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青梅


【摘要】目的:探討ICU危重患者壓力性損傷的主動預防和臨床護理效果。方法:根據2020年-3月至2021-3月這一年期間,將我院ICU收治的198危重患者用于研究,按照患者入院的順序平均分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主動預防與臨床護理進行對比分析。結果:2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發生的壓力性損傷更少、生活質量評分更高,(P<0.05)。結論:對于ICU危重患者的主動預防和臨床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生風險,值得推廣。
【關鍵詞】ICU;危重患者;壓力性損傷;主動預防;臨床護理
ICU相比普通病房相比,所收治的患者具有危急重癥的特征,往往需要患者長期臥床接受治療,導致其皮膚的彈性、機體功能的逐漸衰退,加之機體局部組織受壓,造成局部血液循環的障礙、局部皮膚及皮下組織持續的缺血、缺氧,易于發生壓力性損傷,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嚴重的負擔,乃至影響對患者的后續治療效果。為此,臨床上要加強對患者的壓力性損傷預防與干預,其中主動預防和臨床護理的應用,能夠避免患者壓力性損傷的發生,同時保障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此,本文根據近一年期間,將我院ICU收治的危重患者,選取198例進行調查,相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根據2020-3月至2021-3月這一年期間,將我院ICU收治的危重患者,選取198例用于此次的研究,按照患者入院的順序將其分組,有對照組患者99例進行常規護理,患者中男性有59例、女性有40例,年齡最小22歲,最大有75歲,平均(45.44±4.29)歲,疾病類型:多發傷有19例、重度顱腦外傷有30例、心血管及肺部慢性疾病有45例、其他有5例;觀察組患者,同樣99例采取主動預防與臨床護理,分別有55例的男患者、44例的女患者,年齡最小23歲,最大74歲,平均(45.51±4.38)歲,疾病類型:多發傷有20例、重度顱腦外傷有33例、心血管及肺部慢性疾病有42例、其他有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ICU收治的標準,且入住時間>24h,且患者家屬全部在自愿條件下同意調查,簽訂相關協議書;排除存在皮膚疾病、精神障礙及認知障礙、器械接觸部位的皮膚潰爛與皮損等患者。對2組患者以統計學分析基線資料,差異不具有意義,可以比較(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主要為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生命體征,并對患者皮膚做好清潔,保持床單干燥、干凈,定時協助患者翻身,為其拍背等。
1.2.2觀察組患者采取主動預防和臨床護理,內容為:①組建傷口造口預防小組,組員為ICU臨床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長為護士長,共同探討壓力性損傷的發生原因,并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應用Brad en(壓瘡評分表),評估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生風險,為其制定個體化護理預防方案。②護理人員對意識清醒的患者進行主動溝通、積極的交流,為其介紹壓力性損傷的危害性及相關知識,促使患者正確對待,同時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心理支持與鼓勵,促使患者配合臨床護理工作。③護理人員要做好ICU病房環境的清潔、消毒等工作,結合患者自身條件,遵醫選擇適宜的醫療器械,并且每日對器械接觸部位的皮膚進行檢查、擦拭,保證患者皮膚的干燥。④護理人員要對中低危重患者,間隔2h進行一次翻身,夜間為3h一次,高危患者則間隔1h翻身一次,并擺放其肢體,當取患者側臥位時,要放置軟枕于背部【1】。
1.3觀察指標
(1)對2組患者出現的壓力性損傷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合理分期,包括Ⅰ期:患者指壓沒有變白紅斑;Ⅱ期:患者的部分皮層缺失,且顯露出真皮層;Ⅲ期:患者的全層皮膚缺失;Ⅳ期:患者的全層皮膚及組織缺失。(2)采用GQOL-74生活量表,對2組患者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質生活四個維度進行評估,每項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所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處理研究數據,對比計量資料,t用于組間檢驗,進行表示,對比計數資料,X2用于組間檢驗,(%)進行表示,當p<0.05為統計學意義的差異。
2.結果
2.1對比2組患者壓力性損傷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壓力性損傷患者有5例,占5.05%,相比對照組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生率25.25%明顯更低,(P<0.05);表1所示詳細數據。
2.2對比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
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相比,明顯觀察組患者更優,(P<0.05);表2所示詳細數據。
3.討論
由于ICU收治的患者,其病情危重,且多數患者的機體免疫機制較差,需要長期臥床治療,加之疾病的特點、皮膚狀況及醫療器械的頻繁應用等,很容易導致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生,臨床表現為局部組織的腫痛、紅熱及破潰壞死等癥狀,既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與心理壓力,又影響患者的康復。
為此臨床上要對患者進行及早的預防與護理,以便有效的避免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生,從而加快患者的康復效率。基于此,為了進一步證明其預防與護理的效果,本文根據近一年期間,將我院ICU收治的危重患者,選取198例用于此次的研究,按照患者入院的順序將其分組,有對照組患者99例進行常規護理,以及觀察組患者,同樣99例采取主動預防與臨床護理,分析2組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生情況及生活質量。由研究數據報告可得知:觀察組患者中出現壓力性損傷患者有5例,占5.05%,相比對照組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生率25.25%(25/99)明顯更低,(P<0.05);此外,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相比,明顯觀察組患者更優,(P<0.05)。由此可見,對于ICU危重患者的主動預防和臨床護理,可有效的預防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生,便于患者病情康復,值得臨床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秀慧, 趙彩, 崔慧慧,等. 主動護理干預對俯臥位手術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效果及滿意度影響觀察[J]. 健康大視野, 2019.
[2]郝青梅.風險防控干預在ICU行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20(07)
[3]. 蔣舒玉,馬加威.ICU危重癥患者壓力性損傷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災害救援醫學.2020(03)
[4]夏杰,段霞,曹程秀,張佳男,于嬋,王可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中預防護理人員鼻面部壓力性損傷的效果觀察[J]. 護理管理雜志.?2020(04)
[5] 倪榮,姬莉,左玲.減壓床墊結合細節化護理對ICU重癥患者壓力性損傷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05)
[6]衛曉靜,閆凡,景孟娟,李黎明,王志霞.?ICU護士預防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知信行的現狀調查[J]. 中華護理雜志.?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