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毅
摘要:豬肉具備較高的營養價值,市場需求量大,這極大的促進著養豬業發展。生豬養殖中,慢性胃炎是常見病,影響豬群生長發育,延遲出欄,影響養殖效益,因此養殖場戶要積極做好診治工作。基于此,本文著重對豬慢性胃炎的獸醫治療策略展開了深入探析。
關鍵詞:豬;慢性胃炎;癥狀;獸醫治療;預防
豬慢性胃炎是豬胃腸道機能紊亂所引發的慢性疾病,也被稱之為“慢腸黃”,可發生于一年四季,仔豬發病率發高于成年豬,發病緩慢,病程長,影響豬群健康生長及養殖效益,養殖場戶要密切留意。
1 發病原因
豬慢性胃炎致病因素較多,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下述幾個方面:首先,突然更換飼料,喂食時間、喂食量不固定,飽一頓饑一頓,所喂食的飼料過涼、過熱,喂泔水,喂食高糖分瓜果,久而久之會誘發慢性胃炎。其次,飼養管理不到位,喂食豬群發霉變質的飼料,長期過量喂食精飼料,飼料營養不均衡,配比不合理,導致豬群營養不足,抵抗力下降,進而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再次,豬舍陰暗潮濕,光照通風不佳,豬群運動不足,抵抗力不足,易于誘發慢性胃炎等多種疾病。最后,豬慢性胃炎可繼發于豬流感、豬瘟、副傷寒等多種疾病,尤其是肺臟、腎臟衰弱的豬,慢性胃炎發病率更高[1]。
2 臨床癥狀
患有慢性胃炎的豬,初期癥狀不明顯,僅僅表現為食欲下降,精神狀態不佳,便秘等現象。中期癥狀凸顯,病豬不愿意站立,喜飲涼水,眼結膜發紅,糞便稀且夾雜一些血液,腥臭味熏天,排便時病豬發出呻吟聲。病豬后期逐漸昏昏欲睡,全身無力,極易衰竭致死。對病死豬尸體進行解剖,可以發現其胃腸道出現明顯的病變現象,胃腸內壁充血、潰瘍,腸壁變薄,小腸脹氣,膽汁濃稠。
3 診斷要點
豬慢性胃炎的診斷,結合病豬臨床癥狀表現、尸體解剖變化等因素即可做出初步的診斷,如需確診,則要進行實驗診斷。目前,豬慢性胃炎病診斷過程中,細菌學診斷法的應用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在無菌條件下選取病死豬肝臟等部位病變組織,將其放置于培養基上,然后使用革蘭氏染色,恒溫培養24h后利用顯微鏡檢查即可發現有短桿菌,此時即可確診為豬慢性胃炎病。
4 獸醫治療方法
患有慢性胃炎的病豬,其病變部位集中在胃腸道,所以在治療時應清理干凈胃腸道內容物,并進行止酵處理,然后遵循清熱解毒、疏肝利膽、溫中健脾、行氣和胃的原則進行治療。治療時,采用中藥、西藥治療,或者進行聯合用藥,才能達到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具體來說,可采用下述幾種方法予以治療:
方案1:上午,肌注青霉素400萬IU+氨基比林10mL+VC 5mL,并拌料喂食10g小蘇打;下午,取茵陳、黃連、厚樸、大黃各20g,龍膽草、白頭翁各30g,山楂45g,鮮鐵掃把150g,鮮魚腥草250g,鮮旱蓮草300g,將上述藥物加入適量水煎熬成藥液去渣溫服,1次/d。此外,針對便秘的病豬,可用番瀉葉30g煮水灌服,針對糞便稀溏的病豬,可將一把稻草燒成灰去渣加水灌服。
方案2:可選取爬墻草、旱蓮草各90g,山楂蔸120g,銀花藤、算盤子蔸、魚腥草各60g,海金砂、烏桕根皮各30g,陳枳殼1個,將上述中藥加水煎服之后喂服給病豬,1劑/d,連續使用3~5d即可。同時,配合西藥予以治療,肌注青霉素400萬IU+氨基比林10mL+VC 5mL+碳酸氫鈉40mL,1次/d,連續用藥3d即可。
病例分析1:2021年10月份,安岳縣楊某家中所飼養的10頭3月齡仔豬中有1頭出現異常,不愿進食,精神萎靡不振,養殖戶隨即電話邀約求診。對病豬進行檢查發現,病豬50kg,不愿站立,強行驅趕發出呻吟聲,測量體溫為38.7℃,精神狀態不佳,喜飲涼水,眼結膜發紅,糞便稀且夾雜一些血液,腥臭味熏天,檢查飼料喂食情況,發現飼料有輕微發霉現象,并且飼料為自配料,有一些堅硬的秸稈,圈舍陰冷潮濕,光照通風不佳,結合病豬臨床癥狀表現及養殖情況,最終診斷為豬慢性胃炎,隨即采用上述方案1予以治療,中西獸醫綜合治療2d,病豬癥狀緩解,逐漸開始進食,繼續治療3d,病豬完全康復,10d后復診,無復發跡象,代表痊愈[2]。
病例分析2:2021年7月份,安岳縣蔡某家養殖場中共有80頭育肥豬,飼養期間有個別豬出現異常,食欲明顯下降,生長發育受限。實際檢查病豬狀況,測量體重為50kg,體溫為38.5℃,病豬大便干結,養殖戶為降低成本,所喂食的飼料為產蛋雞全價料,飼料中存在堅硬貝殼等物質,且由于夏季氣溫較高,飼料存儲保管不當,出現了發霉變質現象,畜主沒有及時發現依然繼續喂食,久而久之誘發慢性胃炎病。明確病豬病因、臨床癥狀表現之后,開始予以治療,停止喂食原產蛋雞飼料,改喂流食,便于消化,減輕胃腸道負擔,然后采用方案2進行治療,綜合治療3d,病豬逐漸開始進食、飲水,體溫逐漸下降,繼續治療2d,病豬基本恢復正常,繼續鞏固治療1d,病豬徹底恢復健康狀態。
5 預防對策
為降低豬慢性胃炎發病率,養殖場戶要認真做好預防工作,確保豬群健康生長,具體預防措施如下:
