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玲潔,文亮,郎冉冉,羅珩,何玉萍*
(1.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生殖醫學中心門診,西安 710038;2.解放軍總醫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9;3.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生殖病區,西安 710038)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女性常見的以內分泌和糖代謝異常為主要病理特征的多系統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稀發或閉經、不孕、多毛、肥胖及一系列內分泌改變。近些年PCOS的發病率不斷增加,育齡期婦女的占比為5%~10%[1],甚至高達20%[2]。PCOS不僅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還嚴重影響家庭和諧。臨床上針對PCOS所致不孕癥的治療方法以西醫為主,其中最常用的手段是促排卵藥物治療??肆_米芬作為PCOS的一線促排卵藥物,由于克羅米芬抵抗的出現,使得部分患者存在排卵率升高而受孕率降低的問題[3]。二甲雙胍是胰島素的增敏藥物,主要用于治療高雄激素血癥的患者,誘導其機體自發排卵,但針對其他PCOS患者,結果仍需進一步研究。來曲唑與克羅米芬聯合治療可以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但有研究顯示對活產率并無改善[4]。雖然目前藥物治療PCOS的臨床研究較多,但研究結果尚未統一[5-7]。網狀Meta分析是一種特殊的Meta分析方法,主要是將某一疾病的不同治療方法匯總后進行定量分析,并根據主要的指標進行排序,從而選出最優治療方法[8]。因此本研究采用網狀Meta分析的方法討論藥物干預改善PCOS患者促排卵和妊娠結局的效果,為臨床提供循證依據。
計算機檢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WanFang Data)、維普數據庫(VIP)和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1年6月。檢索詞采用主題詞與自由詞相結合,英文檢索式為(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OR PCOS OR Ovary Syndrome,Polycystic OR Stein Leventhal Syndrome OR Sclerocystic Ovaries)AND(Clomiphene OR Clomiphene Citrate OR Letrozole OR metformin),中文檢索式為[(氯米芬)或(克羅米芬)或(來曲唑)或(二甲雙胍)]和[(多囊卵巢綜合征)]。
納入標準:(1)研究類型:公開發表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的中英文文獻,原始數據完整;(2)研究對象:PCOS患者(年齡≥18歲);(3)干預措施:所有研究對象均為實驗組,克羅米芬+二甲雙胍、二甲雙胍、克羅米芬、來曲唑;(4)結局指標:妊娠率、排卵率和流產率。
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異常、卵巢早衰、分泌雄激素的腎上腺、卵巢腫瘤以及垂體或下丘腦性閉經導致的高雄激素血癥、月經失調和排卵障礙的研究;(2)重復發表的文獻;(3)摘要信息不全、未提供原始數據的文獻;(4)會議論文、綜述、案例報告等;(5)專著、書籍、專家觀點或意見等類型的文獻。
根據研究的納入排除標準,由2名研究者對檢索到的文獻根據題目和摘要進行初步篩選,再通過閱讀全文決定最終納入的文獻,確定提取的內容并建立正式的表格,對有異議的文獻找第三位研究者協商。研究者按照表格內容提取以下資料:(1)納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發表時間,發表國家,BMI等;(2)研究對象的基線特征,包括各組的樣本量,年齡等;(3)干預措施,克羅米芬+二甲雙胍、二甲雙胍、克羅米芬、來曲唑;(4)偏倚風險評價的關鍵要素;(5)所關注的結局指標。
采用Cochrane協作網推薦的Cochrane手冊5.1.0版本的文獻偏倚風險評估工具對納入研究進行文獻質量評價,包括隨機序列的產生、分配隱藏、盲法、結局指標完整性、選擇性報道、其他偏倚來源等六個條目。如果文獻完全符合,則發生偏倚的可能性小,評為A級;部分符合,偏倚的可能性為中度,評為B級;完全不符合,發生的偏倚可能性高,則為C級。
采用Stata13.0中mvmeta安裝包及相關命令對數據進行處理及網狀關系圖、Meta分析圖(預測區間圖)和有效性秩序圖等繪制,通過累計排序概率圖下面積(SUCRA)表示每個干預措施成為最優干預措施的可能性。SUCRA的值介于0與1之間(0≤SUCRA≤1),當SUCRA 為0時則提示干預措施無效,而SUCRA 越接近1,提示效果越好。根據SUCRA值的大小對干預措施進行排序[9]。因結局指標妊娠率、排卵率和流產率為計數資料,故而采用OR及其95%可信區間(CI)為效應指標。
