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 劉 芳 徐 珊 李 楊
四川省德陽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四川德陽 618000
護理學是一門具有極強實踐性的專業,醫院實習是每位護生的必經過程, 需要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熟練掌握各項技能,并培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1-2]。 在傳統的技能教學中,帶教老師對技能操作進行講解、示范,學生則需進行記憶、模仿,在該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無法體會實踐技能的精髓,教學質量并不理想,因此,尋求更為合適的教學方法成為了教學工作的重點[3-4]。微格教學是一種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培訓學生的教學方法,將教學過程劃分為若干單一教學技能項目, 在保證培訓時間不變的前提下優化了教學過程,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臨床技能,而時間節點管理則指的是按照時間將教學任務細化分割為多個節點,明確學生在各節點的職責與任務,并由老師定期對其進行檢查和管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責任心,實現教學的流程化、規范化管理,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5-6]。 本研究選取德陽市人民醫院實習的62 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微格教學結合時間節點管理的應用效果。
選取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德陽市人民醫院實習的62 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1 例)與試驗組(31 例)。 對照組中,女25 名,男6 名;年齡21~24 歲,平均(22.62±1.08)歲;本科生22 名,專科生9 名;教學組長1 名,女性,年齡38 歲;帶教護士長1 名,女性,年齡32 歲;帶教老師4 名,男1 名,女3 名,年齡27~30 歲,平均(28.92±0.45)歲。 試驗組中,女24 名,男7 名;年齡21~24 歲,平均(22.59±1.07)歲;本科生21 名,??粕?0 名;教學組長1 名,女性,年齡37 歲;帶教護士長1名,女性,年齡32 歲;帶教老師4 名,男1 名,女3名,年齡27~30 歲,平均(28.83±0.47)歲。 兩組實習護生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德陽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所有實習護生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實習護士均接受男患者導尿操作技能的學習。排除標準:實習培訓期間因事假、病假未實習者;自愿放棄實習者。
所有實習護生均在帶教老師的安排下完成男患者留置導尿、膀胱沖洗等技能操作的學習,并接受技能考核,攝像后上傳網絡平臺進行評分,并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分析男患者導尿操作的關鍵節點,確定需要把控的節點,以便帶實施節點管理。
對照組實習護生接受傳統方法的操作技能教學及考核,其主要內容為:①教學階段。 帶教老師按照“操作演示—護生現場觀摩—護生練習—護生考核—教師點評—護生再次練習” 的流程完成技能教學,即組織護生機體觀看操作演練,由帶教老師集中演示技能操作,學生自由分組進行操作練習,并由帶教老師輔導糾正每位護生存在的失誤。 ②考核階段。 根據德陽市人民醫院編制的操作評價標準進行考核,由操作臨床教師與教學護士長或教學組長共同對實習護生進行技能考核的現場監考和打分,最后成績取分數平均值。
試驗組實習護生接受微格教學結合時間節點管理方法的操作技能教學及考核,其主要內容為:①準備階段。由教學組長組織科室實習護生帶教老師學習微格教學相關理論, 了解微格教學的背景及發展現狀,明確實施步驟;帶教老師掌握男患者導尿操作技能的關鍵節點,實施操作中的關鍵節點把控,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此項技能操作的流程,以便進行臨床教學;帶教老師根據操作項目準備相關用品,利用攝像機拍攝教學視頻,以便教學時使用。②教學階段。將男患者導尿操作的教學分兩次課完成,在第一次教學課中,帶教老師集中實習護生進行視頻的觀摩,并講解男患者留置導尿的操作流程及要領,讓實習護生2~3名一組,同時觀察視頻,接受教師輔導,以熟悉操作流程與要領,課后,小組成員合作進行操作技能的練習,并利用手機拍攝并上交操作視頻。 在第二次教學課中, 帶教老師組織實習護生觀摩各組教學練習視頻,同時進行操作者的自我點評、小組成員點評及教師點評,尋找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學生操作視頻與帶教老師的教學視頻進行對比,分析出現問題或失誤的原因,并提出改正建議,實習護生根據建議鞏固技能操作的流程,強化其中細節。③考核階段。在操作技能教學的第二次課后1 周時間內,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利用業余時間,每人拍攝一個最佳操作視頻,由實習護生組長收集后統一上傳,由帶教老師與教學護士長或教學組長共同觀看評分,詳細記錄每位實習護生扣分原因,并以電子文檔形式保存,根據德陽市人民醫院編制的操作評價標準為每位學生打分完成考核,最后統一反饋至每位實習護生,對于不及格者,帶教老師依據人數統一安排時間重新錄制,并上傳操作視頻以完成補考。
