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智超 襲怡霏 胡明奇
【摘要】側柏葉中含有豐富的化學成分。這些化學成分是治療脫發的藥效物質基礎。文章就側柏葉的性味歸經、藥理作用進行簡要綜述。
【關鍵詞】側柏葉;性味;功效;黃酮類化合物;防脫發
側柏葉為柏科植物側柏的干燥樹枝和樹葉,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側柏葉其氣清香,味苦澀,微辛,具有涼血止血,祛風降濕,生發、烏發的功效。此外,其在治療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腸風、崩漏、風濕痹痛等疾病療效顯著。現代研究表明,側柏葉中富含大量的黃酮類化合物,其藥理作用主要在于激活毛母細胞和促進血液循環,使毛發生長能衰退的毛囊復活和促進血液循環后補充營養,進而起到養發、生發的作用。目前側柏葉洗發水等商品在市場上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脫發”目前正日益成為困擾中年甚至青年人的一大難題,為總結歸納這一重要的中藥資源對于防脫發領域的功效,本文從側柏葉的性味歸經、炮制工藝和活性成分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 側柏葉飲片的概述
側柏葉作為傳統的中藥,其味苦澀,性寒冷;歸入肺、肝、脾經;具有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烏發的作用,其在血熱脫發,須發早白方面有奇效。古代本草對側柏葉性味功效有較多記載。例如:在《神農本草經》(東漢)所云:“側柏葉, 味苦澀, 性微寒, 歸肺、心、肝、大腸經。能涼血止血、清熱止咳、祛風利濕、散腫毒、生發烏發。”《本草綱目》中謂其:浸油,生發,燒汁,黑發。和豬脂,沐發長黑。又如《孫真人食忌》:頭發不生:側柏葉陰干,作末。和麻油涂之。在傳統中醫藥方或偏方中,一般采用外部涂抹等手段,通過促進頭皮血液微循環以刺激毛囊生長,進而達到治療脫發的作用。藥性理論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經過不斷的實踐及對側柏葉研究的深入,清至今普遍認為其性味為苦、寒性,炮制加工后性昧可表現為溫性。側柏葉在功效方面具有:“吐血、補血、腹瀉、潰瘍紅、白、明目益氣、抗寒耐熱、祛濕痹、強身健體”是對其的溫性的記載。而“涼血、滋陰涼血、涼血干濕、寒血微澀、止寒”顯著顯著功效則是本草對其寒性的記載;同時,其涼血涼血的作用與現代用藥習慣也相符合。[1]
2側柏葉有效藥理成分
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 Polygonum multiflo rum Thunb. ) 的干燥塊根,自古有“烏須發”的功效,是治療白發與脫發的重要藥物,在藥用價值方面因“柏有數種,入藥惟取葉扁而側生者,故曰側柏”而得名。側柏葉主要含有側柏葉主要含有黃酮、揮發油、鞣質、樹脂、微量元素等化學成分,其有效藥理成分與其炮制方法有密切關聯。側柏葉經不同方法炮制之后,其主要成分和含量都有變化。主要體現在其揮發油含量上,炮制品比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炮制適度可增加鞣質含量。[2]
據報道,側柏葉揮發到空氣中的物質經有202種化合物,其中烷烴有68種,烯烴45種,烯烴中萜烯類物質有25種,炔烴5種,醇28種,酮15種,醛2種,酸5種,酯14種,芳烴11種,醚及其他物質 9種。現側柏葉中含有 Fe,Mg,Ca,Zn,Cu,Pb,Ni,Cd,Cr等多種微量元素。[3]
3 側柏葉提取物防脫發、烏發功效
脫發雖不屬于嚴重疾病,但其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雄激素源脫發(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脫發常見的誘因之一,以頭皮油膩、瘙癢、頭屑增多、脫發等為主要表現。[4]男女均會發生,其發病機制與雄激素分泌、遺傳以及精神緊張、 疲勞、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其中雄激素為主要誘因。
白頭發增多的病因十分復雜,大致與遺傳、衰老、疾病等導致黑素干細胞衰老、黑素細胞減少等有關,在發病機制上包括bcl-2基因缺乏、氧化損傷、氧化應激、微量元素缺乏等。而側柏葉與何首烏搭配使用,其復合提取物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從而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在體外具有抑制5α-還原酶活性,且據有關機構的小鼠模型試驗表明其可以顯著改善C57BL /6小鼠雄激素源性脫發現象。[5]
4 結論
側柏葉在治療脫發、白發具有全面兼顧、副作用小等優勢; 側柏葉在與何首烏搭配使用,其復合醇提取物具有明確的防治雄激素源性脫發功效,且提示了其發揮作用的可能機理與抑制5α-還原酶活性有關。可以考慮該提取物應用于研發相關個人護理類日化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張娟,劉美,李先寬,張堅,馬琳.側柏葉的本草考證.中國現代中藥.2017.09-19.
[2]孫立立,王琦,王晶,王作明.側柏葉炮制工藝探討.山東省中醫藥研究所(250014)
[3]孔維新.側柏葉中微量元素的測定[J].棗莊學院學報,2009,26(5):130.
[4]馮放.中藥生發凝膠對雄激素性禿發的臨床和實驗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9.9-15.
[5]馬世宏,單承鶯,聶韡,束成杰.側柏葉、何首烏復合提取物防脫發功效研究.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21.0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