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群鶯
摘要:作文是對學生整體語文水平以及思維的全面檢驗,它占據著語文的半壁江山,因此,在語文課程中,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重中之重。而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如何,文筆怎么樣,語言表達能力好壞,并不是由天賦決定的,而更多是取決于后天的閱讀和訓練。作文成績怎么樣將直接關乎著學生的語文成績,甚至和之后的中考、學習、工作都有直接的聯系。在現代化社會中,如果我們的寫作能力較強,那么會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非常大的便利和幫助。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目前初中作文教學現狀仍不容樂觀。針對這種情況,通過對初中作文教學現狀的分析,再結合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對應策略,以期切實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作文;教學現狀;優化方法
根據采訪不難發現,很多初中學生只要提起作文這兩個字,無不面露難色,“在寫之前想的挺好,但是只要一落筆,就不知道該從何說起,不知道該用何種記敘的順序,運用哪一種表達方式來描述自己看到的現象,抒發需要表達的感情,寫出來的作文總是空洞乏味,沒有可讀性和觀賞性,甚至在剛開頭的時候就想結尾,因為確實不知道寫什么”。相信這是大部分初中生在作文上面遇到一個共同難題,如果不及時解決,找到有效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那么將嚴重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甚至會降低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由此看來,找到快速且有效提高寫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迫在眉睫。下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初中作文教學目前遇到了怎樣的難題,面臨的現狀是什么,然后根據問題想對策,與大家分享一些執教多年積攢下來的經驗,希望能切實幫助到大家。
一、初中作文教學現狀
(一)從學生角度出發
作文,其實是生活的藝術,如果沒有對生活的觀察、認識和感悟,是很難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并且相較于小學階段的作文寫作,初中語文作文一般都有一定的字數要求,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閱讀積累的話可能剛開始上手會有一定困難,容易出現作文課堂倦怠敷衍的現象,甚至于強湊字數,那么這樣的作文課堂自然是極度枯燥和乏味的,再者現今互聯網信息搜索的便捷也使很多學生為了完成作文任務而從網上大量抄襲他人的文章,造成寫作態度上的偏頗,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初中階段的學生無法正確完整地認知寫作在生活和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對自身綜合素質培養的影響和助力。
(二)從教師角度出發
從當前整個局勢來看,語文教師已經被作文教學壓的喘不上氣來,雖然是很重的一個包袱,但是又不能不背。因為對于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教學標準,也沒有詳細的寫作計劃和訓練方法可以參考,只靠著語文教師的經驗以及憑空想象,自然這樣的作文教學方法只能是紙上談兵,空洞乏味。另外,在應試教育的壓迫下,為了提高作文分數,一部分教師只能教學生死記硬背范文,句子以及詞語,以便到時候能順手套出來,這嚴重和學生們的思維發展相背離,不僅急功近利,而且久而久之,會養成學生懶得思考的習慣,最終他們寫出來的文章往往都是“假、大、空”的。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優化策略
(一)善于運用多種方法,提升學生寫作興趣
1.創設問題情景,發散學生思維
若想提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運用效果,我們可嘗試利用創設問題情景的方式展開育人活動,以此實現對初中生思維的拓展與延伸,讓他們能更為全面地思考問題。在寫作教學中,初中生具備較強的創新思維是提升其寫作效果的關鍵,若想培養其創新思維,我們需要對初中生的思維進行發散。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個問題,引發初中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從而使其發現新的寫作方向,拓展其思維廣度,提升文章的創新性。例如,在教授“寫作:學寫傳記”這部分知識時,我們可以借助提問的方式對初中生展開引導,以此幫助他們發現更多寫作傳記的思路。多數初中生在開始時會認為傳記就是一種平鋪直敘的記敘文,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為此,我們可提出“用他人說過的話來描述這個人可以嗎?”這一問題,以此將初中生的思維引導向更為多元化的寫作方向上,提升教學效果。
2.引入故事案例,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若想提升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我們應關注初中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通過深化他們理解的方式,提升寫作文章的深度。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構建故事情景的方式展開寫作教學活動,通過將寫作主題放到一個個故事中,幫助初中生理解,以此使其能夠對寫作主題產生更為清晰地認知。
例如,在開展“寫作:文從字順”這部分知識的講解時,為深化初中生對寫作目的的理解,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創設育人情景,以此深化初中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如,我們可將這樣一個故事:少校對軍官說:今晚8點,每隔76年才能出現一次的哈雷彗星將出現,所有戰士要穿著野戰服在操場集合。而士兵在傳達時出現了錯誤,內容變成了:今晚8點,76歲的哈雷將軍會在操場出現,所有戰士要到野戰陣地集合。通過此方式,初中生將會更為深入地理解文字表達的重要性,從而加深其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3.展示與賞析優秀作文
