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摘 要:《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諸多要點,為出版界提供了深入挖掘鄉村振興主題圖書的角度。編輯可以通過出版和發行題材全覆蓋、體裁多樣式、體量成規模的鄉村振興系列主題圖書,發揮文字的承載力量,為中國乃至世界勾勒出豐富、立體、鮮活的鄉村振興經驗。
關鍵詞:選題策劃 鄉村振興 主題出版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此后,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都為主題出版提供了豐富的題材資源和思想資源。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因此,許多出版社將鄉村振興類選題列為重點選題,自覺投身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這一偉大歷史任務之中,策劃和出版了聚焦于鄉村振興政策解讀、農村實用培訓教材、農業技術推廣等多方面的圖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解碼美麗鄉村系列叢書”中的《解碼美麗鄉村之浙江秘笈》《解碼全域旅游之新昌秘笈》《解碼生態密云》為例,梳理鄉村振興圖書的出版情況,結合“解碼美麗鄉村系列叢書”的出版,力圖從編輯主動策劃的角度對鄉村振興圖書的出版進行闡述。
一、主動介入“解碼”主題策劃新探索
鄉村振興圖書被列入主題出版范疇,其策劃動因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提出的: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鄉村振興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原則,內涵豐富,涵蓋了發展產業、生態、鄉風、環境治理、生活等多個方面。作為出版人,在策劃此類選題的時候,眼界要大,切入點要小,在突出時事政治重點的基礎上,應立足“三農”實踐,貼近現實改革實踐,選取更貼近鄉村生活的題材,理論聯系實際。
1.突出時事政治重點,堅定政治站位
參與鄉村振興主題出版應牢記初心,堅定政治站位,要時刻保持政治清醒與敏銳性,在全局視野下策劃選題,發揮圖書出版的特殊功能,盡職盡責地為鄉村振興實踐做好宣傳服務,滿足鄉村振興工作一線需求。鄉村振興類主題出版是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建設美麗中國這個重大舉措的文化支持,因此,在題材的選擇和組稿上,應注重時代正能量,不脫離這一重大舉措。出版者在探尋鄉村振興類圖書出版的道路上,需要探索新的范式來豐富其內涵,更加全面地呈現鄉村振興帶來的“幸福密碼”與發展圖景。這既符合人民生活的訴求,也是出版者與鄉村振興工作者的互動。
2.貼近現實改革實踐,理論聯系實際
具體到出版工作時,我們應該堅持把鄉村振興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既不能讓理論顯得空洞,又不能讓實踐案例顯得繁瑣。據筆者統計,截止到2021年12月,全國關于鄉村振興的圖書共計905種,有效地為推進鄉村經濟繁榮發展提供了政策解析、智力支持、經驗介紹。這其中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以及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高素質農民培育系列讀本·鄉村振興通用知識讀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鄉村振興方法論》等,共同打造出鄉村振興出版特色風景線。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文化旅游產業與生態農業的融合,是市場需求多元化的必然結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要實現美麗中國這一目標,美麗鄉村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此背景下,選擇美麗鄉村建設這一切入點來策劃選題,既有代表性,又不會因“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落入過于寬泛的窠臼。確定了選題方向,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最先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浙江。
3.探求特色目標,以點帶面提供實踐樣板地
據筆者統計,截止到2021年12月,全國將浙江作為主題出版題材的選題共計500余種。研究出版社也參與了其中。研究出版社與《小康》雜志社合作,邀請浙江省華夏小康與公益研究院院長賴惠能為圖書主編,經過將近兩年的調研,策劃出版了“解碼美麗鄉村系列叢書”。選擇浙江作為叢書的第一本書,是因為浙江是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示范生”。在實地調查中,研究出版社秉持問題導向,重視政策創新、實踐引領,發現了引領浙江發展的“八八戰略”主動脈,并將像余村一樣換了活法的鄉村呈現在大家面前。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再到“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具體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留下的許多重要理論和重大謀劃,成為浙江鄉村振興的重要資產。這些也是《解碼美麗鄉村之浙江秘笈》等一系列“解碼”書應運而生的策劃源頭。