①比較兩組實習護生對臨床技能操作教學的滿意程度。 即在技能教學結束后,采用自制調查問卷讓實習護生對教學進行滿意度評價,該問卷的信度系數為0.748,有效回收率為100%,總分為100 分,分值>90 分則表示十分滿意, 分值70~90 分則代表基本滿意,分值<70 分則代表不滿意。 總滿意率=(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②比較兩組實習護生的操作考核成績。 即在技能教學結束后,統計兩組實習護生的考核成績,總分為100 分,分值越高則代表實習護生的技能操作學習成績越優。③比較兩組的教學質量水平和教學質量合格率。即在技能操作帶教結束后,由帶教護士長及教學組長對實習護生的帶教情況進行教學質量評價并打分,評價量表的信度系數為0.781,總分為100 分,分值>90 分表示優,分值75~89分代表良,分值60~<75 分代表合格,分值<60 分則代表不合格。 合格率=(優+良+合格)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對教學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實習護生對教學滿意度的比較[n(%)]
試驗組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績[(89.44±8.27)分]高于 對 照組[(72.36±8.95)分], 異有統計學意義(t=7.804,P<0.001)。
試驗組的教學質量評分[(91.26±7.14)分]高于對照組[(76.39±7.3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097,P<0.001)。 試驗組的教學質量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實習護生教學質量合格率的比較[n(%)]
臨床實習是護理專業深化教育和達標的重要階段,帶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護生的業務能力及患者接受服務的質量,因此,為保證教學質量,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具有重要意義[7-8]。 伊娜[9]研究發現, 常規帶教模式無法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性較差,帶教主動性及質量較差,需尋求更為有效的帶教模式。微格教學是在“角色扮演” 學習方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教學方法,指將復雜的教學過程細化分割為若干簡單的、可控的單一教學項目,借助錄像、錄音設備完成教學后將結果反饋,在培訓中應用可在保證培訓時間不變的前提下提高教學質量,使得學生更容易領會、掌握各項技能,為今后解決實際的臨床問題打下基礎[10-11]。張锫锫等[12]研究認為,微格教學法的應用針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其內容主要為操作視頻的錄制、學生的觀摩學習、帶教老師的講授與分析等,并未對技能操作的關鍵點進行分析,因此,在帶教過程中仍屬于模仿學習,無法充分調動實習護生的主觀能動性。 時間節點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被廣泛應用, 指將任務按照時間分割為多個節點, 讓工作人員明確在每個節點的職責與任務,并對其定期進行檢查和管理,從而實現流程化、規范化的管理,最終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13-14]。將時間節點管理理念應用于實習護生的帶教中,帶教老師需把控操作關鍵步驟, 并對其進行重點講解,讓實習護生在每堂課中能夠更好的掌握技能操作,提高培訓質量[15-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對教學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教學質量評分及合格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通過分析可知,微格教學方法的應用讓每位實習護生能夠借助錄像直接、具體地觀察到自己及小組成員的操作,而后接受自我評價、組員評價以及教師評價,可幫助其進行自我反思,真正落實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動”的教學理念,由帶教老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較好地培養了實習護生的思考能力及主動學習能力, 而節點把控則將技能操作中的關鍵點進行強調演示,降低了學習難度,避免了“填鴨式”教學,并讓實習護生在反復、連貫的練習當中熟練掌握技能操作。 阮國竹[17]的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微格教學法的學生操作考試成績為(86.03±4.32)分,高于采用傳統教學法學生的(81.54±5.03)分,而李雅文[18]的研究結果顯示,采用時間節點管理教學法的學生期末操作考試成績為(90.62±5.09)分,高于采用常規方法帶教學生的(82.47±4.86)分。兩項研究[17-18]結果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提示兩種教學方法的聯用可大大提升教學質量,實習護生的滿意度及考核成績也隨之提高。
綜上所述,在實習護生的技能教學中應用微格教學結合時間節點管理可獲得較好的效果,能夠明顯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實習護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提高其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