首先,要科學選址建舍,將豬場建立在地勢較高且平坦,背風向陽的位置,要保持坐北朝南的朝向,保證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風。要盡可能地遠離屠宰場、化工廠房及交通要道,避免被污染。建舍時,應做好規劃設計工作,確保養殖區、生活區、飼料區等相互隔離,避免交叉污染,要控制好豬舍建設規模,合理選材,保證冬暖夏涼,為豬群生長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3]。
其次,要強化飼養管理工作,保證飼料營養均衡,配比科學,適口性強,定期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蛋白質、微量元素及中草藥,提高豬群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強體質,降低慢性胃炎發病率。要做到定時、定量、定人喂食,避免出現過飽或過于饑餓的現象。要做好飼料儲存管理工作,避免飼料發霉變質,定期檢測飲水質量,避免污染物超標,冬季喂食時,應對飲水和飼料進行加溫,避免造成胃腸道不適引發慢性胃炎等疾病。嚴禁豬食用含有貝殼類物質的飼料,如喂食豆秸,則應將其充分粉碎,減少堅硬物,防止慢性胃炎的發生。
再次,要強化衛生清潔與消毒工作,及時清理圈舍糞便污水,清水沖刷地面,做好消毒工作,制定完善的消毒計劃和方案,科學選用消毒藥劑,如:過氧乙酸、氫氧化鈉、高錳酸鉀等,輪換使用消毒藥劑,避免產生耐藥性,控制好消毒藥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產生毒害,要保證消毒的全面性和徹底性,對圈舍墻面、地面、槽具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不留死角,為豬群生長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要控制好飼養密度,避免過度擁擠,確保豬群健康生長[3]。
最后,重視對藥物的應用,豬陰虛、濕熱時,會極大的增加慢性胃炎的發病率,因此養殖場戶要合理使用藥物預防豬慢性胃炎病的發生。要充分意識到豬慢性胃炎預防時中草藥的應用優勢,結合豬群實際狀況合理使用中草藥預防,提高豬群體質,有效降低豬慢性胃炎病的發生幾率。一方面,可使用養胃清熱類中草藥預防,如:黃芩18g,知母、桑葉、甘草、石見穿各20g,生地、蒲公英、蘆根、石斛、麥冬、花粉、玉竹、沙參各25g,將上述中草藥加入適量水浸泡2h,然后煎熬成藥液拌入飼料中供豬群自由食用,連續喂藥3d能夠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另一方面,可使用治以清熱化濕類中藥草預防,取蘇葉、陳皮、干姜各20g,半夏25g,厚樸、黃芩、黃連、佩蘭葉各30g,白術、蒼術各40g,將上述中草藥加入適量水煎熬成藥液拌入飼料中供豬群自由進食,連續喂藥3d即可,能夠有效降低豬慢性胃炎病的發病幾率,保證豬群健康生長。
6 討論
在經濟發展中,養豬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當前,隨著養豬業的規?;?、集約化發展,豬病呈現出高發趨勢,豬慢性胃炎就是其中之一。豬慢性胃炎屬于生豬養殖常見病,其病程較長,危害較大,不利于豬群健康生長,嚴重的會給養殖場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阻礙生豬養殖業健康穩定發展。因此養殖人員要密切留意豬群健康狀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避免病豬病情惡化成胃潰瘍、胃穿孔等疾病,避免延誤病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治療豬慢性胃炎時,傳統西藥治療方法雖然見效較快,但卻易于出現復發現象,易于造成藥物殘留現象,同時會增加后期治療成本。單純采用中草藥,見效較慢,易于延誤病情。采用中西獸醫結合方法治療豬慢性胃炎,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幫助病豬更快恢復健康。同時,在治療豬慢性胃炎時,應做好護理工作,喂食易于消化的食物,減輕胃腸道負擔,避免病情加重,好轉的情況下,逐漸增加喂食量,提高病豬體能,更快恢復健康,降低病豬死亡率,減少所造成的經濟[4]。
7 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生豬養殖中慢性胃炎病呈現出高發趨勢,影響豬群健康生長,降低了出欄率,影響養殖效益,因此養殖場戶要高度重視豬慢性胃炎病的治療和預防工作。采用中西結合方法治療豬慢性胃炎,效果顯著,能夠幫助病豬更快恢復健康,降低死亡率,提高出欄率,為養殖場戶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因此利用中西獸醫結合的策略治療豬慢性胃炎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彩霞.豬慢性胃炎的診斷與中藥治療[J].中獸醫學雜志,2018(8):32.
[2] 張志軍.豬慢性胃炎的治療研究[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9(11):28-29.
[3] 魯國珍.豬慢性胃炎的中草藥治療[J].中獸醫學雜志,2018(7):34.
[4] 蔣勇.豬慢性胃炎的中醫治療[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