初步檢索到文獻705篇,所檢索的數據庫及檢出文獻數具體如下:WanFang Data(n=102)、CNKI(n=112)、CBM(n=89)、Pubmed(n=106)、Web of Science(n=121)、Cochrane library(n=88)、EMbase(n=76)。經層層篩選后,最終納入文獻17篇[10-26],共1 975例患者,4種不同的藥物干預措施,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詳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
納入的17個研究中1篇為中文,16篇為英文,納入研究基本特征見表1。納入17篇文獻[10-26]中,4篇文獻[15,18,23,26]隨機分配主要為隨機數字表法,6篇文獻[10,15-16,18,23,26]使用了分配隱藏,主要為大小相同的方塊和密封的信封,7篇文獻[10-11,13,15,22-23,26]使用了盲法,所有的結局指標均完整且均無選擇性報道、無其他偏倚來源,納入研究偏倚風險評價見表2。納入的17個研究其質量等級為A、B和C級(表1)。
1.妊娠率:納入的干預措施共4種,包括克羅米芬、克羅米芬+二甲雙胍、二甲雙胍和來曲唑。網狀關系圖顯示,克羅米芬+二甲雙胍與克羅米芬比較的研究最多,克羅米芬與二甲雙胍、來曲唑比較的研究較多,克羅米芬+二甲雙胍與二甲雙胍比較的研究最少??肆_米芬+二甲雙胍、克羅米芬和二甲雙胍之間的比較形成閉合環,說明既有直接比較,又有間接比較;其余干預措施之間并無直接比較的證據(圖2)。
A:克羅米芬+二甲雙胍;B:二甲雙胍;C:克羅米芬;D:來曲唑圖2 不同藥物妊娠率比較的網絡關系圖
2.排卵率:納入的干預措施共4種,包括克羅米芬、克羅米芬+二甲雙胍、二甲雙胍和來曲唑。網狀關系圖顯示,克羅米芬+二甲雙胍與克羅米芬比較的研究最多,克羅米芬+二甲雙胍與二甲雙胍、二甲雙胍與克羅米芬比較的研究較多,克羅米芬與來曲唑比較的研究最少。克羅米芬+二甲雙胍、克羅米芬和二甲雙胍之間的比較形成閉合環,說明既有直接比較,又有間接比較;其余干預措施之間并無直接比較的證據(圖3)。
A:克羅米芬+二甲雙胍;B:二甲雙胍;C:克羅米芬;D:來曲唑圖3 不同藥物排卵率比較的網絡關系圖
3.流產率:納入的干預措施共4種,包括克羅米芬、克羅米芬+二甲雙胍、二甲雙胍和來曲唑。網狀關系圖顯示,克羅米芬與來曲唑比較的研究最多,克羅米芬與克羅米芬+二甲雙胍、二甲雙胍的比較都較少。克羅米芬+二甲雙胍、克羅米芬和二甲雙胍之間的比較形成閉合環,說明既有直接比較,又有間接比較;其余干預措施之間并無直接比較的證據(圖4)。
A:克羅米芬+二甲雙胍;B:二甲雙胍;C:克羅米芬;D:來曲唑圖4 不同藥物流產率比較的網絡關系圖
1.妊娠率:網狀Meta分析結果顯示,克羅米芬與克羅米芬+二甲雙胍相比[MD=0.47,95%CI(0.32,0.70)]、來曲唑與克羅米芬相比[MD=2.17,95%CI(1.40,3.36)],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圖5)。
A:克羅米芬+二甲雙胍;B:二甲雙胍;C:克羅米芬;D:來曲唑圖5 不同藥物妊娠率比較的網狀Meta分析
2.排卵率:網狀Meta分析結果顯示,二甲雙胍與克羅米芬+二甲雙胍相比[MD=0.28,95%CI(0.17,0.46)]、克羅米芬與克羅米芬+二甲雙胍相比[MD=0.37,95%CI(0.26,0.51)]、來曲唑與二甲雙胍相比[MD=3.57,95%CI(1.58,8.08)]、來曲唑與克羅米芬相比[MD=2.72,95%CI(1.38,5.33)],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圖6)。
A:克羅米芬+二甲雙胍;B:二甲雙胍;C:克羅米芬;D:來曲唑圖6 不同藥物排卵率比較的網狀Meta分析
3.流產率:網狀Meta分析結果顯示,二甲雙胍、克羅米芬+二甲雙胍、來曲唑與二甲雙胍之間的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圖7)。
A:克羅米芬+二甲雙胍;B:二甲雙胍;C:克羅米芬;D:來曲唑圖7 不同藥物流產率比較的網狀Meta分析
1.妊娠率:利用SUCRA分析每種藥物成為最優干預措施的可能性,結果顯示,改善PCOS患者妊娠率的優劣順序依次是:二甲雙胍+克羅米芬(SUCRA=0.7)、來曲唑(SUCRA=0.7)、克羅米芬(SUCRA=0.5)、二甲雙胍(SUCRA=0.1)(圖8)。
A:克羅米芬+二甲雙胍;B:二甲雙胍;C:克羅米芬;D:來曲唑圖8 不同藥物妊娠率比較的干預排序圖
2.排卵率:統計結果顯示,4種藥物改善PCOS患者排卵率的優劣順序依次是:二甲雙胍+克羅米芬(SUCRA=0.8)、來曲唑(SUCRA=0.8)、克羅米芬(SUCRA=0.3)、二甲雙胍(SUCRA=0.1)(圖9)。
A:克羅米芬+二甲雙胍;B:二甲雙胍;C:克羅米芬;D:來曲唑圖9 不同藥物排卵率比較的干預排序圖