二、緊緊抓住鄉村振興實踐新創造
研究出版社與作者團隊密切協商,用小切口來講述鄉村振興這一偉大社會實踐。以下是這套叢書反映鄉村振興社會實踐的三個小切口。
1.建設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深入實踐
正如《解碼美麗鄉村之浙江秘笈》書中所寫,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戰略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航向,也為我們開啟了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征程。鄉村振興是一個偉大的系統工程,涵蓋鄉村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各個方面,必須遵循城鄉融合和聚變的規律,整體推進鄉村政治廉興工程、鄉村產業振興工程、鄉村生態綠興工程、鄉村文化復興工程和鄉村社會和興工程的“五興工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
鄉村振興戰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升級。《解碼美麗鄉村之浙江秘笈》按照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0 字總要求,梳理了浙江如何破解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如何開展鄉村綜合治理,以提升鄉村的和諧之美。浙江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重要思想貫穿美麗鄉村建設的始終,充分發揮農村山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實現生態省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緊密結合,形成生態環境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互促共進的機制,形成既有現代文明又有田園風光的美麗鄉村的新境界。
2.發展全域旅游是鄉村振興的產業支撐
可持續、有活力的縣域模式不僅是中國經濟社會穩定的基石,也是窺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代圖景的重要窗口。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后,我們該如何依靠創新驅動、技術進步、高素質人才激發強大內生動力?如何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彰顯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什么樣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才能解答以上問題并交出高分答卷呢?《解碼全域旅游之新昌秘笈》一書講到,新昌縣依靠創新驅動,用11年時間實現了從浙江省次貧縣到全國百強縣的跨越,用10年時間實現了從浙江省污染監管重點縣到國家級生態縣的跨越。浙江省新昌縣立足實踐走出的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科技創新之路,為中國縣域發展貢獻出寶貴的“新昌模式”。新昌縣在全域旅游的發展過程中走出了獨具特色的路子,具體有五大亮點:一是深入推進城市、鄉鎮、村莊景區化工程,探索城區以大佛寺、達利絲綢兩大4A景區帶動引領風情小鎮、A級景區村的全域景區化路徑;二是部門聯動共同發力,集全縣之力,把發展全域旅游融入各部門的工作中,整合各方資源,形成系統工作體系;三是做深做實詩路文章,深入挖掘詩路文化,把文旅融合落實到項目謀劃中,全力建設“中國唐詩之城”;四是重視文旅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賦能“詩和遠方”,打造全新業態、升級用戶體驗;五是實現了主客共享,公共設施的配套和完善不僅提升了游客滿意度,還提高了百姓獲得感,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鮮活實踐。
3.堅持綠色發展是生態價值轉化的基本路徑
對于生態文明的研究,需要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發展進程中,用大歷史觀去研判和解析。黃河、長江文明孕育的中華文化,建立了系統的禮制,規定了文明的范式,聚集眾多部落而成為泱泱中華。秩序的建立,為人們營造了生產生活的良好環境,使社會生產的發展與人類生活的改善相得益彰。但是,在物質財富空前涌現的同時,生態環境遭到日益嚴重的破壞,生態災難不斷發生,人類生存、生活的自然環境日趨惡劣。面對這樣的狀況,東西方思想家都在尋找“救世良方”。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五千年的文化積淀、獨特的東方智慧,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廣泛借鑒、吸收世界其他文化的優秀成果,創造性地提出了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向生態文明轉型的思想和方略。
