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銘 鄒敏 林佩兒
摘要:調查數據顯示,在使用菜譜APP的用戶中,49%喜歡做菜,想通過APP交流提升廚藝,42%想學習做菜,36%的用戶想了解三餐營養搭配知識,33%的用戶主要是為了方便購買食材。從長遠發展來說,當下做飯的意義不再是單純的解決溫飽問題,更多的是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而大部分人因為商超距離、時間安排等問題放棄采購,走上叫外賣或者下館子的老路,因此,隨著移動美食類APP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相信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其行業的發展將不容小覷。
關鍵詞:菜譜類APP;線上采購;線下配送;市場;消費群體
一、調查目的
與傳統渠道相比,移動端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產品種類更加豐富,移動支付技術的不斷成熟也讓消費支付變得更加便捷,因而越來越多人選擇利用美食類APP來完成消費決策。數據顯示,由于年輕人生活節奏快,時間緊張,工作日一般選擇使用外賣APP。長此以往,不僅在口味上有所厭倦,而且餐廳含油量較多,不利長期食用。長期這樣沒有家的感覺,也沒有辛勤工作后的成就感。所以大部分年輕人更傾向于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自己烹飪,從而轉變為選擇菜譜APP。
本次調查旨在了解消費者餐飲習慣及在使用菜譜APP時的自我感受,通過問卷調查得出消費者的餐飲習慣進行分析,通過可行性分析,打造出“飯點到啦”,即一款“電子菜譜+根據菜譜”直接線上購買食材,并且支持線下配送的小程序。
二、調查內容
根據上述研討目的,我們確定本次調查內容主要包括:
1.收集問卷填寫者職業,為數據來源劃分人群,了解不同職業人群的喜好。
2.調查消費者做飯喜好及頻率作為側重點。
3.調查消費者對菜譜APP的使用感受,以及對此類APP的擔憂與期待,明確其自身優、劣勢和面臨的威脅與挑戰。
三、問卷發放與回收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面向所有群體,主要采取線上調查的方式,由項目成員發放在微博、微信朋友圈,QQ動態等線上平臺,群眾自由填寫。問卷發放問卷1024份,回收問卷1024份,回收率100%。
四、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1.在被調查用戶當中,調查對象的職業分布較均勻,主要為普通職員,占比22.31%。所以,項目平臺可以根據各個群體的喜好推送商品。
2.消費者偶爾在家做飯的概率最高,占比34.62%。認為不喜歡做飯的原因中,做飯工序太多、采購難度大占比51.06%。
3.在“如果有一款根據菜譜給您提供食材配送的小程序/app,您是否愿意使用?”這一問中,愿意嘗試的占比最大,占比66.92%。
五、調查結果討論
根據以上問卷調查結果我們得出可行性分析成立,對項目的建設與發展進行討論后討論結果分析如下:
1.顧客追求的不僅是食物的美味、營養健康、價格便宜,更注重的是食材來源的新鮮程度以及綠色環保。
2.顧客喜歡吃的菜譜各式各樣。
六、菜譜類APP市場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通過查閱資料并收集整理相關數據,結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移動美食行業發展態勢,截至2021年,菜譜APP用戶規模已逾1億。隨著用戶規模的逐漸擴大,菜譜APP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特別是增加配送食材服務之后,在當下這個社會,市場前景還是很大的。
但其中也存在不足。1.僅有菜譜服務,服務雖專一,但不夠聯動。2.APP自身商城的線上選購,無法購買食材,只能購買熟食。3.無法選購小分量的食材對部分獨居人士來說,并不合理。4.部分APP的線上商城起送金額較高。
七、菜譜類APP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城市白領傾向在家吃飯,并且認為回家吃飯的健康指數和幸福感較高。這部分人群在移動端購買食材的比例超過65%。但對于年輕人來說,他們缺乏做菜經驗,也沒有做菜經歷,他們更喜歡通過互聯網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因此菜譜APP就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其功能主要是告訴用戶菜肴的食材和制作方法,根據該菜品的類別和評分情況提供篩選和排序,并為用戶提供同類菜品的推薦和分享等功能。
此外,在解決“吃”問題的基礎上,菜譜APP可以滿足更高層次的情感需求(包括自我滿足)和社會需求(包括家庭關系)。
對此,可以在此些基礎上增加提供食材、調料用品等配送服務。即:1.通過提供線上閱覽菜譜、訂購食材的服務,幫顧客準備菜譜中所需食材及配料,并進行包裝、分類,幫助顧客節省烹飪步驟、減少時間支出。2.準時送達,及時、準確地送至顧客手中。使顧客在最短的時間、最經濟的花費、最放心的享用中,獲得愉快的用餐體驗。
八、結語
通過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普及、新零售加O2O模式相結合的方式,提高用戶的生活質量及健康要求。不僅為用戶帶來方便,更保證了用戶的飲食衛生,且為客戶提供了各式各樣的菜譜以及新鮮可靠的食材,使客戶以更經濟的方式吃到更美味、更健康、更營養的食物。
參考文獻:
[1]趙亮,耿爽爽,馮蒙朝.感知質量對外賣O2O用戶重復購買意向的影響[J].企業經濟,2019,35(12):94-100.
本文系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