不孕癥的發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趨勢,不孕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給患者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而PCOS占無排卵性不孕患者的1/3。自1935年PCOS被首次報道以來,大量的研究發現,PCOS的病因涉及基因與環境等多個方面,多因素共同導致患者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調節紊亂,從而出現卵泡募集、發育和排卵障礙,最終表現為月經失調和不孕[26-27]。目前,臨床上針對PCOS患者采用階梯治療,首先指導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比如飲食干預、運動干預和行為干預等,同時調整月經周期;在此基礎上,針對治療無改善的患者,給予促排卵藥物治療,如來曲唑、克羅米芬、二甲雙胍、中醫藥促排卵、促性腺激素(Gn);針對來曲唑治療無效、克羅米芬抵抗、頑固性黃體生成素(LH)分泌過多、因其他疾病需進行腹腔鏡檢查盆腔、隨診條件差不能進行Gn治療和監測者,可進行腹腔鏡卵巢打孔術[28-30]。
網狀Meta結果顯示,克羅米芬+二甲雙胍和來曲唑對于改善PCOS患者排卵率方面效果最好。克羅米芬+二甲雙胍可明顯改善PCOS患者的排卵率,這與Boudhra等[31]的研究結果一致,可能是二甲雙胍應用于胰島素抵抗的患者,可通過降低雄激素水平,減輕高雄激素血癥,為卵泡發育提供良好環境,對克羅米芬促進卵泡發育和排卵起到協同作用,從而提高排卵率[32]。目前僅有少量研究根據BMI和胰島素抵抗進行分層分析,結果傾向于聯合使用二甲雙胍僅使肥胖和超重患者獲益[12]。而本文納入的部分文獻的研究對象BMI普遍較高,使最終得出的結果指向克羅米芬+二甲雙胍效果較好,但研究未按照BMI進行分層分析,不能判斷不同BMI患者中療效是否相同。目前認為來曲唑主要通過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在卵泡早期降低機體雌激素水平,從而解除雌激素負反饋抑制FSH作用,促使優勢卵泡的生長,提高單卵泡的排卵率[33-34]。
在改善PCOS患者妊娠率方面,網狀Meta結果顯示,克羅米芬+二甲雙胍和來曲唑效果最好。研究認為,單用克羅米芬可使卵泡期LH作用過強和LH峰提前出現,以及卵泡局部的高雄激素水平,均影響了卵泡的發育成熟,從而降低了卵母細胞受精能力并影響受精卵著床[35];而二甲雙胍與克羅米芬聯合使用時可起到協同作用,從而改善PCOS患者的妊娠率。另外,來曲唑也可明顯改善PCOS患者的妊娠率。有研究表明,來曲唑作為一種芳香化酶抑制劑在外周血中阻止雌激素的合成,反饋性的使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從而促進卵泡的生長發育,卵泡生長發育分泌的雌激素能夠順利作用于生殖系統各組織,有利于子宮內膜充分生長,為胚胎的著床提供良好的條件[36]。研究發現,子宮內膜或子宮內膜下血管分布指數可能是IVF-ET中妊娠的預測因素,良好的子宮內膜血供能夠改善內膜容受性,從而影響妊娠結局[37]。Wang等[25]研究顯示,來曲唑組的妊娠率明顯升高,這可能與其促進子宮內膜血供,進而增加內膜容受性增加有關。覃曉等[38]研究表明,克羅米芬用于PCOS患者主要是其具有較弱的抗雌激素作用,可抑制子宮內膜雌激素受體,影響子宮血流,使內膜生長受抑制,子宮內膜變薄,不利于胚胎著床,導致妊娠率偏低。但二甲雙胍聯合克羅米芬使用可降低患者對克羅米芬的抵抗,顯著改善全身內分泌環境,恢復PCOS患者排卵性月經,促進生育功能的恢復,提高妊娠率[39]。
在改善PCOS患者流產率方面,網狀Meta結果顯示,克羅米芬+二甲雙胍、來曲唑、克羅米芬和二甲雙胍之間相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與Mitwally等[40]研究結果不一致,其認為來曲唑相比其他促排卵藥物流產率較低,主要是因為來曲唑半衰期短,藥物在體內清除快,對胎兒發育不產生影響。本研究只納入了4篇文獻分析流產率,研究樣本量相對不足,得出的結果并不可靠,希望今后增加樣本量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1)納入的部分研究未使用分配隱藏,盲法,可能存在實施、測量等偏倚;(2)本研究納入文獻數量較少,可能存在選擇性和發表偏倚;(3)不同的藥物用法、劑量和療程的治療效果可能存在差異,從而影響研究結果;(4)本研究納入對象BMI值普遍偏高,但因納入文獻數量原因,不能做亞組分析,其結果可能不適用于BMI較低的PCOS患者。
綜上所述,藥物干預在改善PCOS患者促排卵效果和妊娠結局方面各有優勢,其中克羅米芬+二甲雙胍和來曲唑能明顯提高PCOS患者的妊娠率和排卵率。鑒于目前的研究存在前文提及的不足之處,建議今后更多地開展高質量的RCT研究,未來研究還應關注經濟學評價,以獲得最佳性價比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