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占偉
摘要:為了發展學生職業體能,樹立職業體育意識,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習慣,預防職業疾病的產生,運用文獻檢索法和理論分析法對高職院校職業體能訓練課開設情況進行研究.結合職業分類,構建了高職院校體能訓練體系.職業體能訓練課的開設提高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對職業體能訓練重要性的認識,以期使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
關鍵詞:體育教育;改革;身體素質
體育教育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一直沿用普通專科學校的體育教學體系,已經無法滿足高等職業教育的需求,更談不上體現高職體育教育的特點,改革勢在必行.課程改革應該緊緊圍繞與行業企業的合作,根據不同領域和崗位對學生的任職要求,依照行業任職資格標準,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開設與學生所學專業和未來職業對體能要求相適應的職業體能訓練課,發展學生職業體能,樹立職業體育意識,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習慣,預防職業疾病的產生.
1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職業體能訓練的意義
1.1提高學生適應不同職業的身體素質
學生在畢業后會進入不同崗位中參與工作,而他們身體素質的強弱是決定他們能否堅持完成工作的重要基礎。其中,許多人會因為不能適應崗位的勞動強度,出現對工作任務的抗拒情緒或身體不適的情況。教師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他們在身體素質上的優勢或不足。以職業體能訓練為重要的教育內容,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適應職業勞動強度的身體素質。
1.2在學生中滲透科學的職業教育
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教育活動主要是對他們思想意識和文化修養的教學,容易讓學生沉浸于虛擬社交或繁重的學習任務中,忽略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部分學生還會因缺乏日常運動,在高強度運動的過程中出現蛋白質流失現象,導致他們不能按照個人喜好參與體育活動。教師通過一定的職業體能訓練,能夠在學生中普及一定的運動常識,讓他們認識到職業生活中勞動的必要性,將職業教育滲透到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中,增加他們合理的運動時間。
2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職業體能的訓練策略
2.1科學規劃理論教育內容
教師在體育教育中的個人行為給學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不能忽視學生模仿教師行為的能力。教師通過講解一定的教育理論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有利于自身成長的禮儀文化和保健知識,讓學生懂得維護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在不影響教師教學工作的前提下,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學習體育知識、參與體育活動的基本需求。根據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程度,了解他們有無嚴重的精神壓力或抗拒情緒。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提供適當的運動心理輔導,使他們能夠改變以往不健康的學習生活規律。在了解他們的基本身體狀況后,與學生溝通并確定適合他們身體素質的訓練目標,制訂出循序漸進的學生職業體能訓練計劃。學生的體能訓練內容包括兩個部分,分別為體育課考試項目和日常運動測試項目。規范學生體育教育的指導流程,滿足學生適應職業勞動強度的教育要求,科學規劃心理健康知識和理論教育內容,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常識,使他們能夠有意識地提升個人身體素質,從而達成提高群體素質的教育目標。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體能差距,落實學生職業體能的高強度訓練教學。
2.2重視學生體育測試成績
教師要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個人要求,幫助他們調整學習狀態和身體機能。通過訓練學生的職業體能,提高學生在體育課中的運動強度,增加運動時間,將運動作為一種放松精神的方式,減輕學生的壓力。在關注學生運動心理健康的同時,重視他們在體育課中的個人表現和測試成績。對模擬測試中成績不合格的學生,進行身體肌肉組織力量和器官機能的專業檢測。對患有呼吸道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學生,安排具有調整呼吸作用或強健肌肉組織力量的特殊運動,使他們的身體狀態能夠維持在健康范圍內。對因疏于鍛煉導致骨質疏松的學生,要求他們進行逐步提高職業體能訓練強度的測試,這部分學生要注重飲食習慣,減少糖分和鹽分的攝入,避免患糖尿病、腎結石等影響個人身體素質的特殊疾病。在體育課教學中,反復強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性,避免部分學生在沒有明顯身體不適的狀態下,仍然選擇疏于鍛煉的學習生活方式,最終影響到身體健康和測試成績。將體育測評作為衡量學生體能訓練成果的一項指標,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把控學生的體能基礎,為學生適應職業勞動強度奠定教育基礎。
2.3制訂合理的體育教育計劃
教師要將對學生的體能訓練要求落實到運動習慣的引導上。對部分在生活中缺乏體育鍛煉的學生要重點進行體育教育,讓他們能夠擺脫身體和精神上的惰性,在運動中找到自己的靈魂向導。針對學生毫無規劃的體育學習過程,制訂適合大多數學生的體育教育計劃,對他們提出精神狀態的學習要求。在學生體能訓練內容中,增加衡量他們學習水平的運動能力測試,實行不計分的日常運動教學。在為學生普及運動方法的前提下,了解他們在不同運動中的表現力和興趣。鑒于絕大多數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態,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體育教育中多種運動項目的相關理論,在學生熟悉運動常識的情況下開展體能訓練活動,提醒學生穿運動鞋和舒適服裝,避免出現因身體負擔過重造成的意外損傷。對自身體重遠超標準體重的學生進行水下環境運動種類的體能訓練,防止他們在訓練中出現損傷膝蓋的情況,嚴格控制這類學生的運動時間,避免勞動強度過重,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減重運動標準。依據不同學生的日常鍛煉需求,培養他們的運動習慣和增強身體運動能力。
總之,高職院校體育課開展職業體能訓練課不僅順應高職教育發展的趨勢,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能力,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對職業體能訓練的認識,任課教師也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素質,打破了傳統,提高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1]黃瑞苑.高職體育課程融入職業體能訓練的對策探討[J].湖北體育科技,2011,(30):92-93.