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瑋堃
摘要:“以生為本”教育理念是新時期教育所倡導的,重在以學生為課堂基礎進行培育,重視學生感受、學生自主探究、學生認識與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培育。而每一位中職生的數學素養、學習能力也在這一過程中深化了,融合更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探究與實踐,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差異化教學重在尊重不同學生基礎與能力,根據班級學生的數學水平差距進行開放性學習活動開發與實踐。而更多學生能夠在這樣的課堂中找到適合定位,進一步深入探究。
關鍵詞:以生為本;中職數學;差異化課堂
數學是中職教育體系中的基礎課程,也是現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課程。但也將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解題能力等有著更深層次的考驗。所以,在中職數學教學中融合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將能夠降低數學知識理解難度,而讓更多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升水平。就目前中職數學課程教學情況來說,發展差異化、專業化、精細化都將為數學教學注入新的生命力,帶領更多學生暢游數學知識。本文將結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題式教學法、分層教學法進行討論,希望能夠為中職教師提供更多借鑒。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以生為本”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應當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職教師應當讓其自主參與到預習、課題探究、復習活動中。充分發揮自主性與積極性,按照自身的思考與實踐理解數學知識,并能夠熟練地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轉化身份為課堂的主人,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學習方式。而學生也將在這一過程中提升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根據教材內容、教師引導的情況下了解到更加豐富的數學知識內容。
例如,在教學“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這一部分內容時,中職數學教師應當創設良好學習氛圍,引用目標導入的方式進行教學。而高斯算法的深入剖析就能夠吸引學生目光,讓更多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公式推導,并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及時反饋發問。其次,教師可以針對大家的問題進行解釋,給出不同于慣性思維的答案,讓其在課堂中進一步思考實踐。而在等差數列的教學總結中,教師需要進一步介紹推導公式與其應用,為學生提供標準的解題參考模板,進而過渡到下一教學階段。
二、融合問題式教學法實踐
實踐出真知,數學教學中融合問題式教學能夠讓更多學生論證自身猜想,在課堂中活躍大腦思考,調動肢體配合完成實踐探究。學生能夠在思考問題和一步步解題中拓展認識,有效提升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中職數學教師應當先拋出問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夠依據完成認識與思考,以開放性的題目猜想與論證參與到課堂實踐當中來。這也是差異化教學的重要體現,盡可能多的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其靜下心來思考數學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教學“空間兩條直線”這一部分內容時,中職教師應當針對抽象化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兩條直線之間只存在平行和相交的關系嗎?對于一面直線之間會存在公共點嗎?什么是異面直線?而學生能夠對以上問題進一步剖析,或者在不懂的情況下與周圍同學分析討論,探討解題思路與方法等等。之后學生就能夠在問題引導下漸漸培養起數學興趣,能夠按照現實指導思路進一步探究相應的數學知識。不僅僅是空間兩條直線的辯證關系,學生也將能夠在更加深刻的數學知識中認識與探究。
三、融合分層教學凸顯差異
分層教學將從根本上落實差異化教學,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實踐,進而收獲不同的知識認識和水平成長。實際上,不符合學生認識水平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學習效果,而難度適中的知識更能夠提升其課堂學習有效性。所以,中職數學教師可以按照實際情況將不同水平學生分類,依據相同教學內容的不同目標進行劃分,讓更多學生參與到知識實踐當中來。保證了每一位學生都有足夠自由的探索空間,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認識與思考。
例如,在教學“橢圓”這一部分內容時,中職數學教師就可以劃分層次進行教學,將班級里學生分為A、B、C、D四個層次。A等級學生需要在課前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并在課堂中引導一個小組完成問題深入探究。而B等級學生需要針對“橢圓圖像、交點位置、離心率、標準方程”進一步擴展交流,讓大家都能夠結合正確的理解思路進行知識探究。B、D等級學生需要按照需求進行學習,不論是鞏固基礎,還是盡可能地參與自主學習中來都是可行的,都將有效提升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通過自身認識與理解學會基礎知識的應用。
四、結語
總而言之,中職數學教師應當貫徹落實“以生為本”,同時在實際教學中發展差異化、個性化,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獨立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夠構建出更加高質、高效的數學課堂來,而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實踐與探索當中。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中提升能力,在問題思考、教學目標引導下一步步深入數學知識研究,收獲豐富的數學知識滋養。
參考文獻:
[1]石顯鵬.中職數學差異性教學策略研究[J].知識文庫,2019(06):134.
[2]徐正.小組合作帶動差異生發展的途徑探索——以中職數學教學為例[J].考試周刊,2018(A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