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昌偉
摘 要: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途徑、讀者獲取信息的方式、讀者的閱讀方式、圖書的銷售渠道等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些新的特點對編輯提出了新的要求,編輯只有適應這些新要求,才能在融媒體時代成為新媒體的主宰。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 編輯素質 立體出版
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途徑、讀者獲取信息的方式、讀者的閱讀方式、圖書的銷售渠道等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些新的特點對編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融媒體時代,編輯應該是一個復合型人才,要具備的專業素養更全面,綜合素質更高。在這些素養中,編輯的立體出版意識和立體出版能力尤為重要。那么,什么是立體出版能力?編輯該如何提高自己的立體出版能力?
立體出版能力是指編輯要有對某一個選題從圖書、電子出版物、數字資源等不同載體形式進行策劃、開發和在多種媒體平臺進行推廣的能力,即立足于圖書內容資源,進行立體出版的能力。
一、發展創新性思維,適應當代讀者的需求
編輯是出版物的靈魂,是出版物的生命線。編輯作為出版物的總設計師,必須具備很強的創新意識,編輯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勞動。從選題策劃到選擇作者,從組織稿件撰寫到修改書稿,從組織制作團隊到制作成音頻、視頻文件,從美術設計到生產實施,每一個流程都應蘊含著編輯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編輯的創新意識是優化選題,提高出版物質量的基石。那些有著強烈的創新意識的編輯,能夠結合社會需求和讀者心理特點,使選題具有獨特的文化品位和價值追求,從而適應讀者的內在需求。
在傳統出版中,某一選題的內容、載體形式、傳播渠道、讀者的閱讀方式等都是單一的,編輯在出版過程中的思維也是單一的線性思維,其創新性受到限制,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小。以圖書為例,編輯在內容上的創新性較小,作者將齊、清、定的書稿交給編輯,一般情況下,編輯對書稿內容的正確性、科學性、思想性進行把關,不能對其內容進行較多改動,編輯的創新性更多地體現在對圖書的版式設計、封面設計上。而融合出版是多種表現內容、多重媒介平臺、多樣傳播方式相互交融,這就給編輯以更大的創造空間,他們可以自由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編輯不僅要考慮圖書內容的創新,與圖書相配的其他媒體形式的創新,還要考慮如何將圖書數字化、電子化的創新,考慮圖書中的哪些內容可以以音頻或視頻的方式呈現的創新,更要考慮哪些內容可以進行延伸開發,哪些形式進行線上宣傳的創新。總之編輯的創新意識直接決定了出版物的質量和壽命,也影響著出版社的編輯出版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因此,融媒體時代,編輯必須要養成良好的創新意識,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要對原有的出版形式進行創新和優化,以適應當代讀者的閱讀方式和審美需求。
二、培養立體出版意識,提高立體策劃選題能力
傳統出版是將某一內容以一種特定的方式呈現給讀者,而融合出版則融合多種媒介,采用不同的傳播途徑,以多種方式向讀者傳播信息,這就要求編輯要有立體出版意識。在進行選題策劃時,要考慮多種出版形式,不同的出版形式之間要互相關聯又相互補充。在選題策劃階段就要基本構思好內容的呈現形式,考慮到紙質圖書、電子書以及其他多種媒體形式,將立體出版意識貫穿在出版的各個環節。
融媒體時代編輯要熟悉多媒體的開發流程,要了解不同載體的表現形式及其優勢,能夠充分利用不同載體的優勢進行策劃,使不同的內容通過不同的方式恰當地展現出來。以《小學舞蹈藝術教程》系列為例,編輯在進行選題策劃時,首先考慮編寫一套針對小學舞蹈教師的教師指導用書,在書中涵蓋教學的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及教學案例等內容,讓教師能夠很輕松地進行備課。當然,對于舞蹈藝術課程來說,只有教師用書還不夠,因為很多舞蹈動作、舞蹈隊形還無法通過書籍的形式進行清晰、明確的展示。于是,編輯又策劃了音像制品《精品舞蹈》《微型示范課》和電子出版物《小學舞蹈藝術課程 多媒體軟件》。《精品舞蹈》既有完整的舞蹈表演,又有關鍵舞蹈動作的分解動作,便于學生欣賞完整的舞蹈表現,更利于學生模仿、學習關鍵舞蹈動作。《微型示范課》則完整地展示舞蹈課程,給舞蹈教師教授舞蹈課提供優質的示范課例。《小學舞蹈藝術課程 多媒體軟件》提供教師備課、授課所需的音頻、視頻和圖片等資源。三種載體相互補充,又相輔相成,使每一種載體形式都充分發揮其優勢,讓讀者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從而產生最佳的使用效果。
