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安時期黨的建設和新時代黨的建設有相通之處,兩個時期都注重全方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將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以高級干部為重點抓好干部隊伍建設。同時,也有不同之處,兩個時期黨的建設的目標任務不同、側重點不同、實踐方式不同,但兩個時期都進行了黨的建設的成功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具有重要現實啟示。
[關鍵詞]延安時期;新時代;黨的建設;思想建黨;制度治黨
[作者簡介]崔苗,中共延安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室講師,陜西延安 716000。
[課題]中共延安市委黨校2021年度校級課題,課題登記號為2021001。
[中圖分類號] D2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22)05-0015-02
延安時期黨的建設和新時代黨的建設一脈相承、與時俱進,既有共同規律可循,也有區別之處,兩個時期都積累了寶貴經驗,具有重要現實啟迪意義。
一、延安時期與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相同之處
延安時期與新時代黨的建設具有一些相通之處,兩個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目的都是為了堅持和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增強黨的戰斗力,從而更好地掌舵領航,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一)兩個時期都注重全方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
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黨的建設從“自在布局”到“自覺布局”,經歷從單項到多項的發展過程,從“三大建設”到“四大建設”,再到“五大建設”,最后到“5+1+1”(“5+1+1”即: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黨的建設布局不斷完善。延安時期,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把黨的建設稱為“偉大工程”,在實踐中將黨建設成為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十四屆四中全會提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十九大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上升到“四個偉大”的高度,指出要“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①由此可以看出,兩個時期都注重把黨的建設當作系統工程推進,收到了良好效果,工程的數量和質量兼優。
(二)兩個時期都將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
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是百年黨建的基本經驗。在古田會議上,首先提出思想建黨的要求。瓦窯堡會議通過了《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系統論述了思想建黨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延安時期,黨不僅注重“思想建黨”,而且將制度治黨融合于思想建黨之中,既保持了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又加強了黨的純潔性。新時代,在繼承成功歷史經驗基礎上,黨敢于直面自身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始終堅持將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實質是把以德治黨與依規治黨相統一。以德治黨強調從內因層面加強自我教育、自我約束。依規治黨是從外因層面注重樹立制度意識,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只有二者同頻共振、聚焦發力,才能筑牢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防線和制度防線,使黨永葆生機活力。
(三)兩個時期都以高級干部為重點抓好干部隊伍建設
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延安時期,毛澤東對高級干部提出高標準高要求,注重提升高級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指導他們自覺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注重調查研究,增強執政能力。習近平指出,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抓好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把這部分人抓好了,能夠在全黨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辦了。高級干部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擔負重要職責,具有重要示范引領作用,應該樹立標桿意識,帶頭作表率,從知行合一的角度去審視自己、檢查自己,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進而以上率下,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
二、延安時期與新時代黨的建設的不同之處
延安時期和新時代黨所處的歷史方位不同,面臨的環境不同,決定了黨的建設的任務不同,側重點不同,加強自身建設的實踐方式不同等。
(一)兩個時期黨的建設的任務不同
黨的建設要按照黨的性質要求來進行,并且要體現時代特征,必須要抓住各個時期的主要矛盾,自覺承擔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延安時期,由于黨處于艱難困苦的戰爭環境,為了打勝仗、圖生存、求發展,必須注重加強自身建設。這一時期,黨的建設緊緊圍繞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任務而展開,將黨建設為一個堅強的革命黨,引領中國革命取得勝利。新時代,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勢異常復雜,挑戰異常嚴峻。因此黨更加重視自身建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防范“四大危險”,應對“四大考驗”,承擔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黨強國的重大任務,必須不斷增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加強先進性建設,引領中國人民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不斷邁進。
(二)兩個時期黨的建設的側重點不同
延安時期,思想建設是首要任務。因為,當時黨內存在大量非無產階級思想,為了保持黨的先進性,必須加強思想建設,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整風運動是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有效途徑,既統一了全黨思想,又團結了同志,增強了黨的戰斗力。新時代,黨把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擺在首位,加強政治建設事關統攬“四個偉大”。加強政治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倘若背離政治建設指引方向,黨的建設的其他方面就難以取得預期效果。習近平反復強調,“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從政治上看”,“政治問題要從政治上來解決”。因此,黨員干部務必須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三)兩個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實踐方式不同
延安時期,黨主要通過開展學習運動、整風運動和土改整黨來加強自身建設,使黨員干部提高了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全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奪取抗日戰爭和民主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不斷創新加強自身建設的實踐方式,先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通過黨內集中學習教育,調動了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建立起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長效機制,提高了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②
三、延安時期與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啟示
延安時期和新時代黨的建設都取得顯著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可以從二者的對比中得出一些啟示。
(一)確立領導核心是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然要求
中國共產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在實踐中形成了權威政治領袖來統攬全局、掌舵領航,是黨堅強有力的根本保證,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復興提供了強大組織保障。延安時期,確立了毛澤東的領袖地位,第一代領導集體成熟。新時代,確立了習近平同志為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是時代呼喚、歷史選擇,是黨心所向、民心所向,使全黨有了定盤星、全國人民有了主心骨,能夠把全黨凝聚起來,把人民團結起來,進而形成眾志成城、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必將引領中華“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二)偉大事業要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指引
馬克思主義始終閃耀著真理的光芒,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沒有終結點,只有新的起點。由此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所以必須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延安時期,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新時代,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所以黨員干部一定要堅信“馬克思主義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三)勇于自我革命是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的秘訣
“我們黨能夠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的9100多萬名黨員,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關鍵在于我們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放松,在推動社會革命的同時進行徹底的自我革命?!雹邸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將“堅持自我革命”上升為黨的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之一的高度,揭示了百年風華正茂的大黨的秘訣,體現了黨面對考驗時高度警覺的優秀品格。黨先后經歷了八七會議、遵義會議、延安整風運動、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整風整黨運動、粉碎“四人幫”的勝利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的全面撥亂反正、十八大以來開啟的全面從嚴治黨新征程等不斷自我革命,每次都及時清除自身弊病,糾正問題、擺正航向,沿著正確方向破浪前行。
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過程,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因此,應該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推進自我革命,在繼承中堅持、在創新中發展,善于總結經驗、開拓新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始終保持昂揚的姿態奮進新時代。
[注釋]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人民日報,2017-10-28(01).
②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3.
③習近平.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人民日報,2021-02-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