等,不良反應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