三、提高立體開發選題能力,創新多種呈現方式
融合出版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提供給讀者的不僅僅是文字、圖片等內容,還包括音頻、視頻、交互程序等多媒體內容,這就要求編輯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文字處理能力,還要熟悉制作過程;不僅要知道哪些內容適合以音頻、視頻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更要清楚這些內容應以怎樣的方式呈現出來。
如果將融合出版看作一個工程,編輯就是這個工程的總設計師,應該完成整個項目的策劃方案,并對每個部分了如指掌;他還是項目負責人,要有很強的協調能力和組織能力,組織相關人員完成整個選題的開發工作;他還是項目的人事經理,要能夠慧眼識人,選擇最適合的人高質量地完成每一部分的工作。一個優秀的編輯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作者,還包括表演者、音視頻錄制人員、音視頻后期編輯人員、程序員、美工等不同崗位人員。
在開發《小學舞蹈藝術課程》系列選題時,編輯要選擇并聘請圖書主編,組織包括舞蹈專家、舞蹈教研員和小學舞蹈教師的編寫團隊;要組織編寫團隊編創舞蹈課程,組織視頻拍攝人員進行視頻拍攝,指導視頻后期人員進行后期剪輯,對視頻文件進行審讀,提出修改意見,以讓視頻后期進行修改;與作者、程序員共同商討軟件光盤的內容、表現形式、程序框架等;要對程序的合理性、科學性進行把關,提出修改意見,使程序更合理,使用戶體驗更便捷。在《小學舞蹈藝術課程》的整個開發過程中,編輯要與七八十個人進行溝通交流,組織不同崗位人員協同辦公,共同完成選題的開發任務。這就要求編輯具有極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
四、增強全面質量把關能力,提升出版物質量
編輯是圖書質量的把關者,其知識水平、專業素養、審美情趣、工作態度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圖書最終的質量。一本圖書從選題策劃到物色作者,從組織稿件到稿件的審校,從圖書的版式設計到生產工藝等各個環節,編輯都深度參與其中,對作品的質量把關。
編輯不僅要修改作品中的錯誤,還要提升作品的質量;不僅要對作品中的文字、圖片質量進行把關,還要對其中所涉及的音頻、視頻、交互程序的對錯等進行把關;不僅要了解圖書的質量標準,還要了解音頻、視頻的出版標準;不僅要對作品內容的科學性進行把關,還要對作品的文學性、藝術性、欣賞性等進行把關。
以《小學科學》教材系列項目為例,編輯要對圖書稿件進行審讀,要對配套軟件光盤中的文字進行審讀,還要對光盤中的圖片、實驗視頻、教材解讀視頻、教學課件(PPT)等資源進行審讀。總之,在融媒體時代,編輯要具有全面質量把關能力,不僅要具有對圖書質量把關的能力,還要具有對與圖書配套的音頻、視頻及交互程序進行把關的能力。
五、搭建多信息渠道,完善立體化宣傳體系
如今,圖書銷售渠道和銷售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編輯須深度參與到市場宣傳推廣活動中,能在不同的網絡平臺以恰當的形式推介自己的作品,讓更多的讀者快速了解圖書的內容和基本信息。同時,編輯也要善于借助互聯網的渠道優勢,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短視頻等網絡社交平臺,選擇恰當的內容和渠道對圖書進行宣傳。同時這些社交平臺與終端銷售平臺相對接,使其發揮更大的市場作用。
以教育理論圖書為例,圖書出版之前,編輯要寫好圖書的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及特點,在社外網和銷售網絡終端平臺進行預銷售;圖書出版之后,編輯要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新書內容介紹、專家點評、讀者分享等;重點圖書可聘請作者及專家在平臺直播間進行直播,現場推介、點評圖書、指導閱讀等。
在融媒體時代,優秀的編輯應具備信息化市場意識,既要能通過網絡平臺向讀者推介自己的圖書,又能夠運用大數據分析、了解讀者的深層次需求,并以此策劃出滿足讀者需求的好選題。
編輯工作是出版社的核心業務,編輯是出版社的核心人才,優秀的編輯決定了出版物的質量,也決定了出版社的未來。任何一個想要持續發展的出版社,都應該將眼光放在培養編輯身上,都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覺悟高、專業素質強、技術過硬、創新務實的編輯隊伍。
一個新時代來臨時,人們最先改變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在融媒體時代,那些只埋頭在書稿中的編輯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應該抬起頭,放眼看世界。融媒體時代的編輯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立體化出版意識;要能基于互聯網邏輯進行內容創作,以新的載體形式展示傳統出版內容;要能將出版內容與超平臺渠道建立聯系,在超平臺上宣傳、展示、銷售自己的出版物。
(作者單位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