對于寫作教學,教師可以采用鼓勵的方法來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讓他們從鼓勵中獲得寫作的滿足和驕傲。教師可以在班級內“學習園地”上劈出一片空地專門用來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文,并將評語一起展出,為的是營造一種聲勢“這樣的文章,我也能寫出來”,他們更希望自己的作文也能被展示在墻上供學生們閱讀,進而體會寫作成功之后的喜悅感。只有學生有信心,他們才想表達,對于被展出作文的作者來講,他們也同樣能從鼓勵中進步,下一次將寫出更優秀的文章。
(二)善于積累豐富的素材,擴大閱讀范圍
1.挖掘生活素材,鍛煉觀察能力
為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素材,教師有必要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整合能力,從而能夠為后續寫作提供豐富的作文素材。為此,教師可以將語文作文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以此來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和新穎度,能夠實現既定的寫作教學目標。結合筆者實踐調研可知,部分教師雖仍采用仿寫訓練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但只簡單要求學生對寫作模板進行背誦和熟記,這樣,不僅會限制學生的創新意識、阻礙學生的思維發展,還不利于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情緒,久而久之,便會打擊學生寫作自信,消磨學生寫作意識,最終無法切實提高他們的寫作水準。為此,教師應嘗試引進生活化教學法,圍繞身邊故事和親身經歷來設置生活化寫作教學主題,但是其中注意的是應與中考作文擬題方向相契合,避免學生所寫作文變得程序化和模式化。與此同時,也為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教師需探尋實際生活與教學內容的銜接點,從而能夠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帶領他們挖掘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思路,最終能夠切實提高他們的洞察能力和創作能力。這樣,學生能夠在生活化教學環境中逐漸擺脫固式思維,能夠從自身角度出發,結合生活經歷來構思和創作,最終能夠高效地完成寫作任務。
2.積累寫作素材,充實寫作內容
教師需向學生明確素材積累對整個寫作內容質量的影響作用,并嘗試開展名句分析和文章鑒賞來幫助他們積累豐富且優質的寫作素材,久而久之,學生便能夠做到下筆如有神,順利完成寫作。在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素材積累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課后閱讀任務,為他們推薦符合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的優秀書籍,并引導他們結合自身的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來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在此過程中,學生需鼓勵學生標記優美語句、分析寫作手法,逐漸能夠獨立完成仿寫,并在仿寫中不斷鍛煉他們自身的寫作技能。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閱讀比賽,要求學生在完成既定的閱讀內容后寫下讀后感,最終由全班進行作品評選,由教師進行點評總結,最終能夠鼓勵和表揚寫作水平突出的學生。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還能夠不斷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鑒賞水平,為后續獨立創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重視作文講評,巧妙下評語
作文講評課的質量是提高作文教學的關鍵。教師在講評課中一定要注重有針對性地、有重點地對每個同學的作文情況進行講評,側重于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泛泛而談。其實作文講評課,形象來講像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又像是一盞指路燈,學生能夠從中具體發現自己的問題,并總結經驗,在下一次寫作的時候爭取避免,因此對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提高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而教師的評語則是對學生作文質量和人文關懷的雙重評價。通過調查發現,學生非常不喜歡那種蒼白、模棱兩可、缺乏個性的僵尸評語,在看到這樣的評語之后,他們只能一笑而過,內心根本不會產生任何波瀾。他們最喜歡的評語是富有個性化,精簡但一擊即中,而且讓學生有啟發,有思考。在這里特別要提醒各位教師的是對于寫作能力并不突出的學生,他們的評語一般要以鼓勵為主,切記不要將他們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巧妙下評語,其實考驗的還是語文教師講話的藝術。另外,對于寫得不怎么樣的學生來講,他們的評語要以正面評價為主,千萬不要全面否定,這樣將嚴重摧毀他們的自尊心,甚至導致他們完全失去對寫作的興趣,要想再一次建立,那可謂難上加難了。
三、結語
總之,隨著考試對作文寫作要求越來越嚴格,各位教師一定要更加深入研究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打破傳統的寫作觀,尊重寫作自由,只有學生敢寫,想寫,那么才能在日積月累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才能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揮想象力。因為寫作可以說是貫穿人一生的,如果能在初中甚至更早階段將學生的寫作能力提上一個臺階,那么無論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怎樣的寫作難題,相信他們都能從容應對。
參考文獻:
[1]杜雪峰.新形勢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及措施研究[J].教學考試,2020(16):66.
[2]劉麗.新課程標準下初中作文教學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21(5):59.
[3]陸金月.淺析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課外語文(下),2019(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