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明,張建金
(甘肅省靖遠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靖遠 730699)
旱砂田是我國西北地區采用礫石和粗細砂覆蓋土壤形成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旱作農田,可克服干旱氣候、土壤貧瘠、降水稀少、蒸發劇烈等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限制,是西北人民智慧的結晶[1]。旱砂田與露地相比,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發,改善土壤環境,保持土壤水分,提高作物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得到了廣泛應用[2]。靖遠縣地處甘肅省中部,位于黃河上游,屬黃土高原溝壑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4°13′~105°15′、北緯36°~37°15′,海拔1 300~3 017 m。屬溫帶干旱半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9 ℃左右,每年極端最高氣溫38.1 ℃,年平降水量240 mm,蒸發量1 600 mm。靖遠縣種植西瓜的歷史已有300 多年,由于縣域內干旱、少雨,靖遠人民很早就開始嘗試旱砂田種植模式。將直徑0.50~5 cm 的粗細砂與礫石混合均勻,鋪于疏松的土壤層上,厚度10~13 cm。種植時向四周輕輕刮起砂石,在表層土壤播種或定植苗木,然后覆膜保墑,晚霜后氣溫回升時放苗壓穴。這種種植模式具有蓄水保墑、提高地溫、提早種植、預防病蟲害、提高西瓜產量和品質等特點。
目前靖遠縣已形成了北灘、五合、高灣三大核心種植區,年種植面積達2.327萬hm2,年產旱砂西瓜50萬t,產值達2.8 億元[3]。但隨著旱砂西瓜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品種繁雜、品牌建設滯后等問題逐步凸顯。基于此,本文引進適宜在旱砂田種植的西瓜新品種,對西瓜成苗率、抗病性、果實性狀、產量等進行比較分析,篩選出適宜在靖遠縣干旱半干旱砂田種植的新品種。
本次試驗共引進抗病新品種7個,分別為林豐紅金沙5號(黑龍江林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林豐雙紅綠洲(黑龍江林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林豐金牌10號(黑龍江林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林豐雙紅9號(黑龍江林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冠美紅金城(天津宏豐種業有限公司)、沙漠蜜寶(安徽立方科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林豐雙紅巨龍(黑龍江林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當地主栽西瓜品種綠寶金花1號(合肥綠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對照。
試驗安排在靖遠縣高灣鎮三場村朱溝社,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平均海拔1 800 m 左右,氣候干燥,年日照時間2 700 h 左右,無霜期180 d,年平均氣溫7 ℃,晝夜溫差大,是靖遠縣名優產品西瓜、籽瓜、黑瓜籽等的主要產區。
試驗采用種子直播,小區面積96 m2,每小區3 行,每行20 株,株距200 cm,行距160 cm,采取南北雙行錯位種植。地塊南從東至西依次為沙漠蜜寶、林豐金牌10號、林豐雙紅綠洲、林豐雙紅巨龍,地塊北從東至西依次是林豐紅金沙5號、綠寶金花1號、冠美紅金城、林豐雙紅九號。試驗地面積768 m2,基施磷酸氫二銨20 kg、雞糞 75 kg、鉀肥 5 kg。
2020年4月15日播種,2020年7月29日采收,全生育期105 d。
測定西瓜蔓生長速度、果實單果重、折光糖、瓜皮厚度、葉綠素含量、氮含量等數據,及時觀察記錄西瓜出苗率、抗病性、瓜皮顏色、瓤色、口感等,分析各品種的適應性。
卷尺、游標卡尺、糖度計、托盤稱、數碼相機、標簽、記錄本、記號筆等。
由表1可知,播種2 周后各品種出苗不齊,除林豐金牌10號、林豐雙紅巨龍出苗率均為100%,其余品種出苗都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播種后遇低溫冷害,地溫回升較慢,種子出芽后無力頂土。后通過催芽補種,最終成苗率均達90%以上,其中林豐紅金沙5號、綠寶金花1號成苗率最低,均為91.67%。

表1 各品種出苗率統計
自破膜放苗壓穴后,開始做好病蟲害調查統計。全生育期未發現西瓜常見病害及重大檢疫性病害,只在果實膨大期零星發現蚜蟲危害。由表2可知,林豐紅金沙5號、林豐雙紅9號2個品種未發生蟲害,沙漠蜜寶蟲害率為8.3%,其余品種蟲害發生率為5.0%。

表2 各品種發生病蟲害情況調查
從圖1可以看出,蔓長最長的是林豐紅金沙5號,為 270 cm;林豐雙紅 9號次之,為 238.5 cm;冠美紅金城蔓長最小,為182 cm。主根最長的是冠美紅金城,為26.5 cm;林豐雙紅綠洲、林豐雙紅9號次之,均為25 cm;林豐雙紅巨龍主根最短,為22.5 cm。

圖1 蔓長及主根長
由表3可知,林豐雙紅9號、沙漠蜜寶的坐瓜節位在第10 節,林豐雙紅綠洲、林豐雙紅巨龍的坐瓜節位在第11 節,林豐紅金沙5號、林豐金牌10號、冠美紅金城的坐瓜節位第12 節,對照的坐瓜節位在第13 節。生物學產量林豐雙紅巨龍最高,林豐雙紅綠洲次之,林豐金牌10號最低。引進的7個品種中,林豐雙紅綠洲、林豐雙紅9號2個品種相對早熟,坐瓜節位低,坐瓜比較早,同期采收有些倒瓤。林豐紅金沙5號折合產量最高,為59 475.75 kg/hm2;林豐雙紅巨龍次之,林豐雙紅9號折合產量最低,為50 038.80 kg/hm2。

表3 各品種產量分析
從表4可以看出,引進品種中林豐雙紅9號、林豐雙紅綠洲縱橫比較小,其余品種縱橫比都在1.4以上,屬于長橢圓形瓜,符合市場需求。從瓜皮厚度看,只有林豐紅金沙5號陽面厚、陰面薄,其余品種都是陽面薄、陰面厚。從折光糖測定數據看,冠美紅金城、林豐金牌10號和林豐雙紅巨龍各部位糖度較高,林豐雙紅綠洲各部位糖度較低。

表4 各品種果實性狀測定分析
試驗結果表明:引進的7個西瓜品種整體長勢都比較好,未發現病害,蟲害都比較輕,果實都屬于比較適宜市場的紅瓤、砂脆瓤口、綠皮條斑。冠美紅金城、林豐金牌10號、林豐雙紅巨龍這3個品種性狀穩定,果實中心糖度較高,各部位邊糖都在10%左右,品質上等,瓤口脆甜,不易倒瓤,成熟后瓤口緊實不開裂,產量高,可以在靖遠縣的旱砂田進行推廣種植。林豐雙紅綠洲西瓜早熟,種子純度低,大小不均勻,容易倒瓤、產量低,各性狀都不理想,不建議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