具體到《解碼生態密云》這本書,作為首都重要地表飲用水的水源地和生態涵養區,密云人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堅守保護密云水庫的神圣職責,主動關工廠、停礦山,高標準護水、保水、管水,為改善首都生態環境、推進首都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密云人自強不息,勇闖新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保水、富民、強區的關系,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除此之外,密云人立足自然生態稟賦,積極探索“生態+”模式,實現生態產品向生態經濟轉化。一個個綠色產業項目在這里落地生根,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
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絕不僅僅是單純地就環境問題解決環境問題,而是在新的文明觀的指導下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發展方式的系統性變革。
三、有效擴大圖書宣介社會新影響
“解碼美麗鄉村系列叢書”在選題策劃初期,作者團隊與研究出版社就達成共識:出版的鄉村振興作品要從火熱的實踐中來,再回到實踐中去,為人民服務,用書籍的形式將浙江鄉村振興的經驗加以記載并推廣,以“解碼美麗鄉村”為切入點深挖鄉村振興的實踐經驗。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的形勢下,出版業加速了向數字化生產、運營的線上轉移。為了更好地將鄉村振興實踐經驗圖書宣發出去,媒體融合成為一場不可回避的自我革命。那么,如何擴大紙質圖書對社會宣傳教育的影響力呢?根據“解碼美麗鄉村系列叢書”紙質版圖書的經驗,總結出幾點圖書營銷的做法和建議。
一是通過新書預告,進行全媒體鄉村振興經驗講解,讓讀者在第一時間了解出版物,提高讀者的期待值。以小切口反映大時代,讓更多人了解鄉村振興與美麗鄉村、全域旅游等概念之間的聯系,以現實案例更加接地氣地理解鄉村振興實踐。二是借助新媒體技術,舉辦新書發布會,增加線上互動和圖書體驗性,大力宣傳圖書的實用性、可借鑒性和權威性。例如,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胡堅攜手其余幾位編輯指導委員會成員,權威解讀各部門工作如何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受到了中國小康網、學習強國平臺、央廣網、中國藍TV、新農商網、旗書網等的關注與報道。三是開展新書主題論壇,提升圖書的公眾認知度與知名度。例如,2020年12月,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小康》雜志社、浙江廣播電視集團等舉辦的大型融媒系列主題報道——《走進“浙”里的小康生活》正式啟動,以廣播專題、圖文報道、短視頻新聞等鮮活生動的方式,集中呈現了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浙江樣本”。此次融媒系列主題報道,就是以《解碼美麗鄉村之浙江秘笈》圖書中的內容為小切口去反映大時代。融媒主題訪談視頻直播還聯合央視頻、央視移動網、今日頭條等平臺同步直播,擴大了影響和宣傳力度,也進一步帶動了“浙江解碼”一系列紙質書的銷售。四是力促圖書介入培訓教材,發揮實踐指導性。例如,浙江省華夏民生與公益研究院舉辦了“美麗中國·鄉村振興”研修會。會上,供廣大基層干部,關注鄉村發展、有志于投資鄉村的企業家和研究“三農”問題的專家學者學習使用的書籍,正是《解碼美麗鄉村之浙江秘笈》。
四、結語
本研究立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主題圖書出版,從編輯策劃與宣傳選題的視角,提出了對鄉村振興主題圖書的見解。正是對于鄉村振興的憧憬,才有了大量該類主題圖書的順利問世,為鄉村振興做出貢獻。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中國出版集團研究出版社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這充分說明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研究出版社抓住了時機,為脫貧攻堅在文化出版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接下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還會有更多鄉村振興的“樣本”出現。作為出版人,我們要牢記出版使命,自覺緊跟時代節拍,更加腳踏實地記錄鄉村振興的新氣象、新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為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2021-07-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qzjd100ydh/index.htm.
[2]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EB/OL].[2021-02-2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0225/c1024-32037047.html.
[3]裘永剛,鮑平,周宇,周雪妮.媒體助力鄉村振興:引知、引智、引資[J].小康,2021(06):50-52.
[4]賴惠能,周宇.解碼鄉村振興的浙江秘笈[J].小康,2021(06):44-47.
(作者單位系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